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于心,反诈于行——梁山县拳铺镇第二中心小学反诈骗知识宣传篇

梁山县拳铺镇第二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对当下电信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的现象,防诈骗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与家长的防诈骗意识,掌握防诈骗的技能,我校进行防诈宣传,帮助全体师生与家长了解更多的诈骗形式、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p> <p class="ql-block"><b>01什么是电信诈骗</b></p> <p class="ql-block">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p> <p class="ql-block"><b>02常见电信诈骗形式</b></p> <p class="ql-block">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技术工具的开发出现和被使用,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形式吧!</p> <p class="ql-block">1.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等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p> <p class="ql-block"><b>2.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b></p><p class="ql-block"> 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p> <p class="ql-block"><b>3.冒充熟人进行诈骗</b></p><p class="ql-block"> 嫌疑人冒充受害人的熟人或领导,在电话中让受害人猜猜他是谁,当受害人报出一熟人姓名后即予承认,谎称将来看望受害人。隔日,再打电话编造因赌博、嫖娼、吸毒等被公安机关查获,或以出车祸、生病等急需用钱为由,向受害人借钱并告知汇款账户,达到诈骗目的。</p> <p class="ql-block"><b>4.网络刷单诈骗</b></p><p class="ql-block"> 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一旦接到类似要钱的信息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一定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有法治意识、防诈警觉。</p><p class="ql-block"> 此外,学生及家长上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不要在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一旦发现QQ、微信被盗号,要第一时间提醒亲朋好友,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的发生。</p><p class="ql-block">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付英鹏</p><p class="ql-block">初审: 褚伟 李兆福</p><p class="ql-block">审核:周传亭</p>

诈骗

受害人

冒充

家长

网络

防范

工作人员

账户

电信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