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八十三年的通州民族小学 序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听着罗大佑作词作曲、佟大为等人演唱的这首歌。写这篇记实回忆小文,心情有些沉重。首先要感谢创办穆光私立小学(通州区民族小学)的各位先贤。感谢他们启迪了南街回族旧时蒙昩的民智,他们的善举也转变了南街回回人对汉文化学习缺泛热情固有的老观念,更是改变了那时南街回回穷苦孩子一生的命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州区民族小学位于南街回民胡同四十七号院,是通州区教委直属的一所公立小学。这座小学校的前身全称为通州穆光私立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零八年,牛街礼拜寺王宽教长受本坊教育家朱友山创办朱氏私立小学的启发,率先在牛街礼拜寺里创办回族子弟正规两等小学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一二年,民国政府教育次长马邻翼和王宽阿訇作为新式回族教育的先驱者,成立了中国回教俱进会,在全国各地设分会,主要工作就是改良经堂教育,开办回族新式小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春风所至,在京城和城郊及远郊县的回族聚居区办学热情空前高涨,先后创造条件,也按照牛街的办学模式兴办起了正规的新式小学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侵华日军占领通县,致通县百业凋敝,市场萧条,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本坊乡前辈,著名教育家朱友山先生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的通县朱氏私立小学,由于没有了政府和买办人士的资金支持。朱氏小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致办学异常艰难,办学资金只能靠朱友山先生奔走于京津两地去募捐,甚至典当家中贵重物品,但尽管如此也只能仅仅维持一个小小的复式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鉴于占通县县城四分之一的东南区域,竟无一所官办的小学校,南街回族教胞穷苦人家的子弟在面临无学可上的情况下。一九三八年,本坊乡前辈,回教史学家、教育家金吉堂先生受中国回教俱进会的指派,到通县与当时的有识之士:马兆丰、戴雅民、马冠儒、王子恒、张燕亭、华定远、张玉堂等人,在通州清真大寺义学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创办通县穆光私立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与此同时,京城的穆斯林知识精英为回族子弟办学盛极一时,兴办了很多带有穆字头的小学。如京城花市的穆德小学、王府井的穆安小学以及通县张湾的穆民等私立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清真大寺在经堂义学校址上创办正规的回族子弟两等小学,全面接受新式教育,学习科学知识。通县清真大寺利用寺内义学以有的教室,稍加修缮,将房间小的屋子打通隔断墙,改建成能容纳一个班的教室,学校的课桌板凳则由本坊几户有经济实力的实业家出资捐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创办通县穆光私立小学正值日伪统治时期,历经了难以预料的种种困难。如办学资金的筹划、对房屋的修缮、还需聘请教师以及招收适龄学生的生源等等问题。面对难题,通县清真寺董事会全体人员在金吉堂校长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历经两年的筹备,于一九四零年五月一日正式掛牌开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经通县清真大寺董事会推荐:金吉堂先生任校长,戴雅民先生任教务长,其它参与创办人员均为通县穆光私立小学董事会的会员,以上这些人当时都是京城及通州的知名人士和有经济实力的买办大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清真大寺里的义学,它是将在私塾学习的孩子集中到清真寺里,统一管理、统一学习,虽请汉文老师授课,但有别于当时正规的官办小学,通县清真寺义学的汉文学习,充其量只是围绕着能识字会简单算术的扫盲基础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清真大寺办义学,清真寺里的阿訇(教长)及海里凡(学生)主要教授回族宗教常识及简单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目的是通过学习本民族的宗教知识,来传承自己的文化。回族的宗教信仰是在非主流文化的国度里,它在中国的分布也是大分散小聚居,为了生存发展,加强本民族宗教信仰的学习,增强民族凝聚力,旧时清真寺办义学也算是明智之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清真大寺里的义学虽被穆光私立小学占用,但在南街还有刘菜园的东义学和南头条的南义学两座小清真寺,可供南教民前往学习回族宗教知识,这两所义学也曾得到过穆光私立小学人力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资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私立小学为阿拉伯语:努尔穆斯林,意译为穆斯林之光。穆光私立小学的校门在回民胡同,现在的清真寺北门内,大门门楣上方曾写有“义学”二个繁体大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步入通县穆光私立小学校的大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座小型影壁,壁前摆放着鲜花,影壁正中央写有穆光私立小学的校训“笃诚敏健”四个大字。校门内西侧是一间办公室,东侧北四合院为教室,四合院西面边还有图书室和食堂各一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小学的操场位于清真寺大殿的西侧,离大殿最近处只有几米远,以矮墙相隔。操场面积不大,南北长仅十多米,东西宽约二十多米。体育器材也相当简单,只有篮球、足球、铅球、铁环和跳绳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私立小学开学前,为了解决生源间题,更多的招收适龄学生,由校长金吉堂先生组织成立了劝学组,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及有声望的乡老,他们奔走于胡同里的家家户户,苦口婆心地去做那些愚昧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放远目光,要有认识和参悟,要想改变贫穷落后,就必须要让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更是民族的希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小学开学后的生源主要是由朱氏私立小学的学生转入和新招收的适龄儿童,他们全都是“十八个半截儿”胡同里穷回回人家的孩子,当时学生人数仅有四五十人,分成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两个复式班,简称二步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私立小学开学伊始,聘请的教师有京城的黑东丰,王佑宇,沙坊伍三位先生及校工苍全(苍三伯),教师和校工的工作是半义务性质的,少量工资由通州清真大寺发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私立小学实行义务办学,不收学费和书本费。当时只招收男生,同年级生源岁数相差不大,统一着校服,配校徽,出操跑步及外出活动整齐划一。校服由西大街李德山裁缝铺(王裁缝前身)到校为学生量体制衣,校服资金由清真寺资助,学生家长象征性地出了很少一部分,没钱可不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学校的管理、教学的安排、教材的选定等,主要是由校长金吉堂先生和教务长戴雅民先生负责筹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四四年,通县穆光小学开始实行六年一贯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简称(高小六)。初小四年的课程有:语文、算数、自然、体育、图画、手工、音乐。高小二年增设有:历史、地理、几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课程的设置除以上文化必修课外,每周还有两节阿拉伯语课时和两节回族宗教常识课时,日本统治时每周加授两节日语课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学校规定,初小四年毕业后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读二年高小,考试不合格留级重读。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每日要参加晌礼(中午去清真寺内礼拜)。星期五(主麻日)放假一天,学生中午返校,参加聚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在小学六年的学习期间内,大部分学生有的只念到一半,有的更短就退学了,他们有的出外去学徒,有的回家帮父母去做小本生意,能读到小学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一届穆光小学的应届毕业生只有杜师成、马振荣等六名学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穆光私立小学校开学后,全体董事会同仁和教职人员在金吉堂先生的领导下,将穆光私立小学办得炫耀一方,深得回族教胞的认可和热情拥护,他们捐资捐物,宅门大院更是慷慨解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清真大寺自己办学,借牛街办学之智,金吉堂先生又是著名的学者,办学已有了很丰富的经验。但清真寺办穆光小学的经费来源,只能依靠各处回族群众的捐赠,尤以宅门大院为主,捐赠是伊斯兰教施舍性质的,这种“乜帖式”的出散,不能按时且数量不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解放后,由于办学资金紧张,学生学费每学期为二块五毛钱,书本费二块钱,这在当时还是较高的,令很多家长望而生畏,也失去了最初免费办学的初衷。同时穆光小学也面临着新的国家政策,宅门大院对学校捐助已经很少,教学经费捉襟见肘,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一九五一年经清真寺董事会商议后,向通县政府申请,一九五二年由通县教委接管。此时国家开展全国性地扫盲运动,提倡男女平等,穆光小学开始招收女生,学生年龄不一,同学之间的年岁相差较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县教委接管后,纯回族经堂教育型的宗教常识公开授课已不复存在,穆光小学纳入国家统一教育序列,学校管理与教学内容与公立学校别无二致。但通州教委应清真寺董事会的要求,最初校长一职仍由回族教师担任,主麻日(星期五)老师依旧可带领学生去寺内礼拜聚礼,学校医务室仍为学生做割礼,直至一九五八年宗教改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五五年,穆光小学更名为通县回民小学,并聘请家住南街北二条胡同著名人士朱翊周先生(老中医)为名誉校长,以提升回民小学的知名度 。朱翊周先生鼓励贫家子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要求招收学生不分男女,不分民族,教育学生消除民族隔阂,互相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五二年,为了解决南院学校的读书声和学生出操时的口号声与清真寺的诵经声互扰。南街著名回族实业家,万通酱园酱创始人马兆丰先生。他捐出万通酱园前店后厂的部分厂区,由政府建了北院校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州区民族小学的操场是清真寺的产业,解放前清真寺曾在此设粥棚,天灾人祸时接济吃不饭的穷人。一九五五年,公私合营时,政府把南街干牛羊行买卖的散户集中起来,小学操场变成了养牛场。每当民族小学的学生上体育课时,学生跑步只能顺着胡同转着圈的跑,六十年代初操场回归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操场成为了批斗所谓有问题的老师,甚至社会上的坏分子,以教肓学生。一九六九年珍宝岛事件后,为了贵彻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的指示,操场开始烧战备砖,红砖青砖都有,小操场整天热气腾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再之后,操场西南侧教室坍塌,学校在北院一进门的西边用红砖盖了两间教室,教室至今还在那里,令人回忆萌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学校的小操场上盖满了地震棚,在余震不断的最初日子里,小操场给了南街“十八个半截”许多人最大的精神保护。过去民族小学的操场显得很大,人小地显大,可能是人小的缘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改革开放后,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小学南院退还给清真寺,清真寺寺管会将南院操场建成了一座大型的四合院,出租由南街人创办了穆光幼儿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现在清真寺内有知名学者朱向如老师将教育家金吉堂先生、实业家马兆丰先生等人创办穆光小学的事迹,写入碑文立于寺内,以彰显其德。这种热心回族教育事业的精神,深为后人崇敬,一直传为佳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通州区民族小学于一九三八年开始创办,一九四零年正式开学。一九五一年由于资金紧张,致清真寺办学举步维艰。一九五二年,由清真寺董事会向通县政府申请,由县教委接管。一九五五年学校更名为通县回民小学。一九五七年再次更名为通县民族小学。一九九七年通县撤县什区,更改为通州区民族小学,并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九零年,通州区政府投资一百三十余万元,在北院校址建了一幢四层二千平方米的教学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时间虽已过去八十三年,但当年创办穆光小学的艰难历史似乎还残留在南街人口耳相传的记忆里。我从民族小学已毕业了五十一年。我默默地梳理着旧时光里民族小学的陈年往事,却发现人生的岁月好像一眨眼就化作了云烟。几十年的光阴,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我的老师安好康健,同学还在身边,联系不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看今天的通州区民族小学早已是旧貌换新颜,教学楼是新建的,教学设备是最先进的,老师是师范学院专科毕业的,小学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追昔抚今,正像宋代诗人黄庭坚所写:杨柳春风今夜闲,一杯浊酒问青天。为何花有重开日,从来人无再少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本坊回族史学家、教育家金吉堂先生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金吉堂(一九零八年~九七八年),现代中国伊斯兰教史学家、教育工作者。名祈恕,以字行,经名优素福。回族。北京通县人。毕业于北京畿辅学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九三八年在通县创办穆光私立小学,并担任校长。一九四七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一九四九年北平和平解放时获释。同年五月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易县师范学校任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他通晓伊斯兰经典,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有独到的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回教历史问题》、《教门杂识》、《回教民族说》、《敕赐清真寺的五百年》等,在中国伊斯兰教史学界有较大影响。</b></p> 三、后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按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南街马工曾带领我们领略了通州南街“十八个半截”胡同里的方言土话,最近,他又把视角转向了通州区民族小学,去挖掘此处历史的文化细节。古语有云:人不学,不知义,缺乏教育史的史学研究是不完整的。南街马工用他的笔尖记录了通州区民族小学的历史,便是通州南街回回教育史上的一个缩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陈佳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南街马工2023·9·19于熊家胡同老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