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这种压力来自何方。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需要,还是家长、学校强加给他的。当前学生感受到的压力多是系统体制下的压力,而不是内心自我成长需求所带来的压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考大学是为了什么?不少学生认为,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我的父母和自己过上好日子,而没有把自己将来的事业,同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没有对国家未来的关心,更没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现在我们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看不到蓝天,喝不到清水,但我们给了孩子这种人文情怀吗?这种教育缺失之后,便造成了孩子境界的短视。他们没有自我内在发展动力,没有强大境界支撑下的动力,所有的压力都来自于学校、教师和家长强加的通过考学改变命运的压力。这种压力对孩子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自我管理,因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没有给今天的学生提供独立自主能力成长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培养的高中生缺乏学习兴趣、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时候,我们的人才培养就是非常值得忧虑的。我曾经提出“有大德才有大智慧”,大德是什么,是国家情怀、社会情怀、人类情怀,没有这种大德他就不会有大智慧。钱伟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钱伟长是依靠历史和语文考了满分进入清华的,他的物理只考了五分,但是他却成了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为什么?日本人入侵中国了,他要报效祖国,就毅然放弃了中文,改学了物理。他没有物理学的基础,可他成了这个领域的大家。这说明情怀和境界是决定人生和事业高度的重要因素,是推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所谓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要我看来,就是要唤醒学生内在的追求,没有内在的人格的自我觉醒、自我意识的觉醒,外在的所谓各种压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就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极其有害的。不能不说,一些高中生离校时采取的极端发泄方式,不少高中生一旦进入大学就迷失方向、不愿意学习,就是这种恶果的直接体现。 </p> 二 <p class="ql-block">没有效率的学习,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越差</p><p class="ql-block"> 爱孩子是人人都会的,对于父母来说这是天然的本能。但是会爱孩子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真正爱孩子是尊重孩子,要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教育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方法和科学的,从整体上讲,家长的教育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不能一味地指责我们的家长,实际上学校的工作做得并不好。很多学校是挂着家长学校的牌子,但是很少和家长就教育孩子的科学问题真正进行过沟通。比如,我们开了许多必修课、选修课,家长认为不必要,认为只要开好考试科目就行了。他们不懂得,课程就像一个营养菜单,讲究科学的结构和比例问题,这些都需要跟家长沟通。必须要让家长了解关于课程开设的科学知识,学10个小时未必比8个小时成绩高,如果缺乏学习兴趣、不讲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话,学生的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成绩会越差。</p><p class="ql-block"> “勤奋”是一个好品质,如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勤奋会带来好的效果,如果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一个人越勤奋,其恶果会越严重。没有效率的勤奋只能扼杀孩子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摘自原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教育部家庭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先生的文章《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内在的人生追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