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不走寻常路

放大镜(王树桩)

<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筹备了多次的嵖岈山之行一拖再拖,如今疫情已过,九月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十五,十六两天天气晴好,我们几人(莲,老陈头,老狼,条他爹,江山如画,孺子牛和他的老伴,放大镜)终于踏上了骑行嵖岈山的寻梦之旅。</p><p class="ql-block"> 这条小环线之旅是许昌骑友一条非常经典的骑行路线,从许昌出发,既有风味独特的北舞渡胡辣汤,又有石漫滩的山青水秀,还有风景秀美的九头崖,还有抗日旧址虎头山,一路骑行有山有水相伴,但对于我们几人来说,最大的诱惑并不是特色的美食还有那迷人的风景,而是那满目疮痍,破烂不堪的七八一矿旧址,因为在嵖岈山人民公社的西侧的山坳里,有一个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很神秘的单位——七八一矿,就是在这个四面环山的七八一矿,我们的童年 ,我们的青春,还有父辈们的青春和热血,都留在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为了中国的铀矿事业,有的把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这里……。每次骑行嵖岈山,对于其他骑友来说,是很普通的一次骑行,而对我们几人来说,这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骑行,尽管已经来过许多次,但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每次都是充满了激情与怀念,骑行嵖岈山,骑行是寻找少年的记忆,骑行的是一种对青春美好的回忆,骑行的是一种情怀……</p><p class="ql-block"> 因为夏日的暴雨,冲毁了翻越红石崖的道路,在老狼的引领下,又走了一条翻越之路,这条路是当年建风力发电塔临时所修,已多年没有人走过,在暴雨的冲刷下,坑坑洼洼,卵石裸露,我们一行只好推着自行车蹒跚前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垭口,走在前面的条他爹突然说到:“完了,没有路了”。等我们一行到达垭口时,也不禁都吸了一口凉气,一处二十多米的陡坡横亘在我们面前,带着自行车根本无法下去,怎么办?原路返回,天色已晚,时间不允许,怎么下?经过仔细的观察和短暂的商议,我们决定排成一溜,把自行车一辆一辆传递下去,老狼先下去探路,江山如画用简陋的工具在陡坡上挖了一个个落脚的地方,老陈头在最上面,我在第二,条他爹第三,江山如画第四,老狼第五,依次排开,莲已先下去,担当了摄影师的任务,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翻越垭口。一路下坡,风驰电掣,直冲山底,一个字,爽,两个字,真爽!这段经历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乡》里的一段话: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p><p class="ql-block"> 路,就在脚下,骑行,不走寻常路,或许这次骑行对于我们每个参与者来说,更具有美好的经历和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三年二十二日凌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