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之旅(三十七)--山西晋祠

梅语

<p class="ql-block">时间:9月15日</p><p class="ql-block">地点:山西省晋源县</p> <p class="ql-block"><b>  晋祠</b>~位于太原西南25公里处的悬翁山麓,晋水的发源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处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 晋祠~又名“唐叔虞祠”,是为了纪念西周晋国第一代诸侯姫虞而建,因为他的努力,使该地风调雨顺。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堂叔虞祠”。</p> <p class="ql-block">  晋祠景区依山傍水,古树参天;亭台池沼,星罗棋布;楼阁殿堂,雄伟壮观;气候宜人,风光秀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祠庙建筑群,也是太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已无从考证,根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有关记载可知,早在北魏之前晋祠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所以,晋祠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且当时已是“祠堂鱼沼皆有、游客贵人光顾”的游览胜地。被人们称之为“山西小江南”、“晋川之中最为胜处”。</p> <p class="ql-block">  晋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  晋祠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为: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些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塔等,组成了晋祠。其中,宋建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的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p> <p class="ql-block">  晋祠里最值得看的是:三绝、三宝、三匾。</p><p class="ql-block"> 三绝: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侍女像,古柏齐年周柏和难老泉。</p><p class="ql-block"> 三宝,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三座建筑。</p><p class="ql-block"> 三匾,难老泉、对越、水镜台三名匾。</p> <p class="ql-block"><b>  水镜台</b>~进入晋祠的第一座建筑,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为明代建筑。它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梁枋雕刻工艺出神入化,采用高浮雕和透雕技术将龙的形象和周围卷云的形状融为一体,飘逸洒脱,充满灵性。</p> <p class="ql-block">  晋祠水镜台以精美的木雕装饰,承载了千百年来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  <b>金人台</b>~又称莲花台,所谓金人就是铁人和铁汉。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西南隅的铁人为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所铸,迄今明亮不锈,被称为宋朝的“不锈钢”。</p> <p class="ql-block"><b>  对越坊</b>~所谓“对越坊”,即属于功德牌坊。牌坊长12.5米,宽9.3米,檐高6.55米。整个造型玲珑剔透,华丽典雅。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牌坊左右蹲坐铁狮一对,气势雄壮不俗。对越坊因匾额上书的“对越”二字书法传神,极为有名,和难老泉、水镜台并称为“晋祠三匾”。</p> <p class="ql-block"><b>钟楼</b></p> <p class="ql-block"><b>鼓楼</b></p> <p class="ql-block"><b>  献殿</b>~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享堂。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 ,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晋祠献殿建于金代,是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筑中所独有,颇具代表性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b>鱼沼飞梁</b>~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古桥建筑(古代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与圣母殿同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整个梁架都是宋代遗物,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桥面呈十字形,东西平坦,南北下折,视之如鸟之双翼。“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系沼上石桥。梁思成言:“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b>圣母殿</b></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晋祠的主殿。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也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背靠悬翁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有难老泉。在全祠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为纪念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一尊,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主像为圣母邑姜,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神态庄严,体现着统治者的尊贵与奢华。殿内泥塑侍女,为“晋祠三绝”之一,代表了宋朝高超的泥塑水平。</p> <p class="ql-block">  殿内33尊侍女像,身体的丰满与俊俏,脸庞的清秀与圆润,各因性格和年龄而异;口有情,目有神,姿态自然,呈现出极不相同的思想感情与个性特征。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曾赞誉其“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我国的雕塑史上、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努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八条龙的名字各不相同,居中两柱上的叫应龙,次两柱上的称蟠龙,再次两柱上的为蛟龙,最边两柱上的无角者称为螭龙。</p> <p class="ql-block"><b>周柏</b></p> <p class="ql-block">  周柏~圣母殿旁的一棵古柏树,西周初年所植,距今逾三千年,树身向南倾斜,龙蟠虬曲,形似卧龙,又名“卧龙柏”。据载,殿北侧原有同年所植“凤柏”一株,两柏并列参天,“古柏齐年”为晋祠内八景之一。北宋欧阳修有诗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周柏与宋塑侍女像、难老泉并称为晋祠三绝。</p> <p class="ql-block"><b>善利泉</b></p> <p class="ql-block"><b>难老泉</b></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晋祠三绝之一。有“晋阳第一泉”之称,泉水自悬翁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潜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泉水温度恒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也是晋祠三匾之一。“难老”二字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锡”同“赐”),意味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其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p> <p class="ql-block">  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长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始建于明代。殿内供奉的主神是晋水源头三泉之一的难老泉水神“水母”。</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水神~水母</p> <p class="ql-block"><b>  唐碑亭</b>~又名“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此碑是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为酬谢叔虞神恩,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而建。文一千百零三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贴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p> <p class="ql-block">李世民手书碑刻(原碑)</p> <p class="ql-block">  上千年岁月流逝,碑上字迹已看不太清,但仔细观察,仍可看出其劲秀挺拔的字体。</p> <p class="ql-block">李世民手书碑刻(后仿)</p> <p class="ql-block">  晋祠中轴线北面和南面还有一些建筑,这里不再赘述。一路走来,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美伦美奂,犹如置身江南园林。</p> <p class="ql-block">  晋祠文化遗产价值独特,是中国古建筑时代序列完整的集约载体。它是一座集山水园林、古建雕塑、诗文碑刻、古树名木、楹联匾额及文物保护,陈列展览,收藏研究,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对于研究我国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p><p class="ql-block"> 欢迎走进梅语的美篇空间,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