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芬芬</p><p class="ql-block">图/自拍及网络</p> <p class="ql-block"> 第二故乡黑龙江梧桐河农场,曾是我挥洒汗水,魂牵梦绕,青春萌发之地,虽然离开哪里已整整48年了,但哪里的一草一木是那么的亲切,因为哪里的水土曾养育过我,看到今年农场水稻长努喜人,一望无际的稻田,又是一个丰收年…</p><p class="ql-block"> 农场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因为梧桐河地处三江平原,过去被称为鱼米之乡,种水稻是最好的选择,那时的二分场,我们下乡的地方一直就是种水稻的。因地理位置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包围着,土地肥沃,三江汇合的水资源是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宝藏,这是一块多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我们自己种的水稻,除了交公粮,就是供自己吃,但由于当时农场亏损严重,我们一个月只能吃上2次大米饭,其他就是五谷杂粮了,如窝窝头,高梁米饭,大楂子饭,还有玉米粥,馒头算是细粮了…</p><p class="ql-block"> 而这个(香糯的梧桐大米饭)吃起来真的让人回味无穷,也许是水土的关系这里的有机大米饭上面还带有一层香喷喷的油呢…</p> <p class="ql-block"> 2019年7月,当我们42人一行重返第二故乡的哪一刻,看到农场的巨变惊呆了,过去种水稻:播种,靠人工。打农药,施化肥,靠人力。收割时人们用大镰刀一把一把地割。割好后,捆邦起来堆在稻田里。等干透后,再用拖拉机拉到脱谷场。再由人力和脱粒机的结合,把它脱粒成谷子装进麻袋…</p><p class="ql-block"> 而如今这一道道繁琐的工序,都由机械化来代替了,如播种机,插抰机,除虫有(绿色农业)在田里自动完成。收割机,脱谷机应有尽有,碾米机一整套设备从谷子进去到出大米全自动化。 现在梧桐河的有机大米,不但自供有余,闻名全国,且成了出口基地。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真的让人感到欣慰和自豪,在此为我的第二故乡点赞了!👍👍👍</p> <p class="ql-block">芬芬原创于2023年9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