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的水绕四门之行

LZX

<h3>水绕四门位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中点位置。也是公园的中门即导游图的东南门(梓木岗门票口)。它是金鞭溪的终端,与十里画廊相邻,往前便是白龙天梯下乘站。<br><br>水绕四门因金鞭溪、矿洞溪、鸳鸯溪、龙尾溪,共四条溪流在这块谷地盘绕汇流而得名,流水最后汇入索溪。<br><br>水绕四门峰岩奇秀,溪流潺潺,竹茂树繁,花香鸟语。置身其中,赏心悦目,有极佳的观赏情趣。<br><br></h3> <h3>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导游图。<br><br>下,水绕四门导游图。</h3> <h3>我们从东门,即武陵源标志门入。再换乘景区车往水绕四门。</h3> <h3>这里的张家界的标志石是江泽民题字</h3> <h3>1995年3月,江泽民考察张家界,要求对景区“大力保护、合理开发”,并亲笔题词:“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h3> <h3>水绕四门奇峰峻秀</h3> <h3>象骆驼</h3> <h3>山青水秀</h3> <h3>想拍张清净一点的张良墓都没有机会</h3> <h3>张良墓<br><br>张家界张良墓位于水绕四门柏柳岩下孤台上。这是张家界风景区重要人文景观之一。<br><br>公元前185年,张良去世,谥号文成侯。 张良的生平因为有司马迁的《史记·留侯世家》为证。<br><br>传说张良老死,吕后闻讯,却非要寻到墓冢不可。武陵郡乔太守向吕后密报,断定张良墓就在张家界,而且说,张良就与他师傅黄石公公葬在一起。吕后听了,觉得有理,便传下密旨,令乔太守上张家界查访。 乔太守一行,爬了三千座石峰,过了八百道山涧,就是找不到张良墓。随同的风水先生有些眼力,到了水绕四门,觉得这地方气势非凡:左有‘‘青龙出水”,右有“白虎昂头’’,前有弯弯玉带泉,后有巍巍将军岩,真个是“山止水归成福地,前屏后帐卜佳城”,说张良精通巫术,必在此选址!但乔太守还是一无所获,亳无办法。<br><br>后来,一位阴阳学家经过反复查考,认为水绕四门香炉岩上应葬有张良墓,并作诗云:<br>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br>香炉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br><br>从此,张良墓的真假众人一直争论不休。当时张良辟谷之地有20多个,张良祠庙数约100上下,张良墓也有10多处!其中喊得最响的是留城故地,兰考县,张家界青岩山和岱阴历城高而乡铜壁山东麓等几个地方。<br><br>张良的生年,史上没有记载,但死期却有,《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后八年卒(公元前185年),谥为文成侯。”既然有明确死期,应该也有明确的死地。<br><br>考究起来,河南兰考是张良托病隐居的东昏县所在,死后葬于此比较正常;留城是张良的封地,留侯葬在封地附近也合情合理;古书《陵墓志》记载:“汉留侯张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黄石公书后,从赤松子游。邑中天门、青岩各山,多存遗迹。”<br><br>张家界青岩山风景秀美,张良曾在此修行,死后葬在当地,也不是不可能。这遍布各地的张良墓,似乎都有它存在的道理。<br></h3> <h3>地陪老宋带着往金鞭溪看看。<br><br>金鞭溪的精华不在水绕四门,而在森林公园南门,即黄石寨那一边。<br><br>走完金鞭溪得两小时左右,我们随便走走便折返水绕四门。</h3> <h3>上图的题字已经看不清落款</h3> <h3>上图石刻: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br> 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br> 杨炳南题<br><br><br>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斋,湖南桃源人,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书法独具一格,以一笔狂草享誉国内。并诸体均兼,尤善行草、气势磅礴、苍劲有力,古涩朴拙,张弛有度,多字书法,参差不一,错落有致;少字书法,讲究布局,落款钤印,深具艺术感染力,是一位享内外誉海的著名书法家。<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