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认真打磨课堂</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是四2班的美术课,很高兴润芝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爱生如子的工作态度配合我完成这节课。她希望班上的孩子在课堂中出作品,多体验不同的艺术材料,单靠我一周一节美术课是有点捉襟见肘,很难在40分钟呈现作品。没想到 我的一个小建议,她立马表示支持。</p><p class="ql-block"> 她安排家委团采购镜框、一斤装的彩泥(目的也是为了帮孩了们省材料费。),如果是提前分好彩泥,担心材料干的太快,只能在课堂上分好。新材料、新玩法,孩子们很特别兴奋,课堂上甚至有些燥动,她过来帮忙分组,整顿纪律、分彩泥、拍照,找好选小组长,拍下每个孩子玩彩泥的过程。家长们看到照片也是特别激动。我很能理解家长跟我一样,特别期待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动态。</p><p class="ql-block"> 《泥板植物》是四年级第三课的内容。我只是把搓泥板的技巧教会他们,很多技能技巧,孩子们以前也接触过,基本不需要我去传授。他们只是尽情“搓、捏、、压、揉,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拼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康海涛同学不只一次大呼:“这节美术课太好玩了”!对!这节课就是属“玩”,玩的开心。从中,我也分析了几个小组的情况:第二组,组长冯锶瑜,她们组是最快呈现效果。以花卉为主题,有个男孩,以前上课总是开小差,这次他的桌面上搓满“小汤圆”,他好给力,好有效率,就是这样分工合理、高效率完吸作品,好浪漫的梅花系列!</p><p class="ql-block"> 第一组,玫瑰花系列。小组中有孩子熟悉玫瑰花席的做法,这种方法在小组中快速被get到了,大家做了各种颜色的玫瑰做为他们的主题。</p><p class="ql-block"> 第五组,他们除了以植物为主,还做了很多小场景,有拿着鱼杆在桥上垂钓,有人在玩滑梯,特别有趣,这时候你或许会想,有框架的课堂给他们指引,没有框架的课堂,恰好总是能出现天马行空的意外效果。</p><p class="ql-block"> 第八组的情况:其它组的作品已完成一半,但他们还在做底板,看到我也觉得慌,这是怎样一个组别!明明组长是优秀的,成员也很配合的,这就体现出组长在孩子中的组织能力不太强势、孩子们显得拘谨、保守,想玩,却没有协同创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还有的组别是“我的作品我说的算”!不管组长有没有安排,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p><p class="ql-block"> 老师在这次课堂中是协同作战!在小组中做好小技巧的传授,作品中的结构分析、颜色指导,画面中缺失的元素及时提供帮助(学生玩的很开心、最后作品完善需要专业指导,一幅好看的作品,其颜色,点、线、面及构成都很重要,老师的专业素养这时候就呈现出来了)借用第二课时时间,学生不是安安静静坐在桌上,有的小组颜色不够……去拿彩泥没秩序,他们很兴奋,也太过激动,有的同学是看到别的孩子的作品,兴奋的老大声嗨起来!我的声音基本被覆盖了!只能说。“这节课太开心了!”我有时也反思,我的课堂是兴奋了点,但他们还是很有秩序.全员参与,没一个被落下,全部同学做到“我的课堂我作主”,高效完成作品!</p><p class="ql-block"> 这么嗨,课堂能静、能动,有秩序,还留下欢呼声,现在,只留下照片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