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老师 <p><br></p><p>数十年的学海生涯与职业历程里,有幸遇到许多师长,他们悉心栽培并深刻影响我成长成才,没齿难忘,常感念在心。最难忘的是小学启蒙老师李殿璞,他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p><p><br></p><p>李老师五短身材,眼睛不大,眼神很温暖。黝黑发红的面庞,看上去饱经风霜,现在推算,殿璞老师那时不过40岁光景,但我对他的记忆一直就是小老头的样貌。厚道,善良,朴素,有点木讷。70年代,大家家境都不好,他家应该更窘迫,春夏常穿发白发旧的改良中山装,秋冬穿的应是师母手工缝制的粗黑布棉袄,一年四季脚穿黑条绒松紧布鞋,少换洗衣物。</p><p><br></p><p>他终身在我家乡的村小南佐小学执教,是位民办老师,边种地边教书,辛苦自不待言。李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令人惊叹。不过,后来有件事证明他的文化程度大约是不高的。但我们依然受益良多。</p><p><br></p><p>他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共同的启蒙老师。</p><p><br></p><p>漫步在已迁了新校舍的南佐小学墙外,夕阳勾勒出校园的轮廓,墙头小草静静站立。四周鸦雀无声。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p><p><br></p>
李老师的语文课有一项他自创的辅助训练,他要求每位同学每天都要带一面自制的小黑板到学校,小黑板的制作方法非常简易,找块两只小手能抓住的方木板,刷上墨汁,上方钻两个孔,拧上铁丝当提手即可。语文课后的自习时间,天气好的时候,李老师会通知同学们带上小板凳和小黑板到室外,天冷的时候就在教室,然后,发粉笔给我们,要求必须一笔一画,横平竖直的把当天学的生字词认认真真写下来,他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手把手教大家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告诉我们字不仅要写得正确规范,还要写得漂亮大气。时不时会拿起一些写得不错的同学的小黑板,让大家看过来学习模仿,我也有幸成为示范者之一,倍受鼓舞,从此写练更加努力,因此练得一手还不错的写字功底。
李老师此举可谓一举三得。省了经济困难时期的笔墨纸砚,那时候,不少同学家中困顿,真买不起几分钱的作业本和铅笔。通过这样低成本的反复演练,大家记住了更多生字生词,而且汉字书写的横平竖直,有模有样。毫不夸张地说,凡是上过李老师语文课的同学,字写得都可圈可点。
有天上课,记得讲授反义词。李老师振振有辞的告诉我们,反义词就是在词汇前面加上一个否定词“不”就可以了。比如“容易”的反义词便是“不容易”,“快乐”的反义词便是“不快乐”……大家听罢,欢乐的不得了!很久以来没学过这么简单的学问,举一反三。同学们自发积极踊跃的互相喊起来,调皮的男生对同桌说:你是“不坏”的反义词,女生们也“美丽”的反义词是“不美丽”、“幸福”的反义词是“不幸福”。热闹之中,我偷眼望了一下讲台上的李老师,他好像有点懵!
放学回家,我兴奋的告诉在另外中学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我会用反义词啦!在父亲期待的目光下,我各种加“不”的反义词蹦出来。父亲眼神逐渐冷峻,我噤了声。
第二天早上语文的上课铃声响地猛烈,得知真相的我,忐忑不安的望着教室门口,纠结要不要告诉老师他的错。之前,因为计算题的质疑,别班有同学被他的带课老师暴打呢。李老师夹着课本出现在门口,走上讲台,环视一周,停顿了一下,有点难为情的说到:“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需要更正一个错误,关于昨天反义词的……”老师在认错,吓坏了宝宝们,教室里先是静寂一片,大家难以置信的将目光齐刷刷的投向讲台,聚焦在李老师的脸上。然后,我们从此知道了“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快乐”的反义词是“痛苦”。同时,我们也懂得了一个词叫“责任”。
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清楚李老师那个晚上是怎么搞明白的?如果是现在,百度一下,陌生人隔着网络给个答案,不至于难为情。当时,他也算老教师了,又是个基础知识点,怎么张的开口哦?辞典之类的参考资料又是稀罕之物。后来,学校有位老师在一次评奖评优机会来临的时候,为了胜出,还拿这件事做依据举证殿璞老师的不称职。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每个班级都要表演节目,我们班确定由几个女生合演舞蹈《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当时比较流行。小时候,家乡人们习惯吃两顿饭,上午10点放学吃早饭,之后返校上课,大约下午4点左右就放学回家吃晚饭。那一段时间,每天放学后,我们便到土操场上排练节目。入夏时分,太阳还在当空照,天已是着实热起来了。每每此时,我们的“小老汉”李老师便戴着破草帽,拎着热水瓶和茶缸子出现了,他蹲在操场边守候。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导演,我们又是一群从来没上过舞台的零基础演员,李老师给我们又伴唱又编舞,一会儿挥动着双手指挥,一会儿扯着嗓子伴唱,我们7、8个黄毛丫头在那里依葫芦画瓢,“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比划着姿势,一会儿在树荫底下,一会儿在太阳底下,载歌载舞,有人动作夸张不到位,笑的大家前仰后合。排练间隙,他忙忙的将早已晾好的开水递到我们这些不着调的小演员手上,还一边啧啧称道:“行的啊!行的啊!”我们便更带劲的开始两手做出兰花指的样子,齐指着我们以为的山西方向,两腿交叉叠放半蹲,然后缓缓站起,齐声歌唱那从未见过的太行山。李老师在旁边卖力的打着节拍,汗水顺着脸颊不住的滚落下来,他的脸色更加焦红。后来的正式演出,我已记不得什么情景了,但操场排练的这一幕却清晰记得,即使现在,听到《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曲子响起,我便使出兰花指,想要半蹲下去,试图表演我的六一节目。而李老师那艳阳下滚着汗珠的面庞便浮现眼前。
小时候喜欢涂鸦,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在课本上绘制插图,有的不成体统,也有些活灵活现。李老师偶有发现,狠狠的表扬了我一下,还叫我担任班级负责学校黑板报制作的干部。小学毕业那年有一天,我临摹了一幅板报头速写,一个小女孩,面向前方,憧憬未来。我给涂了颜色,还工工整整的写上“敬赠李老师留念!”的字样,李老师的小儿子,我的同班同学海青,他在旁边看我画完,然后在教室里让同学们传看,这时,李老师进来了,他看到临摹画,脸上露出大喜过望的样子,我恭恭敬敬的双手呈上,表明这是给他的毕业留念。李老师当时好激动,接过我的礼物,连声说好!
后来有一次,我去交作业,到他的办公室,看见我的礼物----那张16开图画纸上的临摹画,端端正正张贴在李老师写字台对面的墙上,抬头便可见。我诚惶诚恐道谢,李老师笑逐颜开说:“最宝贵的礼物,自然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前两天海青(他的小儿子)还说不是你自己画的,是你临摹复制的!我臭骂他一顿,自己不求上进,还不服你!”闻言,我脸刷的红了,我想说海青说的是真的,可那一双无比信任的眼神令我没有勇气张口承认事实。
事过多年,李老师已离开人世,我与他的小儿子也断了联系,他们是否记得这件事情,我不得知,但我时常记起,李老师的信任,那种巨大的力量,鞭策我一路奋勇向前,不敢懈怠!只是,不知道有朝一日,我与海青相逢,我的道歉,他在不在乎。父亲当年对另外同学的笃信,对自己的质疑与指责,他怎样看?
李老师还有一项才艺,唱秦腔。小学操场上有个简易舞台。逢年过节有演出。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春节,以学校老师为主演出了秦腔《血泪仇》,剧情主要是讲抗日战争时期的蒋管区,农民王仁厚一家六口,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剥削迫害,被逼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后来终于找到了陕甘宁边区。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老师主演农民王仁厚,是主角。最经典的场景是李老师扮演的王仁厚领着两个孩子,唱着〔苦音二六〕
“手托孙女好悲伤
两个孩子都没娘
一个还要娘教养
一个年幼不离娘
娘死不能在世上
怎能不两眼泪汪汪……”
一大段唱腔,但见他一手领一儿,脑袋歪起,两眼朝天,一句一句吼了出来。黑棉袄上扎着腰带,打着补丁,好像肩上还斜挎着干瘪的口粮袋。舞台背景苍白荒凉,灯光也昏暗。近前看得见他眼角的泪光。入戏太深。我小小年纪,恍惚间觉得台上的老师好可怜。想着散戏了,要劝老师再不演。殊不知老师的真情演出引来台下乡亲们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我对秦腔的感情追根溯源,怕与这一夜的影响分不开。后来听说他的女儿菊香将他的秦腔表演能力发扬光大,成了家乡一带有名的唱黑脸艺人,被庆阳秦剧团破格录用为正式职工。带给李老师颇大的安慰。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科学技术日趋发达,互联网已让地球变成了平的,人们足不出户,几乎可以搞定一切。我在这个酷热伏天里追忆我的恩师,追忆那个年代,深切体会到,当年我们师生物质皆贫困,生活俱清苦。与今天壤之别。然,那时老师的仁爱之心,育人之德,为师之责,在一名民办教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非常自然的为师之道,朴素的发心,纯真的师生情谊,怎不令人怀想!
遗憾的是未能留下李老师的照片。90年春节哥哥结婚,父亲派遣哥哥专程去请李老师来家做客。他深受我们一家敬重。诡异的是当时我们用给哥哥拍摄婚礼照片的柯达胶卷,也一同给李老师和我们兄妹们拍了合影许多。同一相机同一胶卷同一摄影者,等胶卷冲印出来,令人大为惊讶,哥哥的结婚场景照片张张清晰可见,而我们与李老师他老人家的合影一张都没有冲洗出来!
一个无解的谜!留下永久的遗憾给了我们。年后不久,李老师就过世了!她的女儿也英年早逝,已先他而去。
百度汉语词典对“启蒙”的解释有三:(1)传授基础知识或入门知识。(2) 教小孩(如幼儿园和初级小学)。(3) 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我的启蒙恩师李殿璞俱备矣!
后生感恩师长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将他崇高的精神传承下去,像他一样爱生如子,甚至爱生过子!不辜负师长神圣的称谓,不误人子弟于学堂。我当践行之,不忘老师初心,继续前进。
恩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