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在心间——记图云关抗战救护总队后裔聚

朱宇

<p class="ql-block">2023-09-07</p><p class="ql-block">9月初的贵阳,天高云淡,秋爽宜人。</p><p class="ql-block">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迎来了一波与图云关渊源颇深的人!原本计划在纪念馆落成的开馆仪式上就要相见的一群人,心心念念的期盼被疫情推迟了。在杨永楦副主席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今天终于见面啦!原来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当年红十字救护总队和卫训所的后裔们。</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此地学习和工作过的人有好几千呢,现在找回来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抗战救护旗手林可胜屹立在图云关,一定会有更多的后人和追随者来到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拉着第一次见面的江丹立妹妹,梅子姐还要忙着问候杨永楦妹妹,真是不亦乐乎呢</p> <p class="ql-block">  从宁夏远道而来的80岁的梅子姐,看到了4年多未见的小文子,热烈地拥抱起来。梅子姐口里的小文子和她的小儿子同龄</p> <p class="ql-block">耐心等待志愿者小朋友查询签到名单</p><p class="ql-block">“你慢慢找,不急哦”来自北京的邓东莲女士微笑着说。</p> <p class="ql-block">汤章城(左,上海):老哥哥你好啊!</p><p class="ql-block">刘祺宝(右,北京):汤小弟你好啊!</p><p class="ql-block">原来汤章城的哥哥在驻德使馆工作过,与刘祺宝是老同事呢。</p> <p class="ql-block">她们非常惊喜地说:你就是天下第一啊?!😁</p><p class="ql-block">刘天一是朱联贵的发小,也是其父朱伯旭伯伯的忘年交。他为图云关故事创作了许多钢笔画,集结成册,杨主席称之为“小白书”,也把它们做为伴手礼送给了许许多多对图云关历史有进一步了解愿望的人。</p> <p class="ql-block">来自南京的曾松涛的后人曾立平与上海来的刘天一严肃地探讨历史</p> <p class="ql-block">杨永楦副主席终于见到了姬庸男和秦之芳的后裔代表——姬大同夫妇。有多少感慨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来自银川的梅子姐:天一阿弟,你来啦</p><p class="ql-block">来自上海的刘天一:梅子姐,我来啦!</p><p class="ql-block">离开上海几十年的梅子姐有机会复习一下下上海话了</p> <p class="ql-block">穿红衣服的是江诲鸣和王宝珊的女儿,来自安徽的江丹立。这是她今年第二次来图云关了,与来自绍兴的陈志利喜相逢。</p> <p class="ql-block">  今年第二次再上图云关的汤章城和洪慕祁夫妇俩(图片中间俩人)。洪老师的父亲洪伦元也曾在图云关救护队工作过。 图云关缘分延续到了第二代,难得哦!</p><p class="ql-block">他们五家在替父辈圆一个同学会的梦呢</p><p class="ql-block">左起周大念,江丹立,洪慕祁,汤章城,袁晓妹 ,周大中</p><p class="ql-block">大念和大中是兄弟俩。</p> <p class="ql-block">有幸见到了神交已久的琳达老师和她的先生</p> <p class="ql-block">准备祭拜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深深的一鞠躬,代表着真诚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聆听高田宜女士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来自英国的高田宜,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0多岁的美好年华🌹</p> <p class="ql-block">在听纪念馆的讲解员介绍这个国际援华工作者人名碑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认真研读抗战时期的国际援华工作者纪念碑上的名录</p> <p class="ql-block">来自北京的张亦燕和她心爱的杨姐姐留影。她爸爸是张世恩,被尊称为新中国的吉普车之父,妈妈叫伍俊。</p> <p class="ql-block">汤章城在给来自遵义的李性刚介绍胜利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做为目前能找到的唯一的伤员代表李志敏</p><p class="ql-block">的后裔,李性刚先生在给省旅游规划院的</p><p class="ql-block">成院长介绍马来亚楼的修复情况,当时在</p><p class="ql-block">场的还有自上海的汤章城先生,贵州省政</p><p class="ql-block">等研密室的小班</p> <p class="ql-block">南明区文旅局正在修复马来亚楼 ,这个是当年救护总队的原址上仅存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p><p class="ql-block">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朱志均和张怀瑾的小孙女被墙上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住了</p> <p class="ql-block">永远温暖而慈祥的林可胜在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回来啦!😊</p><p class="ql-block"> 这尊铜像是台湾国防医科大学世界校友会捐赠的,2019年8月由台湾国防医科大学的退休教授,也是林可胜的忠实追随者,何邦立先生携夫人汪忠甲女士一起专程从台湾送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一个热心介绍,一个用心聆听。</p><p class="ql-block">这哪像初次见面的人呢?</p><p class="ql-block">孙怀典的儿子陈渝生,来自上海,他在愉快地听杨主席讲那图片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想说的话太多太多……</p> <p class="ql-block">一个认真说,一个用心倾听。</p><p class="ql-block">虽是初见,却胜似故交。</p><p class="ql-block">来自绍兴的陈志利(陈宗芳的儿子)在给刘祺宝分享他的所见所闻,他非常热心,一路关照着刘祺宝大哥。</p> <p class="ql-block">看看延伸阅读视频里有什么?</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后裔们心灵的家园,当年的抗战救护中心的实景还原沙盘。</p><p class="ql-block">这个沙盘凝聚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观看后裔们捐赠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来自成都的樊开淑在拍摄爸爸樊哲松用过的医药箱</p> <p class="ql-block">曾立平和曾亚平兄妹俩在大合影中寻找爸爸和妈妈。</p><p class="ql-block">他们9月初才听贵阳的宗亲说有这么一场聚会,就果断的定下了6号从南京到贵阳的机票,那时,后裔群的兄妹们他们一个都不认识,更没有见过面。</p><p class="ql-block">千里奔赴,只为这份先辈们的爱</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王锡周的三个孙女也替爷爷,外公来看林可胜了,来感谢纪念馆的推动者,杨永楦副主席。🌹🌹🌹</p><p class="ql-block">自左往右潘秋立,潘春明,杨永楦,王晶</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纪念馆后,就在胜利大合影的画布上留下自己庄重的签名</p><p class="ql-block">这块签名布还是刘天一和朱联贵在上海专门为这次聚会设计并制作好,千里迢迢带过来的。</p><p class="ql-block">情深义重</p> <p class="ql-block">  汤蠡舟总队长的儿子汤章城先生和来自湖南的刘新民刘希虎父子俩在其父亲在任时带头集资修建的殉难员工的纪念碑前合影,他们都为确认碑上的文字做过认真的研讨与求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这个碑属于复制版</span></p> <p class="ql-block">梅子姐见到了她最想感谢的人:杨永楦副主席和她的先生王哥</p><p class="ql-block">这次民间自发聚会的组织者杨副主席劳心费力,联系后裔,邀请各相关部门的领导,还有爱心人士,聚会流程……都在亲力亲为。不愧是后裔们热爱的领头杨。</p> <p class="ql-block">成竹在胸的文金伟摄影师口里喊着:都看这里,都看这里 !同时按下快门,留下后裔们的胜利会师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正在拍摄新的胜利大合影的摄影师们</p> <p class="ql-block">这次聚会中人数最多的家族,朱志均和张怀瑾的女儿朱黔云(1943年出生在图云关,大家也叫她梅子姐)带着弟弟弟媳和妹妹,和他们的孩子们从银川赶过来奔赴一场心愿之约,还有来自山西太原的长孙女(婿)一共8口,相聚在胜利大合影前。</p><p class="ql-block">右一来自上海的梅子姐口里的天一阿弟,左四是来自上海的家门联贵阿弟,是1948年出生在图云关的,带着完好无损的出生证明,因此他很乐意被杨主席称为图云关之子。</p> <p class="ql-block">也是这次聚会中人数并列第一的家族:</p><p class="ql-block">刘恭人的子孙们在刘新民的带领下,姐姐弟弟和第三代共8个人激动地从湖南长沙赶了过来。虽然照片里只有6个人</p><p class="ql-block">有俩人也许还在纪念馆里流连吧</p> <p class="ql-block">杨永楦家姐弟仨带着家属在胜利大合影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来自昆明的高德敏要和重要的聚会组织者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们也要在这难得的聚会中留下纪念。</p><p class="ql-block">你猜是哪个?😘</p> <p class="ql-block">寻先辈足迹,扬仁爱精神</p><p class="ql-block">这枚聚会徽章就是刘天一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下午在贵阳市红会,市民革领导们的关心下,组织了一场后裔座谈会。</p><p class="ql-block">杨永楦在逐一介绍参会的嘉宾和后裔代表。</p> <p class="ql-block">聚会的重磅彩蛋!</p><p class="ql-block">因为台风的原因,9月6号厦门的航班全停了。周萼周菡姐妹俩只能是万分不舍的退掉机票,对这次聚会也只能是道一声惋惜。</p><p class="ql-block"> 没曾想7号早上姐姐周萼看到台风走了,就吵着闹着要去贵阳图云关参加后裔聚会,家人都担心她年龄太大,身体也不好,生怕她受不了这样的快速旅行。</p><p class="ql-block"> 可是她坚决的态度让家人只能妥协。竟然在下午的座谈会开始前赶到了会场🤟👏🏻🌹真爱无惧</p><p class="ql-block"> 人逢喜事精神爽</p><p class="ql-block">86岁的周萼老师平常都宅家,当天从厦门赶到贵阳就直接奔赴聚会现场,却没有半点疲惫感。家里人为她担心,怕她受累。第二天就飞回了厦门鼓浪屿,却仍然精神饱满。</p> <p class="ql-block">爸爸!</p><p class="ql-block">86岁的周萼老师深情地凝望着群英图中周寿恺先生的照片。她曾经跟着父母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图云关生活了七年,却是一个幸福女儿。</p> <p class="ql-block">来自心底的喜悦</p><p class="ql-block">杨锡寿的小儿子杨继望见到周菡老师就像看到了亲姐姐一般。</p><p class="ql-block">后面有个小朋友说他是蹭合影的😜</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哦”</p><p class="ql-block">说者有意,听者也有心❤️</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座谈会,济济一堂</p> <p class="ql-block">林吟老师在给天一大哥面授机宜吗?🤓</p> <p class="ql-block">原驻柏林办事处的邓东莲老师代替她先生,原驻德使馆的参赞刘祺宝先生发言,(因为刘先生的眼睛不好)讲述他们与抗战时期的援华医生白乐夫和孟威廉的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他们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了德国。</p> <p class="ql-block">来自上海的朱联贵在分享朱家四杰参加抗战救护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袁松人的女儿,袁晓妹,动容地分享着父母的故事,想着以后可以带着家人们来图云关祭拜父母,心灵有了安放之地,触动了后辈们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杨永楦副主席在发布一个重要的新资讯:</p><p class="ql-block">厦门的大梁在研读周寿恺的日记时,发现了林可胜到过延安见到过毛主席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聚会的华章</p><p class="ql-block">杨锡寿颇有才情的二女儿杨依群写出了一首歌唱图云关抗日救护队的歌词,她的好朋友肖达是贵阳学院音乐系的退休教授,为词谱曲,配器,邀请贵阳的男高音歌唱家吴险峰做为原唱,刘念录音,缩混 ,贵阳市音协乐团演奏,这个作品的完成就一周时间。后裔们听了后都觉得这首大气磅礴的作品唱出了他们心中的图云关 ,贵阳音协的主席刘念在聚会当天就将作品发布在贵阳文艺网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为合作愉快留影。</p><p class="ql-block"> 左一是贵阳学院的林吟老师,她是《血与火中穿行》的作者,也是纪念馆展陈内容的专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穿绿衣的女士就是上海亿信天成展陈装修公司的老总,张霞。受杨主席之邀,她专程从上海赶来聚会现场。看到自己公司的作品受到后裔们的赞赏,她也非常欣慰。</p> <p class="ql-block">图云关故事的三个关键人物又会面啦!</p><p class="ql-block">左边是李守明先生,他是贵阳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右边就是来自厦门的周菡老师,2005年周老师在贵阳寻找其父亲当年在贵阳的资料时,通过李守明先生认识了她父亲的学生杨锡寿的女儿,杨永楦。</p><p class="ql-block">图云关纪念馆的故事就此埋下了种子</p> <p class="ql-block">聚会结束后后裔们领到了一份精心的礼品:李性刚先生才出品的大作《国殇》系列的第十一部《抗战时期的红十字医疗救护》,以珍贵的史料详尽展现抗战时期红十字医疗救护的全景。</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枚刘天一精心设计的聚会徽章💖</p> <p class="ql-block">“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好时光总是那么短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匆匆一聚,才打了开话匣子,内心带着对聚会组织者和积极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们的由衷感谢,恋恋不舍地又将天各一方。好在我们身处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后裔微信群缩短了空间距离,大家可以随时分享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延续父辈友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真正体会到了天涯若比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时此刻,林可胜的在天之灵一定感受到了如他所愿和平而日益强盛的祖国,他的仁爱精神和医学财富已经福泽华夏儿女。❤️❤️❤️🌹🌹🌹</span></p> <p class="ql-block">补记</p><p class="ql-block">聚会当天负责签到,购买并分发鲜花,发放后裔们的纪念品,在众多的志愿者中恬静的小马静踏踏实实地做着这些琐碎而必不可少的工作,胖胖的何正涛活跃在下午聚会的串场上,张弛有度,温暖贴切……</p><p class="ql-block">完美的聚会怎少得了他们忙碌的身影。</p><p class="ql-block">今天有机会再次遇到他们俩,就补录一张合影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