<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千米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佛光寺位于一处东、南、北三面小山环抱,向西开敞的山坡上。考察过众多古代建筑的梁思成,盛赞佛光寺为“中国第一国宝”,在现存的整体寺院格局中,收纳了太多重量级的文物建筑。“佛光寺一寺之中,寥寥几座殿塔,几乎全是国内建筑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佛光寺的山门建于清代,已是整个建筑群中极为年轻的一座。山门兼作天王殿,五开间硬山顶。</p> <p class="ql-block"> 明间上悬匾额,正中蓝底金字“大佛光寺”四字,右侧小字纪年:“光绪三十四年中秋月糓旦”,左侧书“住持比丘僧澄泽立”</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佛光寺考察记录中称“原有山门毁于光绪年间”,则此山门应为光绪末年,即1908年中秋前重修,其时主持为澄泽。</p> <p class="ql-block"> 跨出山门,是佛光寺的第一进院落,位于庭院中央的是一座建于乾符四年(877年)的唐代经幢,高约4.9米,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唐代最流行的经幢内容。</p> <p class="ql-block"> 庭院北侧的文殊殿,为一座规模庞大、面阔七间的悬山顶建筑。文殊殿建于金代,是金代木构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悬有四块匾额,前三后一,形制大致相同。 南面明间,补间斜栱下悬一匾,蓝底金字“清风远播”。</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东侧次间匾额,题字为“丛林第一”。康熙六十年《重修文殊殿落成碑记》记载:“佛光寺之文殊殿,广袤雄杰,甲于台山诸刹”。此匾额右侧纪年“万历四十六年(1618)冬月吉日”,左侧落款“代州知州牛任大题”。</p> <p class="ql-block"> 文殊殿西侧次间匾额,题字“古今一照”,右侧纪年“康熙六十年(1721)七月吉日”,左侧落款为“邑人张纮题”。</p> <p class="ql-block"> 殿内佛坛供有7尊塑像,正中的骑狮文殊菩萨像是金代的雕塑原作,两旁为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殿内采用当时最流行的减柱法:在这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的庞大建筑内,仅仅只使用了四根立柱。文殊殿可谓是我国古建筑中减柱法的登峰造极之作,提供了更为宽敞、完整的室内空间。</p> <p class="ql-block"> 东西北三面墙体上,原有五百罗汉彩绘,现存其中的245尊。</p> <p class="ql-block"> 庭院南侧为明代重建的伽蓝殿。伽蓝殿坐南朝北,面阔三间,明崇祯年间始建,康熙年间重修,悬山顶小殿,体量不大。</p> <p class="ql-block"> 檐下满绘清代彩画,柱头绘龙头,两须下垂,鼻环悬铃。额枋绘旋子彩画,明间方心为二龙戏珠,次间则用双凤戏牡丹。斗拱上也有彩画痕迹,拱眼壁绘有龙凤,彩画规整精细。</p> <p class="ql-block"> 梁上可见康熙壬辰年(1712)重修此殿以及光绪年间金装佛像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伽蓝神”就是守护寺院之神。《法苑珠林》卷五二载:“护法伽蓝神斯有十八神,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叹妙,五名叹美,六名摩妙,七名雷音,八名师子,九名妙叹,十名梵响,十一名摩妙,十二名佛听,十三名叹德,十四名广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彻听,十七名彻视,十八名遍视。”此谓之为“十八伽蓝神”。</p> <p class="ql-block"> 十八尊伽蓝像肤色各异,形象富有变化,既有宽袍带冠的文士形象,又有着甲胄的威猛武士,有的持法器,有的着兵器。这一堂彩塑虽为清代所造,但神气十足,精彩不失。只是这十八尊伽蓝像并无标注,仅从现有的称号完全无法和形象做一一对应。</p> <p class="ql-block"> 二进院落位于第二层平台之上。</p> <p class="ql-block"> 二进院落。</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层平台以高峻的挡土墙砌成,上面三进院落内建有正殿。</p> <p class="ql-block"> 东大殿外的平台上还保留了另一尊唐代经幢,高3.24米,上刻有《陀罗尼咒》。这尊经幢上的落款可以比对东大殿内的梁上题记“女弟子宁公遇”,东大殿的建筑年代最终在这里得到确认。</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佛光寺中最为醒目的一块匾额。七开间大殿明间唐代板门之上,一块形制古朴的斗匾高悬,六字楷体榜书“佛光真容禅寺”,字形浑厚圆润,遒劲有力。</p> <p class="ql-block"> 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大殿为坡度平缓的庑殿顶,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制式。斗拱规模极为宏大,承托起了深达4米的出檐。</p> <p class="ql-block"> 斗拱断面尺寸是晚清斗拱断面的10倍;殿檐探出近4米;梁思成那句“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完美总结。宋以后,中国再也没有造出过这样气派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内部,一圈内柱切割出了中央的佛坛区域,环绕四周的外围则是礼佛空间。内部佛坛上有唐代彩塑34尊。虽在清代都被重新粉刷过,色彩略微俗艳,但是衣褶样式、腰腹雕塑手法都是唐中叶以后的特征,与敦煌佛像如出一辙。东大殿内的唐代彩塑,是现存最完整、壮观的唐代彩塑群。</p> <p class="ql-block"> 佛坛中间主尊为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左手于腹前捧钵,右手施触地印。两侧立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胁侍菩萨。身前有二供养菩萨手捧贡品跪于莲座之上。</p>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左手侧为弥勒佛。垂足倚坐,两侧立四名胁侍菩萨,前方半蹲供养菩萨。</p> <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右手侧为结跏趺坐阿弥陀佛。布局与另一侧弥勒佛相同。</p> <p class="ql-block"> 南北梢间里,分别供奉着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梁思成认为是观音像),半结跏趺坐于白象、青狮背负的仰莲台座上。文殊菩萨面色赤红,火焰形袖口扶摇升腾,双手捧长柄如意,他是智慧的象征,却有一副威严的表情,座下狮子怒目而视、张口嘶吼,更进一步强化了佛像的威势。</p> <p class="ql-block"> 普贤菩萨面容洁净,袒露着胸脯,双手握着经卷,意在弘扬佛门德行,座下白象俯首贴耳、温顺驯服,与神的仪容相适称。</p> <p class="ql-block"> 在此坛唐塑中,众多胁侍、供养菩萨等塑像面庞丰腴盈润、身材健挺高挑、体态修长窈窕。所着服装也十分华丽,戴有镶着珠宝玉石和精美图饰的花冠。上身仅用披帛、斜巾等饰物将身体一小部分遮盖,下身均穿贴身窄裤,愈显腿部和身材挺健。</p> <p class="ql-block"> 护法金刚。</p> <p class="ql-block"> 殿内所供三尊主佛为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这样的佛像设置与我们熟知的“横三世佛”或“竖三世佛”的体系都有所不同,是相当少见的组合。这也被认为正处于净土宗流传中“新三世佛”的阶段。有唐一代,阿弥陀信仰与弥勒信仰十分流行,佛光寺的这一组合也成为生动的例证。</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两侧,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296尊。</p> <p class="ql-block"> 当年林徽因望见大殿的梁下隐约存有墨迹,因为附着了一千多年的尘土,辨别不清,<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span>能爬梯子上去验视,最终识读出“功德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 宁公遇等身像。在题记中出现的“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表明了修建寺院的经费来源。在大殿的南梢间保留有一尊中年妇女塑像,推测年龄为45至50岁,这是宁公遇的等身像——历史学家推测,王守澄被赐死时的宁公遇只有25岁上下,因此有推论宁公遇也许是王的妻子或养女。仅是一位“送供者”,也许暗示着修建佛殿的资金也许来自王守澄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 当年林徽因在调查佛光寺时,被一千多年前的寺院建筑、重建历史所感动,亦曾感叹愿意为自己塑一尊造像,陪着宁公遇再坐上一千年。</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的建筑上遍布彩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阑额上的“七朱八白”,以极为简练的形式作为建筑装饰,用于模仿重楣之形制,更可与后世的建筑全书《营造法式》相呼应,是非常珍贵的实例。</p> <p class="ql-block"> “弥陀说法”图。佛光寺遗存的唐代壁画多达60余平方米,且多数保存完好,在全国寺庙中仅佛光寺一例。梁先生称这“是中国在敦煌石窟以外唯一的真正唐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1980年代,又在东大殿的大门上发现了唐代的游人题记——连木门都是唐代的原装,开合一千余年服务至今,东大殿作为唐代建筑,其原真程度之高可谓观止。</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仍在佛光寺内发现了唐代绘画、唐代书法、唐代雕塑和唐代建筑这“四绝”。而这“四绝”位于同一处,国内唯一,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发布的《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还有一个副标题《荟萃在一寺的魏、齐、唐、宋的四个孤例,荟萃在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其中最古老者就是位于东大殿南侧的祖师塔,这是国内仅有的两座北魏石塔之一,其形制更是仅见的孤例。这座古塔能在轰轰烈烈的会昌法难中“独善其身”,本身已是奇迹,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佛光寺早已灰飞烟灭,这座祖师塔成为“老佛光寺”的唯一见证。</p> <p class="ql-block"> 祖师塔,是北魏时期建筑的墓塔。塔两层,总高12米余,底层空心,内置六角小室,门洞外作莲瓣及火焰形券面,塔檐叠涩砌筑,上层塔身作假券洞式门及破子棂窗,塔刹设仰覆莲座、覆钵和宝珠。佛光寺祖师塔和崇福寺北魏石塔是中国仅存的两座北魏多层石塔。</p> <p class="ql-block"> 东大殿南侧有五开间的关帝殿,明间门上悬匾,上书“浩气参天”。</p> <p class="ql-block"> 万善堂(清)。</p> <p class="ql-block"> 古松之间的清代影壁墙。</p> <p class="ql-block"> 影壁装饰简洁,正脊和垂脊两侧皆有兽头,博风板上两种花纹,朴素中见精心。影壁正面红底白字,写有“佛光寺”三字,背面无字。</p> <p class="ql-block">参观于2021.11.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