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巧妙地赞美别人和巧妙地回复别人赞美,是社交必备技能。巧妙赞美别人,我们在上一节中已讲过。而我们本节要讲到的巧妙回复别人赞美的公式,共分为两个部分:基本原则+魅力回复技巧。
</p><p class="ql-block"> 一、基本原则
</p><p class="ql-block"> (一)及时回复原则。
</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听到对方夸赞自己后没有根据对方的赞美及时给予回复;也有很多人想回复却不知道如何回复,因而采取了沉默的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对方感觉我们傲慢,不利于人际交往。因此当我们面对别人赞美的时候,应该给予及时的回复。
</p><p class="ql-block"> (二)正确区分原则。
</p><p class="ql-block"> 别人对我们的赞美,按照性质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发自内心的赞美,第二类是社交客套的赞美,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意义的赞美。对于前两类赞美,我们可以使用魅力回复技巧。对于具有讽刺意义的赞美的回复,我们可以采用应对别人故意刁难的公式来解决。
</p><p class="ql-block">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p><p class="ql-block">在具体使用回复技巧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定。面对相同一句话的赞美,领导和下属的回复内容也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四)回复预答原则。</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料定对方会赞美我们时,我们完全可以提前想好回复的话语。这样我们在回复对方时,会显得更加自信。比如你最近刚提了一款新车,那么当别人看见后,必然会依据车对你进行赞美。针对这种情况,你如果提前想好回复话语,那么回复对方时自然会变得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二、魅力回复技巧</p><p class="ql-block"> (一)直接说出感谢词回复对方。</p><p class="ql-block"> 比如谢谢、谢谢你的赞美、谢谢你的认可等。这种方式一般在陌生人或不熟的人赞美我们时使用。如果对方的赞美带有贬义,而且你不想使用应对别人故刁难的方法,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这么回复。
</p><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国人一直讲究谦虚,因此在面对赞美时,会本能地进行否定。这样往往会出现尬聊,同时也会降低我们的魅力。
</p><p class="ql-block"> 例如:
</p><p class="ql-block"> A说:“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真漂亮!”
</p><p class="ql-block"> B回复:“你别说了,我买的时候,被卖衣服的给忽悠了,我现在都想去退了。”
</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回复,其实也在说夸赞你的人审美有问题。
</p><p class="ql-block"> B在回复时,本意是想谦虚,但没有达到谦虚的效果,还无意中表达了A的审美有问题的意思。这样的回复让A根本没办法再接话,很容易出现尴尬。</p><p class="ql-block">(二)谦虚词/感谢词+转移重点。</p><p class="ql-block"> 当关系不太熟的人赞美我们时,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技巧回复。</p><p class="ql-block"> 常用的谦虚词:哪里哪里、不敢不敢、你客气了、哪有哪有、愧不敢当、谬赞了等。</p><p class="ql-block"> 关于转移重点,在回复别人赞美时,我们常用的有四个:</p><p class="ql-block"> 1.转移到相关的他人。</p><p class="ql-block"> 例如:有人夸你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好,你可以这么说:“哪有哪有,这都是我们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回复中,“哪有哪有”属于谦虚词/感谢词。而后面提到的我们的团队就是属于和这项工作相关的人。</p><p class="ql-block"> 2.感谢相关的人。</p><p class="ql-block"> 上面的例子也可以这么回复:谢谢,这次多亏了我们部门小明的帮助,我得好好地感谢他。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回复中,“谢谢”属于谦虚词/感谢词。而后面提到小明就属于感谢相关的人,缘由就是对方的帮助。
</p><p class="ql-block"> 3.转移到客观环境。
</p><p class="ql-block"> 很多父母在面对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懂事、聪明、可爱的时候,会采取错误的回答,比如,哎,你是没有看到他在家里的时候,总是调皮,不听话。如果你这么回复的时候,孩子不在场,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对方夸赞的时候,孩子往往都会在现场。如果孩子在家确实比较调皮,那么孩子听完你的回复后,估计以后会更加调皮。如果你的孩子在家非常乖巧听话,你说完后如果没有及时和孩子解释,那么你的回复必然会给孩子错误的引导。
</p><p class="ql-block">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回复对方的夸赞,才会既得体又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呢?
</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这么回答:哪里哪里,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小孩都比较聪明。小明,快谢谢阿姨。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小孩都比较聪明。
</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回复前半句使用的是谦虚词;第二个回复前半句使用的是感谢词。后半句内容都是相同的,把小孩聪明的原因归结为客观环境:生活条件提高了。
</p><p class="ql-block"> 4.转移到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上面。
</p><p class="ql-block"> 例如:有人夸你非常勤奋。你可以这么回复:“哪里哪里,我这个人比较笨,因此勤快点,勤能补拙嘛。”这个回复中,“哪里哪里”属于谦虚词/感谢词。后半句把勤奋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笨,属于转移到具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上面。
</p><p class="ql-block"> (三)谦虚词/感谢词+固定句子。</p><p class="ql-block">这个技巧经常在回复不太熟的人的时候使用。固定句子,指我们回复对方夸赞的常用回复语,比如你过奖了,这次运气好等。</p><p class="ql-block"> 例如:对方夸你:“公司成立时间这么短就上市了,前途无量啊。”你可以回复:“哪里哪里,你过奖了。”也可以回复:“谢谢,这次运气好。”</p><p class="ql-block"> (四)谦虚词/感谢词+向你学习/多多指导。</p><p class="ql-block"> 这个技巧一般在回复领导或长辈的赞美时使用。</p><p class="ql-block"> 例如:谢谢刘总的认可,以后还需要向您多多学习。</p><p class="ql-block"> (五)接受+回赞对方。</p><p class="ql-block"> 1.接受。</p><p class="ql-block"> 使用时有两种用法:</p><p class="ql-block">(1)显性。使用谦虚词/感谢词,一般用来回复关系不太熟的人。</p><p class="ql-block"> (2)隐性。直接去掉接受这个部分,一般用来回复关系比较熟的人。</p><p class="ql-block"> 2.回赞对方。</p><p class="ql-block"> 回赞对方包括两个切入点:</p><p class="ql-block"> (1)万能回复语。</p><p class="ql-block"> 由于夸赞的话语是对方说的,因此我们直接回赞对方的口才好即可。如果关系不太熟,可以使用显性的接受+万能回复语。比如,谢谢,你真会说。再比如,哪里哪里,你的口才太好了。如果关系比较熟,可以使用隐性的接受+万能回复语。比如:你太会说了,我太喜欢听你说话了。</p><p class="ql-block"> (2)上升到对方对某类东西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这里面的某类东西,一般指的是对方夸赞我们具体内容的共性分类。比如对方夸赞你刚买的法拉利,那么共性分类就是车。
</p><p class="ql-block"> 例如:你刚提了一辆法拉利。对方说:“这辆车太帅了。”如果关系不太熟,采用显性的接受+上升到对方对某类东西的研究。比如,谢谢,看来你对车非常有研究。
</p><p class="ql-block"> 如果关系比较熟,采用隐性的接受+上升到对方对某类东西的研究。比如,看来你对车非常有研究啊。
</p><p class="ql-block"> (六)接受+适当谦虚。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技巧中,接受主要用在对关系不太熟的人的回复上。适当谦虚有两个切入点:说自己应该做和说自己还有不足。
</p><p class="ql-block"> 例如:不敢不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您客气了,我还有很多不足。(七)接受+进一步的认可+我方状态。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接受也是用来回复关系不太熟的人。进一步认可,指的是进一步确认对方的赞美。我方状态,主要指能描述我们此刻状态的积极词汇。比如高兴、开心、幸福、幸运、满足等。
</p><p class="ql-block"> 例如:谢谢,能得到你的称赞,我太幸福了。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回复中,“谢谢”属于接受中显性的感谢词;“能得到你的称赞”属于进一步的认可;“我太幸福了”属于我方状态。
</p><p class="ql-block"> (八)调侃回复对方。
</p><p class="ql-block"> 这个技巧一般用来回复关系特别熟的人,不包括领导或长辈,但是如果领导或长辈是喜欢开玩笑的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回复。调侃回复对方的关键就是五线三点法,关于五线三点法,我们已经详细讲过,不再赘述。
</p><p class="ql-block"> 例如:
</p><p class="ql-block"> 1.有人夸赞你孩子聪明、可爱,你回复:“你也不看看他爸爸是谁。”
</p><p class="ql-block"> 2.有人夸你穿的衣服好看。你回复:“我就喜欢和有审美眼光的人做朋友。”
</p><p class="ql-block"> 3.有人夸你漂亮或帅。你回复:“因为我读书多。”
</p><p class="ql-block"> 4.有人夸你年轻有为。你回复:“哎呀,你怎么净说实话。”
</p><p class="ql-block"> 5.有人夸你努力。你回复:“低调低调,再说一遍。”
</p><p class="ql-block"> (九)肢体回复。
</p><p class="ql-block"> 这个技巧一般用在回复关系特别亲密的人,比如夫妻、情侣、父母和孩子等。肢体回复,如亲吻对方的额头,拥抱对方,抚摸对方等。比如,当孩子称赞你的时候,你可以亲孩子的脸颊作为回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