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技巧】浅谈作品配乐的意犹未尽

阿恺

<p class="ql-block">文/阿恺</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46963815</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的作品配乐,目的应该是想烘托作品的气氛,达到感染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给读者创造惬意的阅读享受,从而吸引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读者喜欢的氛围,让读者饱享盛宴而又意犹未尽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试想一下,读者是来美篇读作品的,还是来听歌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言而喻,是来读作品的,如果听歌曲就去音乐软件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篇的背景音乐无论音质、数量都无法与纯音乐软件媲美。来美篇不是听歌曲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这里可以得出“读”是主体,是关键,是读者的最终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读者读作品时是愿意在放着轻音乐的茶楼里读,还是愿意在放着歌曲的歌厅里读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谁都愿意在前者的环境里,静静地品评作品滋味,而不愿在嘈杂的环境里,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热闹。尤其是美篇里的读者,大多是退了休的,爱好诗文的,爱好摄影的,爱好绘画的……,在忙碌了半生后,偷得闲来静享美好时光,以“雅”、”淡”、“品”为主要意愿的。换句话说,想来这里感受一下诗书的墨香气息,作品的无限延展的想象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读者需要的是一种高雅的享受,是读的过程,而不是读的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作者与读者的共鸣,是提示引导来的好,还是意会不可言传来得好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作者发表的作品,是想让读者自己去理解他的创作情感、构思、意境等,还是想直接启发读者作品的思想方向,故事的梗概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答也应该是肯定是前者,不是后者,如果是后者,作者也就不用劳神费力的写了,直接交代故事主要情节,或者直接交代主题思想,亦或者列出一个纲要就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不用讲究语言、修辞、方法、结构、意境等等了,如果是那样,作品也就没有读者了,也就失去写作的意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可以得出,作者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用歌曲给读者加提示、引导是不可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读者读作品的时候,是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馍呢,还是愿意自己慢慢咀嚼着吃、品尝美食的味道呢?我想哪个读者都想开动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经历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谁都不愿意作者直接告诉我写的是啥,都想自己体会是个啥,不然就不来读,无趣而没有意义的事谁会愿意做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就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不朽名言。也有《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会的诞生,以及它持久地存在着,和越来越多的人对《红楼梦》感兴趣,视如文化宝藏一样,进行研究和探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一个作品,不同读者,年龄、经历、心情、所处的环境等都不相同,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各有千秋。甚至同一个人不同时间读同一个作品,体会的情感、意义、深刻度也都是不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学生时代理解了字面意思,也跟着老师背诵了它的思想含义,但都是表层的理解。都是应试而学。待到人生风雨退却之后,在平淡中细品它的个中滋味,把半生的苦辣酸甜揉进词句中,那深沉的理解就是玩味无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所谓作品,就是作者只负责责“作”;至于“品”,那是要留给读者自己,用他独特的经历、境界和方法等去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的国画讲究“留白”,文章也是要给读者留有足够的“白”的空间,这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使作品有机会在读者心中进行的二次创作、三次创作……。来不断扩大作品的影响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综上所述,中国画里的这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读者怎么去添,作品中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品”,读者怎么去品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就是尊重读者的审美,不要提示、引导,让读者自己去品,去添补那作者留出的“白”,去体会作者欲说未说的余味,读者就每次读都有新体验,每次读都有新感受,每次读都觉得又深刻了一层,作品才百读不厌,给读者总是意犹未尽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所以,背景音乐可以有,但只是应该像茶楼里品茗的音乐一样,有个基调,若有若无,丝丝渺渺,荡涤着读者的心灵,又不嘈杂着抢占读者的思维,让音乐在读者的思维上缠绕着、温柔着、舒展着读者的思绪是最佳之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读者读作品就会意犹未尽,越读越想读,百读不厌,爱不释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我以美篇为家,为美篇添砖加瓦,希望美篇越办越红火,请诸位老师和美友们指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