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图文随笔(下)

木蓼

<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dp34n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前叙:西双版纳图文随笔(上)</a>: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曼龙岗</b></h1><div><br></div><div>版纳的重要一站之一就是到了勐养镇的曼龙岗村去和一个傣族朋友Kham Noy Ai会了面。以前曾经见过他在脸书上发表了不少傣族风情的贴文,主要是傣族服饰、纺织品、村寨以及和村民交谈等内容,丰富多采,因此去版纳之前我就试着联络了他。他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家作客,让我们尝试了一餐原汁原味的傣式佳肴。曼龙岗已经是一个新式傣寨,虽然村子的入口有傣式寨门,但村子里旧的建筑都已经没有了,全都两层小洋楼民居,建筑墙壁上画有各种傣族风情画,整个村子外道内巷都是干净整洁的硬化水泥路面,但很多家户门口都停放着织布机,不少傣族阿姨还在娴熟地织锦。村子里还设有织锦传习所。抛开传统民居消失殆尽的遗憾,这样的生活品质的确是大多数农民所追求的,既可以过上干净舒适的现代生活,又承袭一部分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br></div> 曼龙岗的村民并不操傣泐语,而是傣那话,语言学上更接近德宏傣语以及缅甸的掸语。曼龙岗傣族妇女的服饰颇有标志性和识别度,除了那交领衣襟颇为类似汉服之外,还经常穿着围裙,有别于傣泐常见的筒裙。从Kham Noy Ai那里我也了解到了原来勐养当地也有花腰傣族群,实际上他母亲也是花腰傣人。某种程度上,傣那语和花腰傣语(傣雅)也有语音上更多的共性。但Kham Noy Ai也会说傣泐话,虽然由于对语音的敏感度,让我能辨识出他经常把傣泐语中的บ /b-/ 和ด /d-/两个声母读成了ว/w-/和ล/l-/,也符合掸族人说泰语时候的口音特征,所以也就成为了我辨识处他不是傣泐母语者的痕迹,但他傣泐语的流利程度足以让人相信那是在同一个地域上长期与傣泐人交往中习得的。虽然这次我去版纳的目的并不是语言调查,但在勐养粗略接触到了傣那话、傣雅话,发现他们在声调分化模式有着独特之处,至少某些方言当中的A调肯定是三分化的,和傣泐那种简单的阴阳分化模式颇为不同,这让我也萌生了日后对这些傣语方言进行系统调查的想法。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曼掌</b></h1><div><br></div>Kham Noy Ai后来带我们去了勐养的一个傣泐寨子曼掌。曼掌的“掌”是“大象”的意思,用泰语转写即บ้านช้าง,已经开发成为了一个旅游村。虽然也类似曼丢那样基本保留原有的村寨原貌,但那里的旅游业味道更浓,除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摊位经营之外,还有傣式造纸、陶艺和纺织工艺等让游客亲自体会的项目,这是曼丢村中看不到的。曼丢应该是力求保留传统村寨原貌,所以只有村寨停车场旁边有有集中商品销售点,对于不喜欢太浓郁旅游业色彩的我们来说,曼丢反而更值得细细品味。当然,曼掌因为全村人都习惯和游客互动,所以生活气息更加浓郁,我们路过一家木楼下发现有人在酿酒,Kham Noy Ai和Benz特意用傣泐话和主人打招呼咨询酿酒工艺,酿酒的叔叔还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品酒。我因为开车,所以不能喝酒,但Ben尝了一口后说非常烈,应该有50度以上。后来我开车去橄榄坝时,Benz因为酒劲上头一路都是酣睡过去的。<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曼远</b></h1><div><br></div>橄榄坝其实就是勐罕镇的旅游业名词。那里分布着五十几个傣泐寨子,其中我们的目的地就是2017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乡村之一的曼远村。这次去曼远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忘记向当地村民请教曼远的“远”为何意。不过,那个寨子确实是从景洪市区去橄榄坝距离最远的一个寨子。如果说曼龙岗已经完全变样,曼景保掺杂了现代建筑,曼掌太过于商业化,曼丢基本上呈现了傣寨原貌,那么曼远可算是真正百分百都是傣泐木楼的老村子了。除了村巷都硬体化使得整个寨子都整洁舒适之外,原有的建筑和生活样态都完整保留,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人来说,曼远显然是游版纳必去的一处傣寨。当然,我不相信那些旅游业名词,动辄冠以曼丢、曼远这些纯傣式建筑村寨“千年傣寨”之类的滥用名号或拥有所谓“千年古井”,那是因为我从语言学的知识和几年来的人类基因研究成果可以得知西南偙语民族从广西或中越边境地区开始西迁、南迁顶多有一千年多年的历史,泰族信史也不过是七百多年前的素可泰时代,所以这些傣寨不可能一千年前就建立了。最直接的证据是,我们用傣泐语和曼远村的村民聊天时特意问他们这些看起来很古旧的建筑有多少年历史了,他们都很诚实地说是三四十年前或四五十年前建的,有一些很老的确实有上百年历史。十几二十年前广西西南部壮族杆栏建筑还普遍留存的那个年代,我也做过调查,那些土木杆栏建筑虽然看起来很有历史,但大多数也都只有几十年历史,那雷那些有上百年历史的也是夯土和石条杆栏,所以我也理解为何那些其实大多也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傣寨杆栏建筑看起来那么久远,毕竟它的样式确实是承袭自拥有悠久历史的百越民族。由于侗偙语民族的杆栏建筑大多都是木质的,所以在炎热潮湿的岭南和西南地区,很难长久保存,所以这些所谓千年村寨的噱头只不过都是哄骗游客的瞎扯谈。但我相信,这些傣寨建筑工艺的历史,远远超过千年,即使它们的起源地并非此处,也即使历史上这些工艺也肯定有变化和发展。从这点上,冠以曼远村“千年傣寨”之称号也可以理解为承袭了上千年杆栏建筑的工艺,毕竟,像这样整个村寨都保留有傣泐建筑,一个现代建筑都不掺杂的村寨,的确非常罕有了,值得珍惜。 不过,就如上面说到的曼龙岗村的傣族村民都住上了干净舒适的小洋楼,那是大多数农民所追求的现代生活,而像曼丢、曼远那样强制性地保留旧建筑,不允许新式建筑掺杂其中,对于这些傣族村民来说又是另外一种权益的剥夺。但如果不完整保存这些已经日渐稀少的纯傣式建筑村寨,对游客的吸引力当然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历史文化财产来说更是不可弥补的损失。如果要保留老寨子,又要让村民过上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看来最实际的方式就是将老寨和新寨分开,新寨建在距离老寨有一定距离以保护老寨的景观。但这又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杆栏建筑由于其主体框架都是木质,没有人住和打理的话,很快就会腐朽坍塌。当年我们在德保做野外调查的时候偶然发现了纯壮族杆栏建筑的那雷村,没有任何新式建筑掺杂其中,那是因为那寨子建在土山梯田上,村民为了方便,新房都建在公路经过的山下河边,所以无形中就完整地保留了七十二个壮族夯土式的杆栏建筑。这一发现一经发布到网上,引起外界关注,广西壮学会后来组织专家团去那雷调查,结束调查后公开呼吁德保县政府对它进行生态博物馆式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但由于村民后来都搬到山下的新房住,县里又无力投入资金来对老寨进行保护和开发,结果这些杆栏建筑在十年内大都由于风雨侵蚀、虫蛀而坍塌了,只遗留了夯土墙壁、阶梯石条等遗迹,令人唏嘘不已。看来,如果让村民在新式房屋过上舒适生活,又可以保护老寨子长久留存下去,是一个还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