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幼儿姓名:霖霖</p><p class="ql-block">幼儿班级:小一班</p><p class="ql-block">幼儿年龄:4周岁</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建构区</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柏晓彤</p> 第一次建构:长方体积木垒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区域游戏时,霖霖来到了建构区,选择长方体积木进行垒高,在垒高过程中,他的两只手分别扶住上、下两块积木,搭到第四块积木时,霖霖松手,积木倒塌,霖霖没有表情和情绪表现,又开始去拿其他的积木。</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搭建:长方体➕正方体积木架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霖霖又拿来了两块正方体积木,现在地上分别平行落好了3块积木,又把正方体积木分别落在两块积木中间,第一块成功放好,第二块也成功放好,霖霖又在3块长方体积木旁边放了一根长方体积木,再次摆放正方体积木时,霖霖的手碰到了其他积木,霖霖放下手里的长方体积木,又拿起了正方体积木进行垒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次搭建: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垒高
霖霖捡起了地上的4块正方体积木落在一起,拿起旁边的两块长方体积木落在上面,又去柜子里拿起一块正方体积木落在长方体上方,然后两块长方体积木倒塌,霖霖没有语言、表情和情绪表现,转身来到柜子里拿出3块积木,继续垒高,再次转身从柜子里拿出来更多的正方体积木,继续垒高。放了19块正方体积木,又拿起一个圆柱体落在上面,又拿起两块正方体积木落上去。然后积木倒塌,霖霖没有说话,拿起地上的积木,重新搭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九次搭建: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再次垒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积木一次又一次倒塌,霖霖重复搭建,现在是霖霖的第九次尝试,霖霖在搭好正方体后,放上来一个长方体,积木再次倒塌,霖霖捡起旁边的圆柱体,放在上面,又放上一个三角形,发现积木开始摇晃,右手拿起三角形,左手拿起圆柱体,等到下面积木不晃了,又把圆柱体积木重新放上去,接着放上了三角形,看着积木,没有倒,就说了一句:“这样完成了。”又和旁边小朋友说到:“你看看我的。搭的好高。12345678910”又接着说:“他搭的好矮,我搭高。”</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话:</p><p class="ql-block">1.霖霖小朋友在建构区呆了50分钟左右,全程不停的在运用积木进行搭建,在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地、持续性的兴趣,这根据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持续特点来分析,霖霖的专注力发展是比较超前的。</p><p class="ql-block">2.小班幼儿刚入园,正处于独自游戏后期和平行游戏前期阶段,所以霖霖在搭建过程中,并没有与旁边的几位小朋友发生过多的互动,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搭建过程。</p><p class="ql-block">2.在搭建过程中,霖霖的积木倒塌次数是9次,但是失败以后霖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负面的情绪,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霖霖的情绪是比较稳定的,很少因为一点小事哭闹不止。</p><p class="ql-block">3.霖霖第一次搭建选择了独一种的细长方体积木垒高,失败以后,有增加了正方体积木进行垒高,后来又换了一种方式,只运用正方体进行垒高,后来又增加了圆柱体将高度再次提高,不断的改变垒高方式和结合其他材料,整个过程都是在思考,并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建构经验。</p><p class="ql-block">4.在第四次重复搭建时,霖霖由一个一个拿积木的方法变成了4个积木叠落在一起,然后通过双手配合抓握单元积木,再进行平稳转动调整方向,再落到其他积木上方,从这个行为可以看出霖霖较高的手部力量和手眼、肢体的协调性。</p><p class="ql-block">5.当第九次尝试后,霖霖成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高度,这时霖霖向身边的小朋友说道:“这样就完成了,你看看我搭的,好高。”并进行10以内的数数开始统计自己的成果。从以上行为中可以看到幼儿在社会领域中“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对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p><p class="ql-block">下一步支持:</p><p class="ql-block">1.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能在一个区域中,呆50分钟,重复性的游戏,非常难得,教师首先要对幼儿的专注性和成功的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鼓励幼儿对建构活动保持持续的热情。</p><p class="ql-block">2. 小班幼儿的游戏交往水平有待教师积极引导,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作为共同游戏者,逐步引导幼儿与一起游戏,共同分享材料,与同伴交流,进行初步的合作行为。</p><p class="ql-block">3. 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拍下照片和视频,引导霖霖根据照片,表征记录自己的游戏,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搭建过程,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4.向幼儿介绍所有积木的名称,引导幼儿掌握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名词,初步了解半圆形、拱形等名词,并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大胆的将各种形状的积木,混合搭建。</p><p class="ql-block">5.在建构区投放更多的低结构材料,如:玉米棒、奶粉罐、纸杯、小纸箱等材料,支持幼儿更有创造性的搭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