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转载自《咱们村》第2369期</p><p class="ql-block">——曲元栋文学专辑</p> <p class="ql-block">千里情缘 大爱无疆 (第六章)</p><p class="ql-block">播讲:烟柳画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千里情缘 大爱无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校友志愿者协会15年来捐助西部高原山区小学纪实</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曲元栋</p><p class="ql-block"> 播讲:烟柳画桥</p><p class="ql-block"> 音频:银 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六章</span>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情系高原梦牵拉吾尕古稀之年千里送慰问</span></p><p class="ql-block"><b> “不要以为一己之力微不足道,善良与爱心汇聚成河,合力将改变历史。” ——海明威</b></p><p class="ql-block"> 自从附中校友艺术团组建以后,张子彬老师一心扑在艺术团的事业上,几乎成为他退休后的主业了。看得见的,是他经常参加合唱团排练,舞蹈队排练,气排球队活动等,看不见的,是他默默地为艺术团经费、活动场地、“指挥”和“钢伴”四处奔波,解决实际问题。当艺术团与玉树拉吾尕小学牵上红线以后,他的心多半被远隔三千多公里的拉吾尕扯过去了。他常说,我们这些退休后的领导、教师们,虽然工资不算高,但与贫困山区的教师比,还是很高的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就是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我们能做的有意义的事,资助拉吾尕就是最实际的!</p><p class="ql-block"> 以张团长为核心的东北师大附中校友艺术团这些平均年龄在花甲之上的老师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人,有的身体状况还不太好,但是,每每唱起歌来或者谈起拉吾尕小学的事,他们就提起精神了,显然,是从心眼里重视,这是他们的头等大事。</p> <p class="ql-block"> 时间像雨后的彩虹,在风雨的洗礼和阳光的沐浴下缓缓登场,直至把七彩霓裳装扮下的靓美身段完全展示在天地间。人们欣赏的感觉往往意犹未尽时,它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褪去。</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到了震后的2011年。这一年里,附中校友志愿者们一直牵挂着玉树拉吾尕孩子们。他们怎么样了?冬天上课冷不冷?有没有辍学的孩子?尽管捐款按时送给了他们,尽管两地热线电话不断,但长春的这些爷爷奶奶们总是放心不下。</p><p class="ql-block"> 长春——玉树,大约四千公里之远,隔山隔水,却隔不断自愿者爷爷奶奶们牵挂拉吾尕孩子们的心……</p> <p class="ql-block"> 最心急的,要数张子彬团长了。</p><p class="ql-block"> 他深知,靠附中校友艺术团义演以及志愿者协会一年一度的献爱心活动,对经历了大灾大难的拉吾尕小学来说,虽然属于雪中送炭,但仍属于杯水车薪。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他筛选了好多熟悉的老师和学生,有机会就谈玉树,讲拉吾尕的故事。见面谈,电话里也谈。使更多的校友们加入了献爱心的团队中。</p><p class="ql-block"> 雄壮有力的交响曲中也时常会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p><p class="ql-block"> 个别校友之间传话:“遇到张子彬老师给你打电话可别接啊,他现在到处找人捐钱呢!”有些话传到张团长耳朵里,他一笑了之,根本没有阻挡宣传拉吾尕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拉吾尕的故事传到了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学校李颖校长和赵海军书记非常重视,他们在初一年级组织了向玉树藏族小朋友献爱心活动,1700余名初一学生参与其中,捐款达38119元。</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张团长再也坐不住了,不顾自己74岁的高龄和大病初愈的实际,非要亲临海拔四千多米的拉吾尕,去看望那里的老师和孩子们。这也是他与拉吾尕结缘后的一个夙愿。他说,在梦里,已经去过拉吾尕好几次了……</p><p class="ql-block"> 听说他要去拉吾尕,好多人关心地劝他放弃这个想法。70多岁的人,身体状况欠佳,3800多公里的路程,交通不便,四千多米的海拔,高原缺氧,食宿条件就更别提了,能承受得住吗?</p><p class="ql-block"> 可张团长非常执拗,固执己见。就连家人都不得不依着他。</p> <p class="ql-block"> 很快,远赴玉树拉吾尕的五人慰问团组成了,除了张子彬老师,还有校友志愿者徐志辉、李安华、兰戈稚、兰葳。这次慰问,虽属于公事,但所有费用全部自理。张团长斩钉截铁地说:“捐款一分钱不能动,无论谁去,都得自己掏腰包,这是制度!”</p><p class="ql-block"> 可是,即便自己掏钱也还有好多校友志愿者排号,即便远隔千里,高原山区,也还有好多校友志愿者愿意奔赴……爱心是神圣的也是神奇的,他们早已把那些高原红的小脸蛋、那些充满期待的眼神的孩子们当成了自己的孙子、孙女,驻入心里,难以割舍……</p><p class="ql-block"> 8月的最后一天,按季节已是初秋。夏日的暑气渐渐消散,悠闲而舒展的白云把天空映衬得湛蓝而通透。地上,盛夏的墨绿中泛出点点秋的雅黄,秋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慰问团一行五人从长春乘火车出发奔赴西宁。</p><p class="ql-block"> 到达西宁后,才得知地震对玉树公路造成的破坏还没有完全恢复,要去拉吾尕必须乘支线的飞机先飞到玉树,然后再乘汽车才能到达拉吾尕。</p><p class="ql-block">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琢磨,张团长决定,三位女志愿者留在西宁,自己与徐志辉两位男士无论克服多大困难,一定亲赴拉吾尕小学,把捐款一分不少地献给孩子们,圆满完成预定的慰问任务。临行前,兰葳把本想由自己亲自捐赠的一架数码相机交给徐志辉,委托他代为捐赠给拉吾尕小学。</p> <p class="ql-block"> 玉树机场出口处,伊羊及另外几名拉吾尕小学的老师早已等候在那里,准备迎接来自长春的张团长一行。这是他们北京分别后第一次见面。</p><p class="ql-block"> 张团长和徐志辉老师刚刚走出机场出口,伊羊老师他们便迎上前来热情拥抱,“太想你们了!”“我们也很想你们啊!”话音刚落,带着藏族同胞深情厚意的洁白哈达已戴在了张团长和徐志辉身上,那场景,像接待贵客,也像久别的亲人重逢,让人感慨,使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学校这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中。他们把最好的一顶圆形帐篷作为临时“宾馆”接待长春的客人。帐篷前面的土路两侧,是载歌载舞夹道欢迎的孩子们。听说孩子们的恩人来慰问了,老乡们把自家做的好吃的东西纷纷送到帐篷里,他们放下东西就走,不留名不说话,把朴实憨厚的背影留给了远方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 高原的山风夹带着花草树木的清香吹拂着热闹的拉吾尕校园。操场搭上了简易的主席台,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许多学生家长和村(牧)民都问讯赶来参加见面会。</p><p class="ql-block"> 远处依稀可见的皑皑雪山,天空上的蓝天镶嵌着棉絮状的朵朵白云,衬托着开满野花的绿色草原,初秋的高原山区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随着广播里庄严的国歌奏响,台上台下全体起立,四名少先队员擎着国旗自豪地走到旗杆下,庄重地升起国旗。少先队员们行队礼,村民们也被气氛所感染,学者孩子们举手行队礼。那一刻,雄壮有力的国歌在西部高原山区回响,鲜红的国旗与一排排的红领巾相互辉映,在场所有人的胸中升腾起对党对祖国的挚爱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 升罢国旗,孩子们手捧哈达跳起了欢快的迎宾舞,然后为长春的爷爷们再献哈达。台下的牧民朋友们陆续自发地也来献哈达,一时间,张团长和徐志辉两位的脖颈挂满了洁白飘逸的哈达,不停地与村民握手致谢。</p><p class="ql-block"> 伊羊校长和村党支部书记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子彬团长代表长春方面讲话后,提了两点希望:第一,一定要珍惜孩子们的读书机会,家长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让孩子失学;第二,学生们要有理想有志气,好好学习,长大后走出大山,上大学,干大事,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最后,张团长向在坐的村委会领导、全体师生和牧民家长许下诺言:“只要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去县城上中学,去外地读大学,念研究生,如果家里供不起,我们来供,费用我们包了!”</p><p class="ql-block"> 在一片掌声中,不知多少学生和村民又把圣洁的哈达戴在张团长的肩颈上,以至于转头都有些困难了。他心里非常清楚,以目前的捐款数量,如果孩子们将来上中学,读大学的人多了,还真的有些入不敷出。回长春后,要想方设法加大捐助力度,不能让师生和村民们失望,自己也不能失信!</p> <p class="ql-block"> 张团长不是一个人形单影只,他是一个团体的代表和缩影,背后站着的,是东北师大附中校友志愿者协会那些朝夕相处的兄弟姊妹们!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给了他底气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捐助仪式开始了。徐志辉老师代表附中明珠校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并把承载着明珠校区师生情谊的38000多元捐款亲手交给拉吾尕小学的伊羊校长。</p><p class="ql-block"> 接着,张团长和徐志辉老师代表附中校友志愿者协会为学校的教师和孩子们发放补助款和助学金。在师生们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后,村支书,村主任,伊羊校长分别代表村里和学校向志愿者协会和明珠校区赠送了两面锦旗,上面分别写着“大爱三载谱写人间真情” “心手相牵情暖三江”。大会在热烈而欢快的藏族锅庄舞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 锅庄舞是当地藏族传统的民间舞蹈,运动量很大,但无论师生和村民们,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参与其中。在这个浓烈的氛围里,张团长和徐老师也被裹进来,他俩跟在伊羊校长后面一边学一边跳,末了,张团长还为藏族同胞献上两首藏族歌曲。</p><p class="ql-block"> 高原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挂在头顶的天际上,烤散了白云,也把天烤得湛蓝而通透,阳光直射过来,让人真正体验到了那种热情如火但炽热难耐的感觉。结束时,马不停蹄的张团长和徐老师早已大汗淋漓,精疲力尽。</p> <p class="ql-block"> 按行程计划安排,下午,他们参观学校各个角落,到教室听老师们讲课,观看师生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晚上,张团长和徐老师被安排在一个最好的帐篷里休息。按常理,疲劳了一天的两位老人应该很快入眠,可是,张团长躺在帐篷里,怎么也睡不着,闭上眼睛就恶心,头昏脑胀,吸氧喝水都不得缓解……伊羊校长来了,伊羊老公马则等几位老师也来了,大家要连夜送张团长去玉树医院,张团长咬紧牙关,拒绝了大家的要求,他硬是坚持着等到了天亮。</p> <p class="ql-block"> 天亮后经吸氧,身体有所缓解,趁着下午的飞机所余出的上午时间,张团长和徐老师又去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直到下午赶时间才恋恋不舍地奔赴机场。</p><p class="ql-block"> 与玉树的几位老师们道别时,他们都止不住泪流,两天的相处时间,已经结下了深情厚谊,望着彼此,分别的视线收也收不回……(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家小档案</span></p> <p class="ql-block"> 曲元栋,笔名:木东。大学数学专业毕业。曾从事教育工作,后进入政府机关,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和音乐。早期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报告文学、通讯、散文、随笔等70余篇。著有散文集《情似春风意暖人》。近期作品多见于网络平台。</p> <p class="ql-block"> 朗诵:烟柳画桥,吉林桦甸市人,曾在水电一局工作。喜欢大海,喜欢看书和音乐,喜欢一个人独自看风景。</p><p class="ql-block"> 更多作品详见:烟柳画桥朗诵专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鸣 谢</span> </p><p class="ql-block"> 《千里情缘 大爱无疆》系列纪实散文(共15篇)历时近半年时间,于7月末完美收工。在了解情况、收集素材过程中,参阅了我们东北师大附中校友志愿者协会的内部资料《紫丁香伴美格桑花》一书及《托起明天的太阳》画册。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校友的支持。特别是张子彬老师,栗强老师在百忙中帮助审定,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对此,表示诚挚的衷心的谢意。对林进老师、尹春芙老师、刘作礼老师、徐志辉老师、罗力老师、贾志坚老师等一并致谢。没有这些老师素材的支撑,此篇系列纪实作品就不会这样顺利得以完成。</p><p class="ql-block"> 愿附中精神世代相传,愿附中校友志愿者协会的爱心善举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新转载202309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