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秋意正浓晴方好,学习共研正当时。为全面、准确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切实把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落实到教育教学中。9月22日,我们带着满满的热情,怀着共同的期待,再次相聚于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开启了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培训第二天的精彩课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午,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开封市教科院文志杰老师为我们进行《老课文 新阅读——落实课标理念 走向教学变革》的专题培训。</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在教学前要重点关注对教学实践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部分,如学段要求、六大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描述、学业水平考试等,依据这些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文老师强调,要落实新课标理念,走向教学变革,需要我们做到老课文、新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严格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教的阅读文本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群设计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中,文老师以老课文《长征》《桥》《草船借箭》《梅花魂》等老课文为例,启发老师们要发现不同文学体裁的结构方式和语言特点,感受作品内容、行文思路、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围绕文本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更好地做好初小教育衔接,寻找衔接的最佳契合点,增强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初小教育的良性互动,23日下午,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宋丹丹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主题为《初小过渡 科学衔接》的讲座。宋老师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实施三个层面,就“初小衔接”这个话题为大家进行政策上的解读。她指出,初小衔接的重点任务是确立科学衔接理念、推进科学衔接指导、建立科学衔接机制。而在双减背景下,初小衔接的组织实施要善于思考与创新,进一步打破思想壁垒,增强学段衔接的意识;打破组织壁垒,构建有效的教研机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课程的综合化;打破课堂壁垒,促进育人的一体化;打破评价壁垒,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宋老师还从身心准备与适应、生活准备与适应,社会准备与适应,学生准备与适应四个方面,给予在座学员详实的学校教育指导建议,让老师们对初小的科学衔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接下来,中原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涧西区教师发展中心李玲主任为参训学员做了题为《基于教学主张 小初顺势衔接》的讲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李主任向学员们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及“双减”政策背景下,涧西区教研室提出的语文学科教学主张,即落实“一课一得”。“一课一得”,其实质就是使教学目标简明扼要,便于教学与学习。具体来说,每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不可太多太泛,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教学目标。整节课聚焦核心目标,围绕一点展开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学” 有所“得”。通过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学生拾级而上、螺旋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李主任深刻剖析了初中和小学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学业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差异性,也结合具体案例,从“教—学—评”的层面向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线教师如何寻求小初衔接的共生点,做好整合和过渡,保证小初顺利衔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砥砺深耕,笃行致远。本次研训聚焦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实践探索,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指明了方向,也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优化使用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标新理念的引领下,洛阳小语且行且思,行将致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