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预防先行——牛庄镇中心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向上吧,少年!

<p class="ql-block">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加大,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因此,在换季的时候,家长朋友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加强对幼儿身体健康的呵护。下面我们分享秋季幼儿护理小贴士,请大朋友们火速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幼儿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秋季腹泻</b></p><p class="ql-block">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nbsp;</p><p class="ql-block">2.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手足口</b></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预防手足口病,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nbsp;</p><p class="ql-block">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由于人群密集,病毒密度相对较大,孩子很容易被传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诺如病毒感染腹泄</b></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冬春季节高发,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病例为轻症,发病后2至3天即可康复。</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饮料。</p><p class="ql-block">2.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减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保持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3.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切勿送到幼儿园,患儿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三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四、疱疹性咽颊炎</b></p><p class="ql-block">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多发于夏秋季。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因为这种疾病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多的地方细菌病毒也多,因此要注意,特别是商场等比较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不要经常带孩子去。</p><p class="ql-block">2.孩子的用品和玩具要注意清洗,这样可以避免感染病菌,特别是孩子在幼儿园的用品,要注意消毒,要教育孩子不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五、上呼吸道感染</b></p><p class="ql-block"> 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让孩子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清淡滋阴为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六、哮喘</b></p><p class="ql-block"> 秋季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一般是过敏原通过内因而发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常见病,它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而且频繁发作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肺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孩子一旦出现过敏性哮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 要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花粉、烟雾等,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2.鼓励孩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通过锻炼增强体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秋季保健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在夏末秋初之时常常出来“骚扰”孩子,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p><p class="ql-block">一.健康饮食</p><p class="ql-block">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虽然已经是立秋,但“秋老虎”还是会让孩子大汗淋漓,这个时候,许多孩子喜欢端起一杯冰水就往肚里灌,由此引发的受凉、腹泻、感冒不在少数。对此,家长不能掉以轻心,不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应为孩子常备温开水。</p><p class="ql-block">二.充足睡眠</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春困秋乏”,秋天里人们常常容易感到疲乏,这时候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在周末居家的生活中,孩子的作息应与幼儿园时差不多,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三.体育运动</p><p class="ql-block">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对学龄前儿童的运动时间给出了具体推荐:“全天内各种类型的身体活动时间应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同时每天应进行至少120分钟的户外活动,若遇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酌情减少,但不应减少运动总量。</p>

孩子

秋季

预防措施

感染

腹泻

症状

手足

疱疹

病毒

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