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赴太原,心境不同。9月4日晚18:00,Z196次列车缓缓驶出上海车站,向着华北重镇太原飞驰而去。秋高气爽,特快列车在夜色中呼啸北上,次日晨光初照,列车缓缓驶入太原车站。</p> <p class="ql-block"> 屈指数来,已是第三次来到太原,每一次赴晋,都有不同的感观及感受。 太原古称“晋阳”,是一座有着2500年岁月的古城,历史上曾是赵国、前秦、北汉三个政权的都城,北齐、唐朝、武周、后唐、后晋、后汉六个政权的陪都,故有"九朝古都"的美誉。 太原也曾叫北京,称“北都”,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合称“天王三京”,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多个朝代“龙兴之地”。</p> <p class="ql-block"> 广场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地标。太原五一广场位于迎泽大街,它始建于1951年,经过改造的五一广场于2021年9月重新开放,改造后的广场面貌焕然一新,面积进一步扩大,绿化和道路也有较大增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一广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结合历史资料修复的“首义门”及城楼上“锦绣太原”的牌匾,该建筑代表着太原打响了辛亥革命在华北地区的第一枪,它是太原城市精神象征和城市灵魂,也是文化太原、英雄太原的载体,更是活力太原、美丽太原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迎泽公园是太原市的精品公园,公园比邻五一广场,面积达63.287公顷,其中湖水面积20公顷,水域面积占公园面积的1/3,这在缺水的北方城市实属不易。公园于1957年6月1日建成开放,2016年开始改造提升,2018年全面完工开放。公园注重生态环境打造,绿茵丛中花相映,曲径通幽景无限,仿古建筑熠生辉,明清风貌处处现。</p> <p class="ql-block"> 漫步迎泽公园,一座青石七孔桥将迎泽湖面分成南、北两部分,公园结合传统山水园林格局,运用古典元素和传统造园手法,兼顾景观风格、传统文化和市民游园需求,形成一个鲜活又富有记忆感的城市公园。</p> <p class="ql-block"> 园内湖泊、丘陵、密林、假山、喷泉相互交映,小桥、长廊、</p><p class="ql-block">亭榭等仿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形成藏经映雪、迎泽沁香、长廊烟霁、南湖醉春、霜叶秋实等园林景观。如此一座品格高雅、环境优美的公园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也是屈指可数。</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是在山西督军府旧址上建立的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为一体的人文历史博物馆。建国以来,山西省政府一直在此办公,2017年9月,山西省政府从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大局考虑外迁搬出,将此改建为“晋商博物院”,经过修建和修复,2020年12月晋商博物院对外试开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集收藏、展览、议事、接待、外联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展示内容以晋商历史以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为主。院内收藏有与晋商历史相关的账册、器物、汇票、地契、钱币等各类物品。御书楼藏有从明清到民国出版的古籍善本1.2万余册,近4万卷。</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内建筑极具有历史价值。现存的建筑中西结合,时间跨度为清、民国至新中国,以中轴线核心建筑为主体,分东西两路并列,总体格局完好。中路建筑由大门、工字楼、仪门、渊谊堂、内署院、御书楼、梅山,组成核心轴线。</p> <p class="ql-block"> 院内西花园以园林建筑景观为基础,展示山西推光漆、堆锦、泥皮壁画、版画等传统工艺,打造集唐、宋、元、明、清、民国各朝代建筑于一园的游览服务区。唐园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宋园建筑纤巧秀丽、注重装饰;明园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细,形成一个开放式的休闲体验园区。</p> <p class="ql-block"> 晋商博物院全方位再现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凝聚而成“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精神之道,晋商精神是晋商以商制胜的秘笈和法宝,也是晋商之魂。</p> <p class="ql-block"> 走进晋商博物院,从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展品中,既能看懂晋商精神对晋商形成与发展所起的引领、推动、淳化和升华作用,也能理解晋商精神为中国商业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更能感知晋商精神是一笔财富、一块丰碑、一座灯塔,是代代晋商砥砺前行、以商报国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山西饭店位于五一广场的西北侧,是一家百年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店。山西饭店前身是1914年由阎锡山倡议并筹资兴建的“自省堂”,晚清变法领袖康有为题写匾额,是当时党政要员、社会贤达在晋的下榻首选,周恩来、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徐志摩、泰戈尔等中外名人曾于此驻足。建国以来,先后接待过朝鲜友好代表团、苏联专家等国际友人。1956年,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对河本大作等多名日本战犯举行审判。建国后,先后取名为人民大礼堂,省政府第三招待所、文颖饭店,1985年,经过大规模扩建,更名为“山西饭店”,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亲笔题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别太原,口岸老友在山西饭店福晋楼饯行。 山西饭店建筑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三晋艺术风采的主题文化。之前两次曾来太原,但只观其外貌,未身临其境,今日终得一览真容,其高雅古朴风貌印象至深。</p> <p class="ql-block"> 山西饭店周边环境优美。东临佛教名刹崇善寺,儒学圣地文庙,西接名帖云集的崇德庐碑刻,怀德铭贤的中共太原支部旧址,南伴“腾蛟起凤”的起凤街,仙风道韵的纯阳宫,北傍“巽水烟波”的文瀛湖;“万方安和”的万字楼,周边万寿宫、状元桥、圣母院、中山堂、琉璃塔、山西大学堂旧址等名胜汇聚,与商业黄金街柳巷和现代商业区铜锣湾广场咫尺相邻。来到太原,选择了山西饭店,选择的就是品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原之行,时间虽短,但印象至深。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太原注重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巨资治理汾河水系,全长43公里的太原汾河流域景区风光旖旎,一个集休闲、旅游、健身、观光于一体的清水绿岸的生态长廊、鱼翔浅底的景观长廊已展示世人面前。今天的太原,天蓝了,水清了,山绿了,城美了!</p> <p class="ql-block"> 太原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三晋历史文化在山西博物院、山西煤炭博物馆、山西晋商博物院、山西体育博物馆等文化历史场所不断弘扬。一座有着清水长流的城市,一座有着历史内涵的城市,才会充满希望与活力,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太原正在这条正确的轨道上阔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