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二公祠寻古

春风夏雨

<h3>良二公祠(七律)<br>文/罗春夏<br>吾宗坂面拓山荒,智与狂魑谋稻粱。<br>度鸟耘田须福德,平芜结屋有灵光。<br>佳联谱载名儒胤,古画墙留旧韵章。<br>四百余年人籍甚,状元举子此房郎。</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华罗氏始祖亿四公,原为云南吏目,因不食元禄,于元初(1279年)带领其家眷一路辗转,来到当时的尤溪万积里(现西华)。当时西华原住民有佘、张、林、陈、娄等姓氏,罗氏初来乍到,选了个较为边沿的林东坑结庐安生。自元初至明中叶,罗氏虽然传衍了七代,但人丁依然稀少。也有部分子孙因不同原因向外迁徙,其中二世孟二迁居槐林,四世寿五迁居大田梅山。 到了明中期,八世孙罗宗宝(良二公)才开始向西华最开阔的地方坂面拓展。当时坂面(现在洋头)还是荆棘丛生的处女地,良二公不畏艰难,费尽心力开发坂面。族谱上有一段神话般的传说:由于良二公开山动土,扰动了此处的山魑。山魑先是在开好的田里堆上很多乱石。良二公用计,表面喜色,假装石子有利耕作,暗示最惧怕鸟兽粪便。山魑信以为真,连夜搬来粪屎灌进新开的田里。当年良二公因此就获得大丰收。这些魑魅哪肯善罢甘休?提出要和良二公二五分成。于是和山魑约定了来年收成分配方案,先问山魑们要庄稼的“头”还是“尾”,山魑看见过稻穗都长在尾巴,于是说要尾。良二公把水稻田改种地瓜,要尾只得到没有什么价值的地瓜叶。知道上当后,第二年山魑们甩赖说头尾都要,良二公于是种上甘蔗,头也没啥吃,尾巴又不甜。鬼怪们几番败阵,竟然屈服了,再也不敢来刁难良二公。 这种民间神话传说现在已经很少人信了。但良二公确实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先祖。除了开发了坂面大量农田外,他相中了西华最高山峰,旗鼓山下叫坎兜的这块风水宝地。由于良二公无力建房,在他仙逝五年后,由他三个儿子于一五六七年建成一座华堂,这就是“龙兴祠”。 龙兴祠建成后,从此罗氏子孙繁衍迅速,四百多年良二公裔孙已超万人,已然成为槐南的最大一族。同时裔孙文人备出,清朝就有举人罗荣,贡生罗永清,还有秀才五十多人。现代考进清华北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学子不胜枚举。尤其是2020年罗开荣获福建理科高考状元,更让西华罗氏名声大噪。 龙兴祠建成至今已有456年的历史了。其间在一八三二年和一九八七年两次修葺,房屋的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化。房屋翘檐下面还清晰保存着古壁画和书法。其中一幅画类似安贞堡最盛名的《百蝠招来》,另一幅有待行家鉴考。 画旁一幅对联“雕樑燕语三春树,画栋龙腾五色云”,其中“树”、“云”风雨侵蚀,但依稀可见。 两窗文字其一:“韩昌黎以一年好处在草色有无,苏东坡又以为在橙黄橘绿时。唐人则以为新笋晚花时,大抵如有会心,示?可?互?落款为:##壬辰秋,渐川”其二:“朱子谓,邵尧夫腹里能包括宇宙终始,古今做得大放得下,其诵诗曰“日夜星辰高照耀,皇王帝伯大铺舒”,真人豪矣。 渐川还书” 两幅书法的作者均是“渐川”,目前仍未查到此人为何方高士,亦不知哪朝哪代人也。 另左右边厅还有旧联“芹桂联香光俎豆,簮缨世美振箕裘。”,另一联字迹模糊,无法辨识。 从文字和壁画看,首先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为。其次,这些字画历史悠久,最早应该有450年,最迟也有190年了(设若是祠堂修缮时添加的),显然比安贞堡历史更悠久。 另外,族谱还记录的一幅联“祖有北宋名儒,金石文章还未艾;派衍西华贤胤,溪山茆屋岂无师”。这是槐南名士黄三槐赠送的贺联。据黄氏族谱载,黄三槐即黄思和,明万历九年至十三年曾任浙江湖州府安吉州同知,正五品官。这幅对联可以证明良二公及子孙在当时绝不是泛泛之辈。试想,一个五品州官会轻易给普通百姓写贺联吗? 这幅对联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提示:北宋名儒肯定是指罗从彦,那么,无疑450年前就明确西华罗氏是罗从彦的后裔。那么现在有个别人怀疑八十年代修族谱时才对接上罗从彦族系,显然是瞎怀疑。 这次良二公祠重修,修旧如旧,尽量保存历史文化印迹。因为“龙兴祠”现在是市级文保,将来也可以与旁边的“溯源祠”一样,上升为省级文保。溯源祠、龙兴祠、文昌阁、天马山做为西华建筑文化和人文历史,完全可以合并于安贞堡旅游线路中。2023/9/22</p> <h3>右边朝西的字画风吹日晒消蚀得已经难辨</h3> <h3>左边朝东日头稍软,字画较清晰</h3> <h3>这是个精美的古画屏神龛,两次被盗,两次追回。现在保存在防盗更完备的安贞堡内。</h3> <h3>边厅的对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