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应赵之谦篆刻研究会约稿,以赵之谦篆刻代表作“为五斗米折腰”为题,创作了这枚篆刻作品。经过再三思考,我还是以古玺形式采用战国文字设计了印稿。</p> <p class="ql-block"> 首先想到的是要尽量避免雷同,因为约了一百人篆刻此印文,按照可以加减文字的要求我在原印文前加了一个“曾”字,文字选择上我基本都用了战国文字,《金文编》《古文字类编》等字典上除“腰”字外都有可以拿来就用。“腰”与“要”通,甲骨文有这个字,我又参考了吴昌硕、邓石如和王福奄等先贤的作品,但主要是考虑了印面的需要。先后设计了二十多稿,没有满意的,丢下干别的事去了,过了半个多月想起来,又改了几稿,最后形成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在章法设计上,印面追求疏秘有致,并有大片留红,文字尽可能保留古玺文字风貌,不做大动作印化。“曾”“折”字沾边,成补拙浑厚。以冲切刀快速完成,后又用刀柄捣击边框使其有残破状,並有意留有意到刀未到之处。用的是一方老挝石,3.8cmX3.8cm,看着挺好,但刀感极差,不爽快,石质沾刀有粉块。本来打算刻四面边款,边款文字也在笔记本上设计好了,但感觉边款太重会影响印面效果,还是刻了两面边款。</p> <p class="ql-block"> 寄稿前夜,窗外下着倾盆大雨,忽然心血来潮,拟甲骨文刻了两方白文印,一个正方,一个异形。因为这几个字甲骨文都有,组合起来又感觉很好玩,但真正刻起来却很有难度。“曾”字甲骨文是两个长竖点,为了与“米”字有区别,印化为曲线点,后又在一本字典上看到一个长竖点的“曾”字,觉得这个更好。“五”字先是用了五条撗线这个字,为的是使整个章法得到平衡。到最后又改做“五”。</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入印,最重要的是文字的准确,不能完全相信电子字典,同时要注意其独特的线条结构,突出文字的直线曲线、流畅沉重和古扑典雅。在章法上参考了甲骨文拓片的形式,用刀上力求以冲刀和单刀为主,线条挺拔,粗细有致,突出甲骨文印特点。我\认为当代篆刻家林尔先生的甲骨文篆刻中规中矩,王本兴先生的篆刻没有趣味可言,我不会走这个路子。我很少刻甲骨文印,许多问题还没有认识到位,如甲骨文的印化问题、章法和用刀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我刻印很慢,原于人太愚笨,许多印刻了磨,磨了刻,反复多次也刻不好。所用文字也要查几部字典才确定用哪个,太生僻的字更不敢用。在章法和文字处理上经常有黔驴技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赵之谦是一位身怀多种才能的艺术家,在晚清艺坛上诗文、考古、绘画、书法和篆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篆刻艺术,开辟了篆刻艺术新的摹汉印之路,在中国近代篆刻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提出了“汉印之妙不在斑驳而在于浑厚”。他是“金石画风”的倡导者,是“印外求印”的先驱。他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印从书出”的理念,使诗书画印融合无间。他大胆探索印章边栏变化,拓展了边款文字的表现空间、视觉形式和布局。他在“钜鹿魏氏”印的边款上说“古印有笔尤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此意非我无能传,此理舍君谁可言”。在这里进一步阐述了篆刻的笔与墨、刀与石应刀笔交融,刀笔互补,融合统一的理念,使篆刻艺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 赵之谦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寒。读他“为五斗米折腰”印文,犹如看到了赵公苦难的身世和艰辛的一生。这是一位文人对残酷现实的呼喊,是遥望先他一千五百余年的那位喊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的无奈的回答。</p><p class="ql-block">今天从事书法、绘画和篆刻的文人们,面对“为五斗米折腰”这六个字又做何感想呢?沧海桑田,岁月更迭,有些事并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 以此印向先贤致敬!</p><p class="ql-block"> 癸卯处暑于冰庐 张党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