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编:<b>内咸</b></p><p class="ql-block">副主编:<b>方远、白丰</b></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b>贾晓燕、李丽菊、姜俊兰、张瑞霞、杨林霞、孟慧生、张宇春、李福林、李永安、任晓东</b></p><p class="ql-block">摄影:<b>王顺义、皇甫耀惠(部分图片来源于托县摄协)</b></p><p class="ql-block">美编:<b>杨生力、丁海军,白吉厚</b></p> <p class="ql-block"><b>癸卯双节相连有感</b></p><p class="ql-block"> 文/栋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秋国庆俩相牵,亚运丰收喜事连。</p><p class="ql-block">丹叶羞红金稻里,清风凉爽桂宫间。</p><p class="ql-block">琴心琥珀光明月,画意葡萄碧海天。</p><p class="ql-block">无酒怎舒畅快夜,有钱难买幸福年。</p><p class="ql-block">古人难见今时月,今月曾滑桑海田。</p><p class="ql-block">冷眼营营邪恶丑,温馨满满烈忠贤。</p><p class="ql-block">红榴滚滚超前涌,宝鉴圆圆照大千。</p><p class="ql-block">美酒香茗歌浪漫,青莲玉兔舞蹁跹。</p><p class="ql-block">致君尧舜接仙气,猎猎旌旗扫鬼烟。</p><p class="ql-block">纵然国际风云变,咱自安然咱自欢 。</p><p class="ql-block">不是国强民又富,何来你我乐还安。</p><p class="ql-block">居安莫忘狼烟史,落后唯唯无主权。</p><p class="ql-block">知耻更当争奋进,强强大大赛神仙。</p><p class="ql-block">冰心但愿人长久,执子惟情共婵娟。</p><p class="ql-block">梦里依稀访李杜,千年一越敢划拳。</p><p class="ql-block">管他南北东西酒,我也风流醉百篇。</p><p class="ql-block">墨笔勤耕颠上下,玉壶豪饮倒坤乾。</p><p class="ql-block">天才不是天生下,逝水如年不等闲。</p><p class="ql-block">今时好乘鲲鹏月,正赶神州逐梦圆。</p><p class="ql-block">辛苦诗田磨笨笔,不踏名利是非圈。</p><p class="ql-block">初心不忘行行路,浩气长存扣扣弦。</p><p class="ql-block">休笑愚公痴又傻,谁识智叟几疯癫。</p><p class="ql-block">丝绸路带古今嵌,小丑跳梁不值钱。</p><p class="ql-block">可怜西方狂妄客,化作烟灰已枉然。</p><p class="ql-block">莫使金樽空对月,月圆花好念乡关。</p><p class="ql-block">此情可待也追忆,过好天天福禄延。</p> <p class="ql-block"><b>五朝三城东胜卫</b></p><p class="ql-block"> 文/杨 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金统治的百余年间,东胜州的经济由战乱时的残破、萧条逐步恢复。东胜州作为金、夏边界贸易榷场,较辽时更有发展。</p><p class="ql-block"> 公元1211年,蒙古太祖成吉思汗率领长子术赤、次子察哈台、三子窝阔台,统兵数万,南下伐金大败金师。其子术赤等分路夺取云内、东胜、武朔等州。1227年,西夏被蒙古攻灭。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p><p class="ql-block">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p><p class="ql-block"> 由于东胜、云内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元代统治者亦和以前的历代王朝一样,十分重视对此地区的经营。元宪宗蒙哥曾亲幸东胜、云内巡视,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p><p class="ql-block"> 为了密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了沟通中外之间的往来,元王朝在这个辽阔的国度里建立了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线路。其时,由东胜州经中兴府(今银川)至河西走廊的驿道,从东胜州出发,经中兴府到达河西走廊,与传统的丝绸之路汇合,西可通中亚,北经亦集乃路可到和林(遗址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胜州与中兴府之间,沿黄河北岸而行,元初有水驿10处,属东胜州管辖的有只达温站、白崖子站、九花站、怯竹里站和梧桐站。后来,全线增设至14处驿站,水陆并用。其时,东胜不仅陆路交通畅通,以黄河为大动脉的水运也较发达。自中兴路至东胜沿黄河设立的河运驿站,都设有巡军,既便利漕运,又有利于商运。官商船舶,西来东往,东胜成为货物聚散转运之枢纽。</p><p class="ql-block"> 元朝时,发达的水陆运输,促进了民族和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交流、融合的大趋势下,逐渐形成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中心的民族认同趋势,民族融合空前加强。</p><p class="ql-block">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今南京)为京师,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正式建立。</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于是年八月夺取元大都。元顺帝带后妃、太子逃往上都(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朝在中原长达97年的统治宣告结束。逃往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仍以“元”称谓,史称其为“后元”。</p><p class="ql-block"> 洪武元年十月,明军夺取太原、大同,山西悉平。明大同卫指挥使金朝兴领兵西进,轻取大同所属东胜、云内诸州。</p><p class="ql-block"> 以“马上得天下”的朱元璋深知掌握军权的重要性。天下初定,就着手进行军制改革。他与刘基等大臣总结了明前历代王朝在军队管理上的利弊得失后,决定创行卫所制度。明朝所有的军队,都编制在卫所之中。卫所遍布全国各地,军事上重要的地方设卫,次要的地方设所。大抵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112人为一百户所。凡属要害地区,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若有战事,需由皇帝做出决定,兵部下达调兵命令,都督府长官才奉命出为将军总兵官,率领各卫所调集的军队,指挥作战。战事结束,指挥官归还将印,军队各回卫所。这样,军队的大权就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p><p class="ql-block"> 正由于上述的兵制改革,元时的东胜州于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废州置卫,称为东胜卫,属山西行都司。领五个千户所,即失宝赤千户所、五花城千户所、斡鲁忽奴千户所、燕只斤千户所和翁吉剌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徳、常升等将山西之民迁于大同、东胜屯田入军户,并在东胜城外建筑东胜卫新城(遗址即今城圐圙古城)。东胜卫分置左、右、中、前、后五卫,仍属行都司。</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防御,明朝在今托县地区除置东胜卫外,又于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镇虏卫(遗址即今新营子镇黑城村古城)。</p><p class="ql-block"> 由于东胜卫的特定地理位置,明初设置的东胜卫,具有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地区的重要作用,是当时最有利于明朝的一条明蒙防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清楚地认识到东胜卫的重要性。他曾亲自颁发旨意:“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又东至鸭绿江,又北去不止几千里;而南至各卫所守地,又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北,又东至山海卫外,凡军民屯种田地,不许牧放孳畜……”这是明军防线向北推进后以东胜为中心形成的防线区域。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北元势力逐渐增强,不断向漠南扩张,加之明朝廷内部为争权夺利内斗不休,从永乐朝开始,明朝的北部防区逐年向南收缩,以致退居于自山海关至嘉峪关的明长城以内。宣德以后,漠南地区渐次成为蒙古部落往来驻牧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明朝边将周谅曾指出东胜卫战略位置的极其重要性:东胜卫城西滨黄河,东接大同,南抵偏关,北连大山。榆杨等口中有赤儿山,东西坦平二百余里。其外连亘官山,实外寇出没必经之地。若屯此城,则大同右卫、净水坪、偏头关、水泉堡四处营堡,皆在其内,可以不劳戍守。非惟可以捍蔽太原、大同,亦所以保障延安、绥德也……盖东胜当全晋之西北,关系尤重矣。</p><p class="ql-block"> 从洪武朝建置东胜等卫所,到永乐朝卫所南迁,再到“土木之变”后彻底弃守,反映出的是明、蒙军事实力的强弱交替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明朝廷执政君主对东胜卫统治模式的调整。在东胜卫时置时撤的进程中,同时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迁徙变动。《明史》列传翁万达传中记载:“河套本中国故壤,成祖三犁王庭,残其部落,舍黄河,卫东胜。后又撤东胜以就延绥,套地遂沦失。然正统、弘治间,我未守,彼亦未取,乃因循画地守,捐天险,失沃野之利。弘治前,我犹岁搜套,后乃任彼出入,盘踞其中,畜牧生养,譬之为家,成业久已。欲一举复之,毋乃不易乎……”“河套,古朔方郡,唐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处也。地在黄河南,自宁夏至偏头关,延袤二千里,饶水草,外为东胜卫。东胜而外,土平衍,敌来,一骑不能隐,明初守之,后以旷绝内徙。至是,孛来与小王子、毛里孩等先后继至,掳中国人为向导,抄掠延绥无虚时,而边事以棘。”(《明史》列传 外国)如上述可知,东胜卫对宁、陕、晋地区安危乃至明朝的兴衰都有着一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以东胜卫为中心的北部边防卫所内迁后,九边、长城成为明代蒙古与明朝长期对峙的大致界限。东胜卫一带为蒙古游牧之地。</p><p class="ql-block"> 1510年,被誉为蒙古族“中兴之主”的达延汗结束蒙古内乱,完成了大漠南北的统一,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率部入居河套地区。1507年,达延汗之孙阿勒坦汗(俺答汗)进驻丰州滩—后称土默川。</p><p class="ql-block"> 阿勒坦汗是蒙古族历史上致力于民族间友好和睦的开明统治者。为了争取与明朝的和平通贡互市,不惜以战求和,终于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年)与明廷达成通贡互市条约。明朝封阿勒坦汗为顺义王,把其所居之城赐名“归化”(今呼和浩特旧城)。从此,明蒙化干戈为玉帛,明蒙边境兵革不兴,烽火不举,一派和平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 阿勒坦汗为冲破明朝统治者的经济封锁,求得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相助互补,在极力争取与明朝通贡互市的同时,收留和安排明朝内地汉人在土默川耕田筑屋,开发“板升”(明代泛指农耕之民居住的房屋、村落,以区别游牧民的毡帐)农业。阿勒坦汗采取奖励农耕的措施,号召激励明朝境内的农民前来垦荒务农,从而吸引了许多关内农民、手工业者来到土默川。“到嘉靖末年(1566年前后),在土默川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已逾5万人(一说约10万)。他们‘开云田(内)、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足见板升农业已初具规模”。(云海主编《土默特志·上卷》)</p><p class="ql-block"> 至今,托克托城北数里之远有一个蒙古人聚居的村子,村名就叫哈拉板升。托克托城南街所属的后双墙,村名原叫必令板升。这些村名明显地印记着“板升农业”在托克托的历史遗踪。</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阿勒坦汗倡导的板升农业,是清朝晋陕等地人民大规模“走西口”的序幕或前奏。板升农业的开发,加快了北疆游牧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载体,创造了条件,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p><p class="ql-block"> 其时,驻牧东胜卫的是阿勒坦汗的义子恰台吉,亦名脱脱。他极力协助其义父促成明蒙和好互市,维护社会安定,发展地方经济。当地人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就把东胜卫改名为脱脱城,又叫托克托城。</p><p class="ql-block"> 明末,东胜卫故城里的居民逐渐迁居城外今托克托旧城处。入于清,发展为厅府所在的城镇。</p><p class="ql-block"> 东胜卫,是一座实至名归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让这座沉睡年久的历史文化名城醒过来 !</p><p class="ql-block"> 让这座文韵丰厚的千年古城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b>黄河情深</b></p><p class="ql-block">——内蒙古托克托县脱贫致富纪实</p><p class="ql-block"> 文/王俊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当梁村﹣﹣在托县因穷出了名的小地方,多年来,农民多种粮却打不出粮,致使大片土地撂荒。张胜利眼明心亮,抓住改革开放好时机,一下子承包土地23亩,谱写他的"致富三步曲"。第一步打深井,首先解决水的问题。第二步利用17亩老林地,开垦植新树,林间再种粮食,油料、甜菜、苜蓿等。平均每年产粮15000斤以上,2000多株杨树两三年内长成橡材,加上甜菜等经济作物年均收入就近万元。粮多料足,他认为发展养殖业大有可为,于是,第三步他就养牛、羊、猪,小小院落六畜兴旺,单畜牧业一项收入一万多元。 </p><p class="ql-block"> 昔日的泥腿子穷汉,今天的万元户"大款"。张胜利硬是带领全家实现人均收入千余元,率先翻番致富达小康。 </p><p class="ql-block"> 像张胜利这样的农民致富典型在托县已不仅是他一个,全县十一个乡镇都有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的农民纯收入达到万元的已发展到1437户,产值达到万元的有2623户。 </p><p class="ql-block"> 连续几年大丰收,乡村田野上多了致富典型,凝成托县人民脸上的笑容。可是,县里领导的目光又在越过眼前的山峦,瞄准了更远的目标:大多数农民缺的不再是粮,而是钱。而抓钱的主要路子是发展乡镇企业。 </p><p class="ql-block"> 天下道路千万条,发展乡镇企业走哪条? 经过考察外地,了解实际,托县的决策者们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村办、户办企业可搞"短平快"的项目,县办、乡办企业就必须瞄准"四高一大"的目标,即选择高起点、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大规模的项目,避免短期行为,注重长远利益。添加剂、稀土、天然色素、精炼油厂等企业,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结出的丰硕果实。 </p><p class="ql-block"> 前面是楼房林立的工厂,后面是高高耸立的职工住宅楼。200多名职互高高兴兴上班,欢欢喜喜回家,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过去,他们大都是农家子弟,现在,他们是平均拥有月工资500多元的企业职工,那"微笑"是自豪与喜悦的自然流露。 </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金河饲料添加剂厂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创办的。88年,它从一个不起眼的乡镇企业起步,如今已是拥有4500万元固定资产、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过程、质量把关全是微机自动化控制。92年,这个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3.74万元/人;93年达到5.25万元/人;94年可达11.36万元/人;95年完全有把握达到34.28万元/人;这些数字的变化已显示出这个厂强劲的发展势头。现在,内蒙古金河饲料添加剂厂已发展成世界最大规模生产添加剂的厂家,产品全部出口美、法、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而且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是托克托这块贫瘠土地上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p><p class="ql-block"> 在它的示范作用下,南坪稀土厂,五申精炼油厂、威托天然色素厂等乡镇企业正在相继崛起,组成托县乡镇企业灿烂的星空。 </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托县一直单纯围着抓粮食产量转,顾不得其他。现在,县门一开,心思大变。在抓粮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来稳定总产,这就要求增加投入。走抓钱促粮的路子,大幅度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还要从延续千年之久的古老传统向现代化工业化文明过渡。为此,他们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走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 </p><p class="ql-block"> 自91年以来,他们从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入手,让玉米、高梁、红辣椒、肉牛作为原料进入加工系统。花心思,下气力在酿酒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有选择地新上了玉米淀粉厂、酒精厂、肉牛公司、天然色素厂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使农副产品成为高含金量的商品,在国内市场大循环中赚取高额利润。这笔资金再投入到农业基础建设中去,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又促进了加工业的发展,再赚更高的利润,形成"生生不息,良性循环,万象俱生”的经济发展滚动效益,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 </p><p class="ql-block"> 黄河九曲十八湾,浩浩荡荡,最终流向大海,汇入汹涌澎湃的洪流中去,显示生命的辉煌。 </p><p class="ql-block"> 黄河精神已注入黄河儿女的血脉。 </p><p class="ql-block"> 一个急于摆脱贫困的农业县,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终于闯出了一条产业联动,城乡促进,良性滚动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资源要素配置,大引大联,高起点,高效益的发展态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p><p class="ql-block"> 这是托县县委、政府求索不止、开拓奋进的成功选择,这是托县干部群众"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生动实践。历史的进程在这里缩短了,"困境中崛起”不再是梦中的美景。 </p><p class="ql-block"> 托县未来不是梦 在县城关镇东南角,屹立着一尊展翅飞翔的天鹅雕像。 </p><p class="ql-block"> “天鹅”是托县古老历史传说中的吉祥鸟。现已注入了时代血脉,凝聚着托县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不甘落后的凌云壮志。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召唤。 </p><p class="ql-block"> 走进托县云中集贸市场,仿佛走进一个五彩的世界。四周全是仿古式建筑,雕梁画栋,二千三百余年的托县历史画面在上面汇聚;四周全是现代商品门市部,人流物流资金流川流不息,客涌货涌信息涌潮涌不止。 </p><p class="ql-block"> 各种布--平展的、披垂的,飘动的,万千世界万千瀑布万千彩练。赤橙黄绿紫色彩缤纷,东西南北中商贾云集。这是托克托经济发展的缩影,这是托克托走向市场经济的起点。 </p><p class="ql-block"> 自治区党委、呼市党政领导多次到托县视察,他们留下的话语令托县人兴奋,他们作出的批示给全区其他旗县以启迪: </p><p class="ql-block"> ——托县的基本经验,一是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二是有一条好的路子,三是有一套好的政策,四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 </p><p class="ql-block"> ——托县好就好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发展旗县经济加快治穷致富的路子。以开放作驱动,市场为导向,种养加打基础,加工搞致富,走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路子的经验,可供各地学习借鉴。 </p><p class="ql-block"> ——参观托县的乡镇企业、对外开放、引进工作后,感到很振奋。 ——市里除非没有钱,有钱就想给托县,因为托县人能把钱用在刀刃上。 </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数字是极其枯燥的,但下面这些数字还是让我们记下吧。因为它的内涵早已超出了数字本身。79年,全县财政收入200万元,粮食总产量8000万斤,人均纯收入42元。90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700万元,粮食总产量1.3亿斤,人均纯收入505元。93年,全县财政收入突破2500万元,粮食总产量1.98亿斤,人均纯收入853元。 </p><p class="ql-block"> 经过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的艰苦努力,托县人民在生活水平、城镇建设、交通文卫等社会各项事业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2000门程控电话也已全部开通。94年5月,托克托又传来喜讯:受到国务院领导多次关心、过问的托克托大电厂,它的可行性报告已通过最后预审,项目获得国家批准,预计在95年开工。这个电厂的终期总装机容量为720万千瓦。它的上马将给托县提供了一次大发展的极好机遇,托县的建设者们也绝不会错过。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水利化、电气化、工业化、煤气化的县城会屹立在祖国北方、黄河岸边的土地上。 托克托,这艘一经起步便勇往直前的航船必将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加速向"小康"目标迈进。 </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托克托,必将展开更加灿烂的一页。(完)</p> <p class="ql-block"><b>唐代北疆重镇——托克托县东受降城</b></p><p class="ql-block"> 文/冯振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受降城汉朝已有,但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是唐代的受降城。“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在李益笔下,受降城凄美的边塞风光更是激发了无数人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唐代共有三座受降城,它们虽然以“受降”为名,却不是为了接受投降而修建的,其实是一组外驻防城群体。</p><p class="ql-block"> 这三座受降城和周边的军镇、州形成了河套内外的防御体系,除了突出的军事驻防功能,也是北方边疆地带的军政中心、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它们自筑成后,先后成为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天德军、振武军等重要军事机构的治所,对边疆防御起到了积极作用。唐朝在受降城及周边地区组织垦田,部分地解决了当地驻军的军粮供应和经费开支。</p><p class="ql-block"> 唐朝没有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三座受降城的规模比长城要小得多,所费的人物财力更不能和秦、汉、北魏、明修长城相比,但起到的作用却并不逊色。</p><p class="ql-block">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为这年九月改元,也就是景龙元年),突厥入侵,打败了唐朝的朔方总管沙叱忠义。</p><p class="ql-block"> 十月,朔方军总管张仁愿接替沙叱忠义的职位。张仁愿到任时,突厥人已经退走,张仁愿率兵偷偷跟在后边,在夜里发动突袭,大破突厥。张仁愿请求乘虚夺取漠南之地,并修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以便断绝突厥南下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景龙二年(708年),中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在张仁愿的监督下,三座受降城在两个月之内建成。三城相距各四百里,占据要津,遥相接应,为唐朝向北拓地三百多里。</p><p class="ql-block"> 张仁愿又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北设置了烽堠一千八百所。从此突厥不能度阴山南下,朔方不再被敌人寇掠,唐朝得以削减镇兵一万人。</p><p class="ql-block"> 这三座受降城位于河套北岸,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西受降城简称西城,位于巴彦淖尔市内;中受降城简称中城,位于包头市内;东受降城简称东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西南黄河东岸。</p><p class="ql-block"> 许多史学家对东受降城都有过详实的记载。贞元十七年(801年),杜佑在《通典》里记载:“胜州去东受降城八里。”元和八年(813年),中书侍郎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成书,该书记载:“东受降城本汉云中郡地,在榆林东北八里。”</p><p class="ql-block"> 根据这两则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东受降城位于胜州(今十二连城)东北八里,也就是今天的托克托县双河镇哈拉扳申村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东受降城濒临黄河,扼守君子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到了元和七年(812年),这座城池被黄河冲毁了。</p><p class="ql-block"> 《资治通鉴》记载:“元和七年正月,振武河溢,毁东受降城。”《旧唐书》也记载:“宝历元年(825年)十月,振武节度使张惟清以东受降城滨河,岁久雉堞摧坏,乃移置于绥远烽南,及是功成。”</p><p class="ql-block"> 由于无法确切找到“绥远烽”,所以对于移建后的东受降城的位置,人们产生了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后经过考古发掘,基本可以确定,移建后的东受降城遗址在今托克托县西旧城圐圙大皇城。</p><p class="ql-block"> 新东受降城修好后,还曾在西侧增建一道月城,以保护饮用水源。</p><p class="ql-block"> 唐朝末年,东受降城被废弃。</p><p class="ql-block"> 到了辽、金、元时期及明代,东胜州、东胜卫、东胜左卫等城,都是在唐代东受降城基础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元史》记载:“唐胜州又改榆林郡,又复为胜州,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东城南直榆林,后以东城滨河徙绥远烽南,即今东胜州。”《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筑东胜城,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设十六卫与大同相望。”成书于明天启年间的《九边图考·榆林考》中记载:“元东胜州又在受降城东,国初仍设东胜卫,即受降城故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从云中到托克托——草原第一城的历史文化印记(之二)</b></p><p class="ql-block"> ——选自《东方文化杂志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河九曲,夭娇如龙,先是昂首北上,接着俯冲南下,然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载,“河水于(桢陵、桐过)二县之间,济有君子之名。皇魏桓帝(即拓跋猗迆)十一年,西幸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赍金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津长埋之。其子寻求父丧,发冢举尸,资囊一无所损。其子悉以金与之,津长不受。事闻于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为君子津。”这个津长面对千金不为所动的故事传诵至今。</p><p class="ql-block"> 而“君子津”作为黄河古渡颇负盛名,即今托克托县河口古镇,地处黄河“几”字弯的右上角,纵贯土默川的大黑河在其上中游汇聚了多条季节小河,曲曲弯弯,由南而北在这里注入黄河。历史上素有“万水归托”之说流传于长城内外。河口曾经是东通幽燕旷原、西接河套甘宁、南连晋陕腹地、北系大漠草原的水陆交通要冲,人流物流密集,社会信息灵通,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融,东西文化在此相汇。</p><p class="ql-block">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北巡榆林郡(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八月初六,“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相随,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大队人马从榆林渡过黄河,“历云中、溯金河(今大黑河)”,沿大黑河的故道河口镇到古城镇。八月初九,隋炀帝巡幸突厥启民可汗的牙帐,以示恩威。启民奉觞上寿,跪伏甚恭。隋炀帝大悦,赋诗一首:“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稽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鞴献酩杯。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杨广《幸塞北——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踌躇满志的隋炀帝觉得汉武帝亦不如己,能让四夷宾服。这次北巡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往和融合,震慑了北方少数民族,带来了北方边境的和平。</p><p class="ql-block"> “先有河口,后有托城”。托克托城地处黄河河套东北转折处,历经唐、辽金元三代、明、清等四个发展阶段。城址在一处高出水面约20米的土岗上,北望平坦的呼和浩特平原(土默川),西南濒黄河、东临黄河东岸的丘陵地带,历来为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 为抗击东突厥南侵,708年,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在阴山以南地带兴筑了三座受降城(即三个军事城堡),其中东受降城城址就在今托克托城内的“大皇城”。825年,东受降城迁至绥远烽南面(今土默特左旗境内大黑河沿岸)。托克托县古城大皇城(东胜州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托克托县双河镇旧城北街丁家窑村东的山梁前沿。城址内出土了大量辽、金、元时期的遗物。916年,耶律阿保机击败党项族,打下黄河对岸的胜州(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边城),将胜州之民全迁河东,在唐东受降城安置,重新修缮城垣,保留胜州之名,加了一个东字,称东胜州。故城遗址南北长约620米,东西宽约500米。金代沿袭辽制,仍设东胜州,人口增多,扩筑小城(现今称为“小皇城”)。1219年,元灭金,仍称东胜州。由于年代久远,文化堆积层甚厚。</p><p class="ql-block"> 蒙古汗国多次南下中原,都是从东胜州渡过黄河,穿过鄂尔多斯高原而深入内地,而至云南大理及四川一带。这里黄河河道窄且水深,冬季黄河冻结后,大军渡河如履平地。元一统全国后,得天独厚的东胜州成为交通枢纽。元在东胜州至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之间的黄河上,设立了水路驿站,西面来的人员和物资经由东胜州转至丰州、大同至大都或上都;另从东胜州起设立纳怜道驿路,不经水路,而沿黄河西行,直穿腾格里沙漠南沿而至甘州(今甘肃张掖市)再经亦集乃路(今额济纳旗黑城)穿越大戈壁而进入漠北,直达岭北行中书省所在地和林城。从亦集乃北行到和林,是由“悬带金银字牌面,通报军情机密重事使臣使行”的专用驿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洪武四年(1371),明军进驻东胜州,改为东胜卫。“卫”是明朝的军队建制,每个大卫的编制一般是5600人。明初共设329座卫城,东胜卫是为了防御和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和割据。东胜卫城在辽金元东胜州城址上扩筑,城墙用土夯筑,残高9至12米,基宽14米,顶宽约6.5米。全城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约2410米,东西宽1930米,周长约8.6公里,是目前内蒙古地区保存最好、最大的明代古城。曾出土明代火铳等武器。阿拉坦汗统一了蒙古右翼各部,对明王朝构成了军事威胁,明军只得撤到长城以内,东胜卫渐废。东胜州城自辽初直至明代,经四个朝代,存续476年,其间曾废弃四次。 </p><p class="ql-block"> 康熙三十五年(1696)九月十九日,康熙帝为招降噶尔丹出巡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驻跸11日后,率兵进驻距归化城一百七十里的东胜卫城旁的湖滩河朔(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西南黄河岸边的沙拉湖滩)。康熙帝临流抒怀:“黄涛何汹汹,寒至始流淩。解缆风犹紧,移舟浪不兴。威行宜气肃,恩布觉阳升。化理应多洽,嚣氛顷刻澄。”“殊方亦苍赤,咸施沐浴恩”(《黄河》);在视察军粮储备基地脱脱城时写道:“土墉四面筑何坚,地压长河尚屹然。国计思清荒服外,早将粮粟实穷边。”(《脱脱城》)表达了对荒途殊方的异族苍赤要开诚布公、内外一体的民族团结思想和“思清荒服外”的战略目标。《清实录》载“十一月六日,时天气温暖,自喀林拖会东西数里外,河水疾流,独我军济渡之处,冰坚盈尺。上命军士等分三路垫土,辎重渡河,如履平地。”“喀林拖会”是蒙古语,意思是黑色的河湾。“拖会”也音译为“陶亥”,就是河水拐弯处。1697年2月,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率军渡过黄河驻守宁夏,凯旋返京,均是从湖滩河朔登陆。 扈从康熙帝亲征的高士奇在《六师冰渡黄河》诗下自注:“一大城,大十余里,名曰脱脱城,相传为脱脱所筑”。《清圣祖实录》载:“汉人称为脱脱城。”此为将东胜卫城称为脱脱城的最早文献记载。脱脱,亦作托克托,清代在此设置托克托厅后,就不再用脱脱这个名称了。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印的《山西通志》中,就已明确指出托克托城“即脱脱城,明嘉靖中俺答义子恰台吉,名脱脱,驻牧于此,故名”。 </p><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黄河流经河口段水流平稳,以河口为中转枢纽的黄河水运成为“黄金水道”。辽金时期成为货物集散地。在元朝时,已设水驿,建榷场;至于清,已成为西北粮油、盐碱、皮毛、药材、木材、牲畜等的重要集散码头。一时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商船如梭,千帆云集;货积堆山,店铺林立;寺庙鳞次,百业兴隆。清嘉庆十二年(1807)设吉兰泰、磴口、河口三大盐使,并于河口镇设立各引地(发盐行销区域)口岸。这条联通华北与西北、纵贯清朝两百余年的四千多里的水陆交通干线,极大促进了中国北方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p><p class="ql-block"> 历史渐行渐远,延绵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长城却依然清晰,一座座夯土铸就的古城,犹如一个个无言的历史切片,为后人讲述着不同民族交融碰撞同生互构的传奇往事。而由云中城开启的呼和浩特城市文明史的先河,如同百转千回的滔滔黄河,千百年来不断迸发出生生不息的能量,一路奔腾向前。</p> <p class="ql-block"><b>托克托县中学的建校历史及几次易名</b></p><p class="ql-block"> 文/杨全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绥远省和平解放后,绥东解放区党委、政府、军区领导率军政人员开赴归绥市(今呼和浩特),接受旧政权,开始着手人民政权的组建工作。一九五O年三月,托县人民政府成立后,随即对县境内所有小学进行接收和整顿。经过整顿和改造,到一九五二年底,全县完全小学已发展到九所,初级小学校一百一十所,教职工三百五十三人,在校小学生达一万二千二百六十五人。(《托克托县教育志》第五十一页)一九五四年三月,中央人民政府撤销缓远省建制,将缓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划归平地泉行政区管辖。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苏谦益(托县人,一九一三年生于绥远省托县河口镇),在考察全区文化教育工作时对时任内蒙古教育厅厅长秦丰川和副厅长武达平(托县人,绥远省早期革命者)说;托克托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自古以来,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全国解放已经4年了,可托克托县、和林县、清水河县三个县还没有一所中学。要尽快解决托、和、清三县小学毕业生升学困难的问题。秦丰川厅长、武达平副厅长遵照苏谦益副主席的指示来到平地泉,与时任平地泉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的杜琏(绥远省早期革命者)传达了苏谦益副主席的指示,商谈在托克托县境内新建中学的事宜。秦丰川厅长答应:托克托县新建中学的全部费用均由内蒙古教育厅承担,平地泉行政区公署和托克托县政府共同负责实施。</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县人民政府接此任务后,立即成立了以梁友元县长为组长的基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王广统为基建专职负责人,开始着手托克托中学的选址、规划和基建工作。经内蒙古教育厅、平地泉文教处、托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勘查,本着“节约经费开支、照顾学生跑校”的思路,最后,决定把托克托中学校址选定在城关镇南部、河口以北、张二八窑村西边的一片空地上。(今南湖公园东侧)经过筹建领导小组全体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五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新建学校当年使用的教学工程全部按计划完成。一九五四年七月,平地泉行政公署文教处任命王广统为托克托中学教导主任兼总务主任,并授权代行校长职权,全面主持学校的工作。八月,托克托中学开始招生。来自托和清三县的八百名小学应届毕业生报名参加了考试。由于受当时环境、师资、学校规模的限制,学校只招收了三个班级一百伍拾名学生。九月一日,学校宣佈正式开学上课,从此,托克托中学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五年八月,平地泉行政公署调石剑三任托克托中学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一九五八年四月,撤销平地泉行政区,托克托县划规乌兰察布盟管辖。同年七月,乌盟公署决定托克托中学增设两个高中教学班。从此,结束了托克托中学初中毕业生要到萨拉齐中学、集宁一中、呼市一中上高中的历史。一九六零年九月,托克托第二中学成立,托克托中学遂改名为托克托第一中学。一九六零年,内蒙古教育厅提出了“远学福建、近学赤峰”的口号。托一中全体教职工在历任校领导石剑三、茹通、吴俊超的带领下,克服三年困难时期的经济危机,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全面地提升了托一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声誉。一九六一年,首届高中毕业生七十一人中,有六十七人考上了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升学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四。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托一中共有五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学生三百八十六人。考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生共计二百二十七人,升学率达到百分之六十。(《托克托县教育志》第九十三页)托一中取得的这些骄人的成绩,得益于那些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他们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启蒙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心灵的塑造者。他们从祖国各地汇集到塞外边垂小镇的这块土地上,默默无闻地倾注着心血、挥洒着汗水,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全新的办学理念带到托一中,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献给托克托大地。他们是一群不流眼泪的蜡烛,是一群只吐丝不为自己做茧的春蚕。笔者是托一中一九六八届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在托一中读书的六年时间里,目睹了托一中教师结构的变化和教学的腾飞。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五十五年了,但五十多年前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至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前,先后在托一中工作过的教师名单:王广统、茹通、白发、石剑三、吴俊超(学校领导);教导处、总务处:张睿、韩发祥、孟廷凯、张泰、曹玉玺、刘志中、兰恩、刘凤琴、贾仁天、杨振荣、王德新、程继祖、霍光显;政治教研组:李福、丁正贵、刘恩源、郭宪朴、吕经阜、侯文华;语文教研组:乔殿重、肖凤歧、史德珍、田德清、卢文耀、赵秉仁、王秉忠、薛温、刘怀玺、韩楚生、张永新、王瑄、米泽慧、寥建豪、段智、段兴茂、王鹏里、杜文秀、史银堂、卿香苓;数学教研组:谢铎、侯绍先、张相田、牛定中、张锦福、李世兴、林永坚、李洁华、林荣祥、崔文祯、邢德、刘长生;物理教研组:王世魁、张栋、赵云智、吴秉仁、郭文;史地教研组:宋达文、孙殿邦、乔勇、弓也文、范若珑、王化名;生化教研组:李庭仓、邢俊福、吴桐、刘果、王素华、田林;俄语教研组:李茂如、要守瑞、李玉昆、王勇、王秉生、刘燕名、李瑞霞、陈秀屏、宋凤莲、齐占标、张占便、逯敏、崔志强;音体美教研组:田瑞森、李录、何庆荣、贾世荣、李瓒瑷、贾同伟;团委:白存发、郑富;函授部:赵维民、睢建基、杨映成、张志宏;图书室:杜庭儒、鸿钧;校医:孙世光、谷世宏;印刷厂:薛钟、李兰英;工勤:赵恩钱、张凯、张拐子、徐清云、朱宪琪、赵宝祥、李财旺、尚根喜、刘长福、何聚财、王贵、王四、吕拉柱、辛平志、李润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批有志青年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报名参加支援边疆建设,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塞外小城托克托一中任教,他们是:刘怀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韩楚生(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寥建豪(厦门大学中文系),王 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米泽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卿香苓(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张永新(辽宁大学中文系),林永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李洁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林荣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张栋(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郭宪朴(武汉大学政史系),刘长生(徐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宋达文(辽宁大学历史系),李茂如(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陈秀屏(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刘果(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当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等七人在5月25日贴出的诬陷攻击校党委和北京市委的大字报“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翌曰,《人民日报》全文刊登聂的大字报,同时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鼓动群众起来革命,造反。聂元梓的大字报在全国广播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6月3日,内蒙古师范学院高树华、刘朴、刘真、楼基定首先贴出《评纪之5月18日的动员报告》的大字报,点燃了内蒙古的“文革”之火。(纪之,时任内蒙古师范学院院长)6月18日,托克托第一中学高13班于龙等学生把“质问校党支部政教处”批判“三家村”、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大字报贴在县城的大街上。点燃了托克托县的“文革”之火。这被称为“6·18”事件。事件发生后,县委派出以佟德祥为组长的、成员有:崔尚英、睢振英、贾国英、董智、王鼎祥等干部组成的工作组进驻托一中。在工作组的指导与帮助下,托一中很快就成立了校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委员会的主任由高中11班学生张来锁担任。不久,托一中在高初中各班级分别成立了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和红卫兵组织。</p><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随后,在8月18日,林彪在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上,发表了“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讲话。在林彪讲话的鼓动下,全国各地红卫兵纷纷走向街头,走向社会,开始了“破四旧”的行动。在托克托县境地,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只要发现古旧的东西,纷纷会被“红卫兵”等革命群众砸烂、或者焚烧。河口的龙王庙、关帝庙、召湾的广宁寺昭、旧城的城隍庙、三官庙等名胜古迹,也相继被砸毁。这时的托克托第一中学,教学秩序受到了严重冲击,师生们已停课,着手建立革命的组织,开始紧跟革命路线,踢开党委闹革命。从那时起,托克托第一中学到处都是乱哄哄的。校园里,大字报飞天盖地;教室里,再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声讨会和批斗会。学校党政领导先后被打成黑帮分子,骨干教师被诬陷为黑帮爪牙,资产阶级反动教学权威,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一个个被关押、被挂牌批斗。(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b>挖煤工</b></p><p class="ql-block">——节选自长篇小说《大河口》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文/方远,孟慧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天生黝黑,又因长年在煤窑背煤做苦力,皮肤更是漆黑,人称陈黑子。去年冬天,父亲用五石粮给其换回媳妇儿,媳妇儿李氏,大名叫李翠娥。李翠娥长相一般,典型的农村妇女,从小繁重的家务让她的身材很壮实。陈隋保像其父亲陈秉乾,大高个儿,手大脚大,食量惊人。父亲是方圆几十里的全能匠,耕种锄收、碾米扬场、制坯磊墙、盖房起屋、杀猪宰牛、红白席面,是样样精通。15年前,光绪年间的“丁戍奇荒”,陈家梁能走动道的都去逃荒,老人孩子饿死十之八九。父亲陈秉乾去口外土默特川跑青牛犋,人们把这种春天去蒙地耕种秋天收获粮食的人叫“雁行人”。那年年馑,陈隋保的爷爷、奶奶、妹妹被饿死。他和母亲朱氏是靠吃树皮、昆虫、老鼠、甚至是死婴才等到父亲秋天从口外背粮回来。吃死婴的事,6岁的陈隋保没有和母亲说,母亲一直以为吃的是老鼠肉,这也是他藏在心里永远不被人知道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陈家梁原来有八十多户五百六十八口人,“丁戊奇荒”后,村里只留下一百一八人,现在过去十五年了,人口勉强恢复到三百六十多口。几十年来,村里的壮劳力走西口,在口外做苦力,打短工、当船工、伙计、作坊师傅不下三百人。当然也有做生意持大钱的,也有丢掉性命的,多数人是去做牛马般的苦役,挣钱养家糊口娶妻生子。</p><p class="ql-block"> 今年开春,陈秉乾老汉与村里几个人又去跑青牛犋,本打算让儿子一起去,因为李翠娥怀孕作罢。陈秉乾老汉计算着,儿媳生娃娃,家里不留个男人不行,再说儿子在孙家沟煤窑背煤也能挣几个钱补贴家用。春耕过后,陈隋保又去了孙家沟煤窑背煤。</p><p class="ql-block"> 保德州东南80里地有个叫孙家沟的地方,这地方产煤。孙家沟在深山沟里,有不少窑口,人们在那里掏炭。</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背炭的窑主姓梁,梁窑主开了两个小窑口,雇了十几个背炭人。梁家也算是孙家沟的富户。梁家在村西头,占着一处大院,三间正房,五六间工棚,住着下窑的苦力。</p><p class="ql-block"> 煤窑口,挖煤工像土耗子一样从煤道趴进趴出,煤道很窄,直不起身,道壁上的油灯忽明忽暗。陈隋保18岁下窑背煤,下窑三天,便打了脊梁,脊背伤肿,脓血把衣裳沾在背上脱不下来。梁窑主让他回去休息,伤好了再来。就这样,陈隋保的脊背好了磨破,磨破养好,最后磨出了厚厚的老肉。凡是背煤工的脊背都一样,伤痕累累,老肉如甲。</p><p class="ql-block"> 汗水顺着陈隋保赤裸的上身像小溪般往下流淌,借着灯光才能看到黝黑身上晶亮的汗珠。穿过灯光,又是黑暗,黑色是挖煤工的世界。肩头的疼痛、膝盖的麻木和饥饿使陈隋保快要虚脱,他咬牙坚持向前趴着,又过了一盏油灯,他看了一下标记,离井口还有一里远。前面一个挖煤工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聚财,怎么了?”</p><p class="ql-block"> “饿!实在拖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摸索了一会儿,递给来一个指甲大的东西,“给,快吃了。”</p><p class="ql-block"> “冰……”</p><p class="ql-block"> “小声点。”</p><p class="ql-block"> “黑子哥,这冰糖哪儿来的?”聚财小声问,冰糖在嘴里被舌头卷来卷去发出“啧啧”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冰糖是昨天梁窖主赏他的,他藏在裤腰带的夹缝里,他舍不得吃,打算带回去给妻子吃。</p><p class="ql-block"> 聚财歇了一会儿道:“黑子哥,我想明天回趟家,你回吗?”</p><p class="ql-block"> “再干三天吧!再有三天,我就攒够3吊了,你嫂子生姓还指望这些钱呢!”</p><p class="ql-block"> “聚财,我明天回去,背完这趟煤结了工钱,咱们就回去,这苦役活儿老子干够了。”这时,后面的人趴了上来说。</p><p class="ql-block"> “袁大牙,想着回去见老婆了吧!”</p><p class="ql-block"> “吕四,你不想娶老婆,死命挣财礼钱了?袁大牙道。黑暗中,袁大牙的两颗大门牙分外耀眼。</p><p class="ql-block"> “袁大牙,饱汉不知饿汉饥,你娶了媳妇儿一个月不下井,下了井腿软的拉不动100斤的煤筐。”</p><p class="ql-block"> 众人哄笑。</p><p class="ql-block"> “黑子哥,明天回吧!后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三天后,中秋都过了。你差下的钱,我借给你补齐。”景聚财说。</p> <p class="ql-block"> 这时,众人才想到,快到中秋节了。出来都三个多月了。他们这四人,春天种完地,出来打短工,在煤窑背煤,黍子熟时,去当“黍客”,就是地主大户雇人收秋。当黍客也就是半月到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这时回家呆上十天半月,老婆娃娃热炕头,享受几天滋润日子。种上冬小麦后,回到煤窑干到入冬。</p><p class="ql-block"> “聚财,你嘴里吃的什么?”袁大牙鼻子特灵,他从聚财的嘴里嗅到了糖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没……吃什么……”</p><p class="ql-block"> 袁大牙和吕四不信,上去搜身。</p><p class="ql-block"> “给,一人一块。”陈隋保把最后两小块冰糖给了袁大牙和吕四,“乃就明天回家。”陈隋保说道。</p><p class="ql-block"> 冰糖的甜蜜和回家的喜悦让四人顿时有了力气,半个时辰后,四人趴出了煤道。煤矿是干一天拿一天的钱,当日结算工钱。挖煤工都是附近农民,没农活儿来挖煤挣钱。</p><p class="ql-block"> 秋风送爽,归心似箭。四个年轻人用井水匆匆洗了一下,每人吃了两个煤矿的黑窝头,连夜踏上了回家路。</p><p class="ql-block"> 四人披星戴月,走累了就地找个僻静处睡觉,醒了再在,第二天天黑前回到了陈家梁。陈家梁有八十多户,陈家是村里的大姓,听先人们说,这个村子陈姓是陈友谅的后人。当年陈友谅和朱元璋鄱阳湖大战,战死鄱阳湖,儿子陈理继位,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兵临武昌城下,儿子陈理出降,汉亡。朱元璋封其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陈理一族送往高丽定居,其中一家逃离,迁移至这里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叫陈家梁。</p><p class="ql-block"> 陈家祖上多么显赫,那是遥远飘渺的事情了,对于陈隋保来说,眼下最紧要的是养家糊口传宗接代。陈家在村东头靠北,三间低矮的土坯房,没有院墙,木头栅栏。院里石碾子有些年头了,陈隋保听父亲说是陈家先人永乐年间采石打制的,他目不识丁,不知道永乐离现在有多少年。</p><p class="ql-block"> 八月十六早上,李翠娥像往常一样挺着大肚子做饭。突然她觉得腹中撕心裂肺的痛,是要快生了。她忙叫喊:“黑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痛的厉害,声音很小。朱氏从外面端着一个瓷盆进来,看见倒在地上的李翠娥,忙吼道:“黑子!你媳妇儿快生呀!快去叫接生婆。”</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正在睡懒觉,昨晚他又放纵了一回,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云雨之事是抗拒不了的。陈隋保睡梦中听到母亲的喊叫,一骨碌碌趴了起来,三下两下穿上衣服,奔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娘!这是咋啦!”</p><p class="ql-block"> “傻小子,你媳妇儿快生了,快!快!把她抱炕上。”</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把李翠娥抱土炕上。</p><p class="ql-block"> “愣着干什么,快去叫你狗蛋嫂子来接生!”</p><p class="ql-block"> “哦!”</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飞奔出去,拐弯处与一人相撞。“唉哟!”一个孩子被人高马大的陈隋保撞到了,孩子长相特别,寿星头、薄嘴唇、蛤蟆眼。男孩道:“三叔,你着急火燎的干甚去?把我差点儿撞死。”</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一看倒在地上的是陈候三,忙扶起问道:“你娘呢?你婶快生了。”</p><p class="ql-block"> 陈候三的爹爹和陈隋保父亲是亲弟兄,陈候三的爹爹是老大,陈隋保父亲排行老三,这就是大门子出来的辈分小。陈候三道:“娘说婶这几天临盆,让我来打探情况,你风风火火的差点儿把我撞死。” </p><p class="ql-block"> 陈隋保嘿嘿笑着,拉着陈候三向他家跑去。这个侄子鬼灵精怪,屁大的事能谝成事故。</p><p class="ql-block"> 朱氏拔起锅,从炉灶里掏出一盆灰,放在一边,然后放上锅,开始烧水。李翠娥痛苦万分,在炕上屈成一团不住的嚎叫,汗水浸湿了乌黑的头发。</p><p class="ql-block"> 陈候三娘扭着小脚一路小跑赶来,一进屋就查看李翠娥,“羊水破了。三婶,快拿剪刀、火镰、油灯。陈黑子,你们不能进来,愣着干嘛!快去烧水。”陈隋保和陈候三被挡在门外。叔侄俩忙去烧水。</p><p class="ql-block"> 这候三娘名叫杜枝灵,胆大,泼辣。是村里唯一的稳婆,跟村里的老稳婆接生了两次,老稳婆死了,人们生娃娃便找她接生。</p><p class="ql-block"> 朱氏把灰倒在炕上,朱翠娥躺在灰上撕心裂肺的叫唤。陈隋保在院里蹲下站起,心里像被猫爪了。一月前,厚财的媳妇儿难产死了,虽说这是平常的事,但谁也怕落在自己头上。陈隋保跑到村前的土地庙,跪下求拜土地保佑母子平安。祸急乱拜佛,他也不考虑土地爷是否管着生死轮回,因为村里只有一座庙。</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辰后,陈家院里传出了婴儿宏亮的啼哭声,陈家添丁了。(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本视频由黄河麦野谷王娜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