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塞西尔·比顿,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摄影师

巴特

<p class="ql-block">  塞西尔·比顿( Cecil Beaton),20世纪的英国时尚摄影师,也是最早的跨界视觉艺术、设计大师之一,凭借 My Fair Lady 窈窕淑女获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曾经还是一名战地记者,独自远赴中国、印度和埃及等国家,记录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人物与环境,为人类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而他镜头的魔力远不止于此,而是延伸至各行各业。</p><p class="ql-block">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时尚摄影师之一,他于30年代与著名时尚杂志VOGUE展开了合作。️</p><p class="ql-block"> I want to make pictures with the camera, I want to make something that didn’t look like photograph.</p><p class="ql-block"> 在上个世纪,塞西尔·比顿就颇具智慧和实验性的运用道具进行置景,并巧妙的利用环境与人像摄影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系列优雅动人、非凡的艺术影像。</p><p class="ql-block"> 在影视界与时尚界发展最辉煌的20世纪1950年代,塞西尔·比顿运用他独到且敏锐的艺术视角为名人记录下了许多经典影像,其中就包括:毕加索、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费雯·丽、奥黛丽·赫本等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4年塞西尔·比顿出生于英国伦敦的富商家庭,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木材商人,但是难以想象的是塞西尔·比顿的摄影启蒙却是来自于自己的家庭保姆。一直以来比顿并不精通于学业的发展,反而是对艺术有着敏锐的直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学期间比顿仍然坚持从事摄影并把自己的第一批摄影作品——剧院院长乔治·瑞兰兹的肖像成功卖给《时尚》杂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大学毕业的比顿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年仅23岁的他在邦德街美术馆举办了人生的第一个个展,在此后一年比顿就开始与《时尚》杂志开启了合作,也开启了另一半人生的快捷键,他用大半生的时间为欧美大陆上的社会名流精英、明星捕捉到人生最美时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顿的富家公子的身份让他更加容易接触到上流社会的人物,1929年比顿与文学之家西特维尔一家想结识,在此后的30年间,他一直为西特韦尔一家尤其是其夫人伊迪丝·西特维尔进行肖像拍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顿是一位成功的摄影师,但更是一位懂得“营销的经纪人”,1946年葛丽泰·嘉宝邀请比顿拍摄一张护照照片,但是同年7月比顿在未经嘉宝同意的情况下刊登在《Vogue》杂志中13张,并利用这次机会,对嘉宝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最终嘉宝接受了这段不愿公开的恋情。1972年在塞西尔·比顿在《The Happy Years》一书中详细披露了他和嘉宝的爱情故事,这导致葛丽泰·嘉宝勃然大怒,并结束了这段感情。如果塞西尔·比顿不是一位成功的摄影师也许会成为一位成功的营销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1939年比顿受邀在白金汉宫为伊丽莎白女王拍摄,比顿镜头下的皇室高贵、典雅、时尚,保持了皇室的威严又拉近了与平民的距离,首次为皇室的拍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成为英国王室的官方摄影师,为英国王室拍摄了多张面向公众的肖像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包括当时有名的奥黛丽·赫本、可可·香奈儿、马龙·白兰度、伊丽莎白·泰勒这些英国贵族、明星都是他镜头下的常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顿时尚摄影华丽的拍摄与当时流行的“少即是多”的原则格格不入,但这种奢靡华丽的拍摄却恰恰符合《时尚》、《名利场》、《时尚芭莎》的时尚精英口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比顿的艺术天分不单单表现在他的时尚摄影与肖像摄影中,他在舞台剧、电影设计布景、舞台灯光、服装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天赋。比顿凭借电影《金粉世家》于1958年获得第31届奥斯卡最佳服装奖,凭借彩色片《窈窕淑女》于1964年获得第37届奥斯卡最佳服装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塞西尔·比顿的摄影作品带有强烈的戏剧风格,这或许与他是一位资深的戏剧票友有关,但人们更关注他作品中的戏剧风格而非专业的技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晚年的比顿并没有像他的摄影镜头那样奢华,1974年一场意外的中风导致比顿的晚年主要以出售自己的作品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