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之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郭亮村丶红旗渠观后感。

过路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万仙山的第一分景区。</p><p class="ql-block"> 郭亮村人多姓申。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逃离隐居此地。</p><p class="ql-block">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3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五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p><p class="ql-block"> 挂壁公路是一种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p><p class="ql-block"> 郭亮人在20世纪70年代,像传说中的老愚公,由村干部申明信、刘兴龙等人带领下,栉风沐雨,不避寒暑,挥锤打钎,凿石开洞,苦战5年,打烂4000把八磅铁锤,耗尽了12吨高达六楼钢钎。心比铁坚,志比钢硬,铮铮誓言,感天动地:山洞一日不通,奋斗一日不息。工程进行到最困难的第五个年头,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在原永同志带领下,自备粮蔬,自带行李,鼎力援助,与郭亮人并肩施工,鏖战数月,终使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洞被国外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美国媒体称其“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18条道路之一”。也是太行山第一个横穿绝壁的人工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p><p class="ql-block"> 当你置身挂壁公路,举目远眺,才深深感受工程之艰苦卓绝,精神之伟大,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次日到达林州的红旗渠参观,曾在新闻上读到、银幕里看到的奇迹,当你身临其境时,被这种战头斗地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五百年来,林州人缺水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为改变困于水苦于水的恶劣生存条件,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拨掉了穷根,造福林州百姓,60年代的县委书记杨贵,成了全县人民的大贵人。</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红旗渠已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立纪念馆,还有红旗渠学院,一批批青少年党员在青年洞前接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这二项充满艰苦卓绝的浩大工程,深感我的笔无法表达心中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记忆的城市也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建立红旗渠纪念馆正是为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这样一种记忆,回溯、瞻仰和坚守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p><p class="ql-block">挂壁公路、红旗渠,如山碑,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p> <p class="ql-block">谢导曾在此导演了好多大片。</p> <p class="ql-block">拍摄挂壁公路全景</p> <p class="ql-block">大爷王姓,是郭亮人女婿,他说他老婆当年19岁,参加凿洞挖路一年多,后嫁给了他。道路开通时,老婆受邀乘座在卡车上。王大爷的岳父当时是生产队干部,负责抓队里农业生产,没有参与造路。参加当年苦战的村民,女的外嫁,男的目前只剩4人还活着。王大爷现在郭亮村开一小铺,房子是小舅子的,小舅子在村口经营民宿。</p> <p class="ql-block">林州5百年来,因旱灾发生数次人相食惨状。</p> <p class="ql-block">凌空习燕,当时试工场景。</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家庭责任承包制的典范。为保证工程质量,以家庭为单位,划分区域,从建造到维修,世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漳水入林,林县与平顺县签订一份协议书,对沿途所涉梯地农民给予了补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