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崇圣寺三塔

游山玩水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1961年国务院就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大理历史上首个规模最宏伟的古刹,寺中一大二小三塔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佛塔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是大理乃至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与标志。</p> <p class="ql-block">刷卡进入景区</p> <p class="ql-block">祟圣寺三塔:是一组唐宋的群塔,大塔居中,二小塔稍后,互成鼎足之势。主塔,又名千寻塔,耸立在带石勾栏的两重台基之上</p> <p class="ql-block">南北两小塔:均为十级,高42.17米,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1108年一1172年)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二塔相距近百米,与主塔距离均为七十米,400年前二小塔就見倾钭,南塔向西北方倾钭18度,北塔向西南倾钭12度,千百年来大理地区发生数十次较强地震,古城在一次强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唯有三座佛塔仍巍然屹立,大难不倒,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主塔</p> <p class="ql-block">千寻塔:三塔之主塔,高度69.13米,底方9.9米,共十六级,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833年一840年)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距今己有1200多年,塔身呈纺锤形线条园润,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永镇山川碑:四字位于千寻塔前面,为明黔国公之孙书,黔国公名沐英,是明朝开国元勋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家族世代承袭黔国公爵位,领兵镇守云南。</p> <p class="ql-block">主塔北面的小塔</p> <p class="ql-block">主塔南边的小塔</p> <p class="ql-block">登上数拾级台阶进入南诏建极大钟楼</p> <p class="ql-block">南诏建极大钟:古文物大钟铸于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6年一1872年)此钟是1997年重铸后的大钟,钟体分上下二层,上层饰有六幅波罗密图案、下层饰六幅天王像,高3.86米,口径2.138米,重16.295吨,为中国战争以来我国所铸的第四大钟,云南第一大钟。</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方向观赏三塔,二小塔很明显向主塔倾钭。</p> <p class="ql-block">回望南诏建极大钟楼</p> <p class="ql-block">蛙鸣石:用石头敲击,伴随敲击声,“蛙鸣石”会响起“呱、呱、呱”的蛙鸣声。</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1978年一1982年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对三塔自明嘉靖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维修中在千寻塔塔顶、塔基及其它部位发现了各类文物680余件,均贮存在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内。</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景区的秀美池塘边观赏三塔,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