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语说“少不入川”,年轻时也去过许多地方,唯独没来过四川,我今年50岁,才是第一次真正地入川,“自古文人多入蜀”,我算不上文人,却想沾沾这人文之气,这次入川,定要了此夙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了飞机,一脚踏进岷江清流滋养的曾经古蜀大地,锦绣天府的画卷便展现在我的面前 --- 物华天宝、山水竞秀,车行在去往乐山的路上,隔着车窗看天上的朵朵白云,觉得离云很近伸手可得,白云舒卷自如,又仿若长带横空,何其潇洒又何其逍遥,“</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云如缘,缘在则云聚,缘尽则云散,而我与成都的这一场缘分,正如眼前的云卷云舒,一切自有天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行四人在车上有说有笑,突然眼前路标闪过眉山二字,我的脑海里迅速奔出了</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眉山,苏轼的老家,每逢无助时就去读苏轼的词,读懂挣脱束缚后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也无风雨也无晴”</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认清自己后选择放下“</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眉山-三苏祠-苏东坡-王弗墓,虽近在咫尺,因为一首《江城子》我没有去眉山的勇气,但是依旧能想象出许多独属于东坡与王弗的爱情痕迹,于是我在心中默背“</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已过中午,同行三人异口同声说要吃“跷脚牛肉、甜皮鸭、钵钵鸡、九九豆腐脑、烧麦”于是我说“安排”!同行人又问哪家正宗好吃?在武安沙洺路口一排拉面炒面馆,招牌都打的正宗炒面,你说哪家好吃?其实,到一个地方,就去当地人经常去的哪怕是个苍蝇馆子,环境不好,应该很好吃。40岁之前从不吃辣,类似的外来小吃也很少吃,只是循规蹈矩的吃妈妈做的家常饭菜。直到认识一个朋友,她经常带我吃苍蝇馆子,犄角旮旯地方她都知道,我竟然好奇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居然有这么多好吃的,越吃越馋,直到开始吃辣,才发觉自己之前吃的是多么的清淡无味。同行的朋友边吃边喊辣,我倒很享受,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辣,“辣”心不足,又蘸了红辣椒面,此时只为解馋,不妨纵容自己,挑战下自己到底能吃多辣,米饭不由得添了两碗,我预感到接下来的几天,开始考验我的胃的承受能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我们很快来到乐山大佛的身旁,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三江合一,佛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扶膝,神势肃穆,临江危坐,都在一张船票中,选择船游,正是为了直面千年大佛的全貌,面对滚滚东流的江水,凌云大佛历尽世事沧桑,风吹雨打,看尽朝代更迭,屹立千年,岿然不动,镇定自若,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三江汇合处,船来到大佛的正面停十分钟,方便游客拍照,我不想让眼睛有遗憾,深情地凝视着渐现斑驳的大佛,慈眉善目笑对沧海桑田,我分明看到这座山骨子里刻着佛性与淡然。我的思绪开始飘飞,遥想当年那一声声的凿石历经90年才完工,着实神奇,更为神奇的是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在护佑着苍生百姓。船开了,大佛缓缓地离开了我的视线,乐山将成为记忆,佛却留在了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傍晚时分,我们入住在峨眉山脚下,我和同伴准备好明天登山的补给。第二天坐上景区大巴车开始朝拜峨眉金顶。峨眉九十九道拐,沿途青山如黛,苍绿的翠竹,流淌的溪水,缱绻的流云,满眼的绿,随手一拍就是一幅养眼的手机屏保,峨眉秀甲天下,手机里全是秀美的山水画。大巴车绕山走了1个多小时,此时的远山、寺庙都已经在缭绕的雾里了,像一张虚实相间、动静相宜、气韵浑成的水墨画,大巴车把我们送到雷洞坪,一下车,顿觉浑身发凉,云雾弥漫,脸上扑面而来雨丝,很是清爽。从雷洞坪到接引殿这一段路我们开始随着人流步行上山,四周被云雾笼罩一片白茫茫,台阶不陡,大概走了20分钟,感觉不到累,我走在前面,同行的人说有点喘,要歇会。于是找一石凳坐下来,看来往的上山下山的游客,上岁数的拄着拐杖在慢慢的爬,年轻情侣步履轻快一闪而过,小孩子哭着要爸爸抱,我呢?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登山?环顾四周云烟弥漫,我起身慢慢地向上走想起在乐山导游介绍有一摩崖石刻司马光写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登山亦有道,徐行则不踬</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登山应该慢慢前行,拾级而上,凭栏远望,可以随时欣赏风景和行人,随时享受登山的乐趣。可以应景的背诵诗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实登山需要徐行,生命里程的每一段路都需要慢慢的走。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没有形色匆匆,而是悠闲自得,人生的路,慌什么?急什么?走到接引殿坐上索道上金顶,穿过一阵云雾,蓝天云海豁然清晰、阳光下的普贤菩萨和金顶耀眼夺目。一览众山小,万物尽抱怀中,金顶高出云端,站在山巅极目远眺感觉胸襟无限开阔,仰望悠悠蓝天,脚下白云皑皑,沐浴着普贤菩萨的感化,石阶上有三步一叩的虔诚的人在顶礼膜拜。向恢弘的四面十方佛叩首,向金碧辉煌的金顶叩首,“大行普贤,愿行广大”。同行的朋友在拍照,我独自找一清凉地,仰头凝视许久佛像,一阵云烟飘来,佛像朦胧,瞬间云消雾散,金光四射,虽然金顶气温很低但我心生一股暖流。仿佛普贤菩萨在对我说:广结善缘,护己周全,但行好事,随缘度日。生命中有许多风景,不宜与他人共赏,亦有许多心境,不能与他人说,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金顶,姑且独自伫立云端,独自观赏,独自思索,然后闭目凝神。“</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年初把朝拜四大佛教名山列入了今年的旅行规划之中,四月份去了普陀山,今天来到峨眉山,我问自己,朝山拜佛的真正意义何在?对于佛教徒来说,佛教名山是朝圣之地,对于我这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祖国的名山魅力无限,包罗万象又神秘莫测,实在无法阻挡拜访的脚步。不管是在山间行走,还是在寺院听禅,都是自省和内观的过程,是在人世间寻找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可以重新来审视和思考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前文化学者余秋雨来都江堰时留下两句话“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成为当地对外宣传的广告词。拜什么?当我们穿过岷江之上的古韵南桥,聆听激流浩荡,当导游自豪的讲解宝瓶口进水口、飞沙堰溢洪道、分水鱼嘴发挥的重要作用,当目睹浩荡而来的岷江水从东西两侧分流而下极其壮观,历史长河流过千年,都江堰至今仍在造福百姓,拜的是对李冰智慧的敬仰,拜的是岷江之水养育了千秋万代的巴蜀儿女,拜的是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回忆。更为重要的,是水亦是道,人类顺应了水,懂得了水,遵循了自然规律,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成都之前朋友告诉我,青城山必去!电瓶车把我们送到门口,同行人说,不过一座风景优美的山而已,寻什么幽问什么道,走走停停,权当消磨一下午的时间吧,于是入山门过雨亭,拾级而上,松柏古木挺拔遮天蔽日,葱茏翠绿,绿树荫浓,游客们少有喧哗,都在安静地走自己的路,景区环境测屏显示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八千,我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觉一丝清凉、心肺舒畅,仿佛整个山中只我一人,难怪张大千在青城山住了三年,道教崇尚自然之道,在山林中,漫野里,摆脱束缚,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体悟与道合一的境地。古代的道场都在名山大川,是因为安静,更多自然本真的东西,此刻我感受到了“幽”,青城山应该就是这样的存在。难怪杜甫当年称自己为青城客,“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随着慢悠悠的人流,没有刻意去寻找哪个宫观哪个景点,我也没有看到黄宾虹画稿中的造化之境,只是随心而上,栈道、石桥、亭台,游山道中的茶歇处,依山就势,见水修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看到的风景也自然看到了,看到的也不是纯粹的山和水,是渗透在游山途中的道教文化内涵。再往前走,山水更有灵性,深涧清溪,曲径逶迤,发现别有洞天。月城湖中的水是柔的,两侧的山是静的,我的脚步是慢的。聆听着自然发出的声音,心中空无一物,</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庄子“逍遥游”中,游的本质是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游于世间</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时此刻的我的状态也是这样子的自然呈现。道是青城山的灵魂,所见所闻都在诠释着“道法自然”。在接近上清宫的台阶下照壁上写着“大道无为”,顺应外物的自然规律,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消极,不走极端,是分析事物本质之后的谋而后动同时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为。脑海里30年的职业生涯、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快速地过了一遍电影,那些年遇到的人,走过的弯路,跨过去的坎儿,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我对自己说,未来的路,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同行的夫妻两人走不动了,就地在亭子里喝茶歇息,等我们下山。虽然他们没登到上清宫,却也是顺其自然,轻轻松松开心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山回成都市区路上,同行的朋友就开始搜心心念念的火锅,一下车开始排号等位,坐在成都的街头,呼吸着成都独有的的气息,感受着烟火、市井、味道和风情。这座城市有着让人爱的一切元素,美食美景美女,特别是城市里的每个角落,都将其悠闲、乐观、繁华洒脱,却不俗气的独有特质呈现在我们面前。不知不觉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什么也不想了直奔辣锅底,放开了胃开吃,辣的浓烈滚烫,麻的香鲜,朋友辣的直吐舌头,直吃的腰肥肚圆。于是开始夜逛宽窄巷子消消食。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成都有巷子,虽然每个城市都有类似的文化老街,但宽窄巷子总有一些独有的妖娆婉约和诱惑,好似穿越到灯红酒绿的宋朝街市。一脚踩上滋溜着青光的石板路,一派似水流年繁花似锦的情调,我们在拥挤中慢慢溜达,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一个也不落下,三步一见时尚少女,五步一处成都小吃,眼花缭乱的私房菜馆、休闲茶舍、情调酒吧、特色客栈、娱乐戏院、站在街头巷尾,我醉了,晕了,迷离了,颓废了。同行的两个朋友一头扎进“熊猫屋”看的眼花缭乱、孤注一掷,无法自拔。而令我心动的,是见山书院,进了院子就能看到屋内的两行字“书中能见山见水,见大千世界,也能见古今中外,见世道人心”木屋的沉香味伴随着藏古纳今的气度,木书架上历史和人文旅游类书籍充盈其间,让我不忍离开。院子里,静其静,闲其闲,我坐在院中桂花树旁的竹椅上,于喧嚣闹市中,获得短暂的宁静。不知不觉走到窄巷子里了,一间书香袭人的小书店--散花书屋,使我不可能不驻足下来,这是书架上的书本有限,但都是精选,百度搜了”散花”的由来,原来古时成都锦江河畔一个非常有名的散花楼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今用,据说历朝历代的中国文化名人都知道这里,李白杜甫游历成都时也来这里会一会同道朋友,有意思的图书卷册似乎也只有这里能够见到,完全有必要信守随缘,为自己捎带上载有从前故事的一册一卷。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知道宽窄巷子是做出来的文化街区,但是很精致,也很细腻,我们情愿花28元,喝一壶茶,听听川剧,看看变脸,感受戏园子的氛围。宽窄巷子里的店铺名很有意思:“花间”“听香”“隔壁子”“可居”“宽坐”“而已”实在看不完店家取意深邃的店铺名,顺着铭刻在匾额上的美丽名称,不由得一一细看下去,看看它的缘由究竟有个什么样的灵魂存在。哪怕一分钱不花,白逛一圈也觉得享受了一种滋味很足的文化,以至于必须在那些可观可赏可玩可品可鉴的地方完全驻停下来,品味街市,享受不同宅院门坊的富丽堂皇和怡情别趣,一街一巷,一食一饮,感受成都的味道 ,直到逛的脚底板生疼,朋友提着一大包熊猫和我会合,各自满意地回宾馆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不尽,听不烦,醉不醒。杜甫草堂、武侯祠,博物馆也是必去的。每每读到杜甫的诗,便想去寻觅诗人的旧迹,看看曾经住过的茅屋,听听林深的禅鸣和溪畔流水轻。来到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随时随地可以邂逅诗歌,触发诗性,其实,在浣花草堂的那段日子却是杜甫后半生最安逸闲适的时光。诗中流露出杜甫在草堂时的悠闲生活。‘</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最吸引我的是从正门到诗史堂 、柴门、工部祠、花径遍布楹联,我一一拜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意义,更深入的认识草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短短的5天时间,不能细致深入地品读,但是却在博物馆里触碰历史的脉搏,在春熙路上感受现代的张力,我已经开始迷恋上成都这个城市了,如同川剧变脸,你永远不知道它能带来怎样的惊喜。逍遥安逸、漫游闲散、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享受和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入了川才明白,生活可以这样舒服懒散地过,到了这里才懂得什么叫做“巴适”和“安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了不想走,却终究还是要离开,早上4点半赶往双流机场,再深深地呼吸那一股“老成都”的味道气息。耳机里听着四川音乐人李进的歌曲,留在蓉城的微笑登上了返程的飞机。</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留在蓉城的微笑,叫我如何忘得了,窄巷的青砖,南门的桥,远去的歌谣,我想留住你的微笑,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你却什么也不要,只要我记住你的好。留在蓉城的微笑,如果现在不去寻找,我怕我很快会变老。</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成都,我还会再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3.9.22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