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见|从改开之初79年发表的一篇教育研究文章说开去

军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已故教学论专家张定璋教授1979年第3期《教育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论问题片段》的文章(收录《教育研究》40年典藏·课程与教学论)。</p><p class="ql-block">文章开篇说得非常好:“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合理的教学影响下,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是成正比的;凡是高质量的教学,总是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结合起来。”40多年后,我们提出了从知识导向向素养导向转轨、倡导“高质量教学”等,回头来重读张先生这些遗论,还是没有一点过时的感觉,且很有先见之明。教育的基础理论上百年都很难有突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定璋先生明确提出了要按“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性”规律办事。他指出:“由于科学技术信息的洪流汹涌澎湃,儿童智力上的增长灼然可见,教学重视能力发展是世界潮流所趋,是合乎规律的事。”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指出核心素养包括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方面,在40多年后回应了当年张先生的真知灼见。</p><p class="ql-block">张定璋先生说:“教学要循序渐进,只有从`双基'上下功夫,才能有高速度的前进。发展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的高速度前进。”还指出:“落实'双基’是提高能力的基础条件,而能力的提高又会强化`双基’的落实。学习的循序渐进是原则,也是规律”。如今新课标大谈核心素养,并不是否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知识的积累素养就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文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把眼睛盯在“能力”上,把功夫花在“双基”上,是个可取的经验概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学论问题片段》中指出:“心理学告诉我们:能力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包括脑力、体力、手脑结合的各种实践活动。”实践育人、活动育人在当下已经是基本共识,能力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展,纸上谈兵是远离了实践的本本主义,不是真正的能力。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指针层面明确了教育的根本遵循。</p><p class="ql-block">张定璋先生又指出:“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这个观点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延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叶圣陶先生也说了“教是为了不教”,最终都是培养自学能力。只有学习者具备了自学能力,终身学习才有可能实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定璋先生还指出:“摸清全班学生发展水平的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发展教学就是要摸清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一教育伦理,今天再重新聚焦这个话题,我们依然感受到它充盈着教育的力量和智慧。“因材施教”这样的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天,有其特别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因材施教”它是一种教育主张,同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情况来采取符合其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以使每位学生收获实实在在的发展和进步。由于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甚至性格特点也不相同,所以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用教育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助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两千多年至今,为什么大家对因材施教的问题依然这样的关注,它真的是教育的基本常识。&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End&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