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生三桥位于重庆市武隆县东南20公里。在这个5A级景区内,以连续三座天然形成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石桥最具吸引力,被地质学家誉为“地球遗产、世界奇观”。2007年6月,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据说这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很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我到达游客中心后,乘坐景区电瓶车来到天生三桥边,立即随人流坐上88米高的电梯直降坑底。为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我特地借用景区的图片一幅放在上面,那耸立的电梯旁就是天生三桥中的第一座桥一一天龙桥。</p> <p class="ql-block"> 走出电梯,向左看去,也是一处天坑,看不见底。上图中间部位的凹陷处,则是天龙桥的另一个桥孔一一南桥孔。下图是我们要从中经过走到坑底的北桥孔。所以,天龙桥是三座天桥中唯一一座双拱桥,由一个桥墩、两个桥孔构成。</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所经过的北桥洞下方的石壁上,有一处凸起部分外观特像是一只大象。它屹立在此已有百万年,被人们誉为“圣象迎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就是从这北桥洞下走向天坑底部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天龙桥的南桥洞。从天坑仰望,特别宏伟壮观。看那桥孔里透露出来的天光,像不像正在向人们显耀似的伸出了它自己的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天坑回首天龙桥,它的桥孔洞壁四四方方,非常平整,宛如人造,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天龙桥是三座石桥中最酷似人工桥梁的一座,也是形成年代最早的一座。桥体总高度达到了235米,其中桥厚150米,桥面宽度147米,桥孔跨度达到了75米,平均拱高96米。仰望这一墩两孔的天生石桥,犹如飞龙在天,故名天龙桥,这真让人叹服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p> <p class="ql-block">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桥墩内部有一个迷宫型的洞穴,据当地老百姓讲那是土匪藏身的地方。其主洞的长度有400多米,在主洞的四周发育有大大小小的通道,形成了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的奇特洞穴。走进洞中,如果没有导游,很容易迷失方向。我也很想攀爬上去探一探,可景区工作人员不允许,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 真想不到,在这个天龙天坑里,竟然隐藏着一座最经典的四合院,名字叫天福官驿。据介绍,该驿站始建于唐代公元619年,是古代涪州和黔洲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站,后毁于兵燹。现在这个四合院,是2005年张艺谋在此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在原址上重建的。而武隆的天生三桥,也因这个电影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望着险峻雄奇的天龙桥,望着秀丽幽静的四周环境,这真的是个绝佳的隐居之所。古代的人能够寻找到这里,并在这里建立驿站,也是极具智慧的,我佩服!</p> <p class="ql-block"> 走出驿站,沿着花草丛中的小路走走停停看看,没多久,便来到了第二座石桥一一青龙桥。</p><p class="ql-block"> 青龙桥是天生三桥中最高大的一座,据说也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天生石桥。桥高为281米,桥的厚度168米,桥面宽124米,而桥洞高则有103米。</p> <p class="ql-block"> 此桥为什么会命名为青龙桥?据导游介绍,是因为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恰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想说,这青龙桥的桥洞更像是一把大刀,像是关公使用的青龙偃月刀。也许,青龙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吧?</p><p class="ql-block">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公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他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几乎与关羽的名字融为一体。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如:喝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关公使用的都是这把刀。</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说这把青龙偃月刀有82斤。我忍不住伸出左手握住此“刀”,想掂量掂量它有多重。哈哈,书生意气,真有点不自量力了。</p> <p class="ql-block"> 青龙桥的两边,都是直立的悬崖绝壁,猿猴愁攀援,飞鸟亦徘徊,把整座石桥衬托得更加壮观。</p><p class="ql-block"> 走进桥洞,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洞顶及两边岩石逐次崩塌,断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向人们展示着天坑、天生桥的形成和演化过程。</p><p class="ql-block"> 走出桥洞,站在左侧悬崖下人行道上一座小小的石拱桥上往回看,桥洞空隙处的形状又变成了像要跃出龙门的一条鲤鱼(见上图)。所以,人们走过这桥洞,就又被称为“鱼跃龙门”。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就这样被人们赋予了种种美好的想象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 走过小石拱桥,就是一条修在悬崖底部的石板路。走了一段之后,再回头看看身后的山崖,它的形状恰似一点正在振翅飞翔的老鹰。所以,这山被称为老鹰岩;山底下的天坑,被称为神鹰天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着悬崖底部的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大约四五百米,就能看到黑龙桥。</p><p class="ql-block"> 黑龙桥因桥洞内幽深阴暗,顶部岩石如一条蜿蜒的黑龙藏身于此,令人胆战心惊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黑龙桥高223米,桥厚107米,桥面宽达193米,平均拱孔高116米,为三桥中桥孔最高的一座,也是天生三桥中桥面最宽的一座。它的特点是桥洞高且狭长,洞内光线昏暗。仔细看,可以见到在桥洞的崖壁上,有石穴、溶孔和水流痕迹,异常奇特。洞壁上这些长年累积的碳酸钙沉积物如远古社会的图腾雕刻,算得上是洞中一绝。</p> <p class="ql-block"> 黑龙桥洞中有四眼泉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非常漂亮。它们分别叫:雾泉、珍珠泉、一线泉和三叠泉。只是由于桥洞里面光线太暗了,拍摄出来也看不到,仅拍下了一处(见上图)。只见泉流从桥洞顶部涌出,当空高挂,飞泉漱玉,随风飘散,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晶莹剔透,令人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走出窄小幽暗的黑龙桥后,就能看到桥洞上方的石壁上有一处形象景观,其眼窝深邃,面部皱褶纵横、轮廓明显,像一只时刻警惕、武艺高强的大猩猩,人们把它当作是黑龙桥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走过黑龙桥,还要走大约一公里的路,才能到达景区的出口。这一路上的风景都还十分不错,有龙泉洞、龙泉亭、引水渠遗址等等。这里选择几幅图片,以供欣赏。</p><p class="ql-block"> 整个天生三桥的风景其实就是“三桥夹两坑”,两坑就是指: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站在天坑中,仰望着高耸云天的天生三桥,仰望着冷峻峭立的四周绝壁,渺小如蚁的我却在思考着这天坑天桥的前世今生:它究竟是在什么时候遇到过什么样的变故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p><p class="ql-block"> 令我遗憾的是:这次,未能平步青云,跳出天坑,走上天桥,脚踏实地踩在桥面上逛一逛,或者是站在它的边缘去俯瞰下面的桥洞和天坑。我想,那看到的一切必定会是天坑天桥的另一种景观!</p><p class="ql-block"> 为弥补这个遗憾,我特地从资料中选择了一幅天坑天桥的地表图片放在下面,供诸位欣赏和想象。</p><p class="ql-block"> 所以,此篇游记只能以《仰望天生三桥》为题,用“仰望”而无法用“逛”或“游”。不过,虽有小小遗憾,但我依然从心底感谢上苍,感谢亲人,让我能有这机会与天生三桥相遇相知。</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不知道天生三桥形成于何时,但我知道,千万年来,它都孤独地静默着站在这里,见证着外界的风起云涌与改朝换代,见证着四周的村庄兴衰与人事沧桑。而无论山外血雨腥风还是悲喜荣辱,它自淡然,与世无争。我很欣赏并且敬佩大自然的这种处世之道。每一次外出旅游回来,都会增添一份内心的恬淡与从容。这一次,亦如是。</p> <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