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味道

别梦依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 别梦依稀</span></p><p class="ql-block"> 苏轼的一首《阳关曲·中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描述了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明月的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p><p class="ql-block"> 说到中秋,我们小的时候的称谓没有那么文雅,不叫“中秋”,叫“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是儿时盼望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这一天能吃到肉包子和月饼,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60后的这一代人对传统节日都很期盼,期盼的原因不是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传统节日,而是因为“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年累月的粗茶淡饭真的是很令人渴望改善伙食,更何况是有月饼吃呢!</p> <p class="ql-block">  历经很多朝代,中秋还是中秋,但是过节的形式和方式却在不停的变化,有时代的变化,有集体的变化,也有个人的变化,民间有句俗话,说是“年来节到”,“年”是指春节,“节”便是指中秋节。这两个节是亲人相聚的节日,也是亲友互送礼物的节日。随着年龄的增长,过节便越来越简单了,今年的中秋,我们不走亲不访友不串门,爱人提议自己做月饼,我是属蚂蚁的自然是没意见,只是因为健康的原因不敢吃甜食,少吃还是可以有的,否则,会发胖。</p><p class="ql-block"> 刚会儿还和爱人回忆我们的童年时光,我说儿时的生活状态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吃着窝头,睡着土炕,整日饥困,何愁发胖。”爱人说就是的,年轻的时候,可劲的吃也不会胖,而现在卡着吃还发胖。</p> <p class="ql-block">  爱人说:“我这次打算用俄罗斯蜂蜜代替白糖,来制作月饼馅,一款五仁馅,一款椰蓉馅,你觉得咋样?”我说:“好啊!蜂蜜比白糖营养价值更高,还降低了甜度,我赞同!”就这样,爱人着手筹备食材,她用橄榄油代替花生油,用炒面代替糯米粉,用蜂蜜代替白糖,因为早有打算,爱人也就早早网购了混合果仁、椰蓉、月饼模子。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家有“器”有“米”说干就干。做月饼的工艺流程如同包饺子、包馄饨、包包子和包汤圆,简单说,就是皮包馅。只不过是多了一道印模的工序,由包子、饺子、馄饨和汤圆的蒸煮模式换成了烤制模式。 爱人操作,我打下手。由于不是写美食文章,月饼的制作过程就不做详尽的介绍了。去年中秋期间,因我生病,我们没有自制月饼,是从海南马袅购买的椰蓉和五仁月饼。</p> <p class="ql-block">  今年全网讨论“预制菜”及各种食品添加剂,我们不懂也不参与讨论也不亲自践行,关于食品,能自己做的绝不买成品,这就是我与爱人生活的基本原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烤制月饼用时很短,说话间,月饼就烤好了,几十年来的感觉是,到了吃月饼的时候,就有了中秋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