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志民

松林驿站在发酵 <p class="ql-block">  嵩县木植街乡党委书记郭展锋同志,慧眼识珠,一上任便发现古村松林应该是木植街区域乡村振兴治理开发首选地,因为这个小村庄是外方山区乃至整个北汝河上游,发生大亊最悠久,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古村松林是走进外方山区的第一个自然村,寨沟村的第一个村民组。村部距乡政府6公里,全村245户,839人,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592.7亩,林地8000亩,荒山26000亩。山多地少,植被良好,气温宜居,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近年不少城镇友人来此避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老少皆喜,留恋往返,享受大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距今四千年前,三黄五帝的尧帝时期,上天普降大雨,整个中原大地一片汪洋,许多大山原始交错,水泻不通,粮田被淹,居民困守山头。</p><p class="ql-block"> 尧帝令鲧治水,无果。</p><p class="ql-block"> 舜令禹治水。大禹刚与涂山氏结婚四天,便带领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他用疏导治水的新方法,每发现一个地方需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施工,工程开始,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p><p class="ql-block"> 妻室所在的涂山位于嵩县西,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家门,听到小孩的哭声,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眼妻子和孩子,但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去。</p><p class="ql-block"> 舜后大禹执掌朝政,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更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然后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大禹治水奋战13年,非常疲惫,几乎筋疲力竭。</p><p class="ql-block"> 大禹刚回到三涂山后,忽想,北汝河上游高山纵横,洪水也不会那么顺从。于是立派得力猛将朱虎率众前往察看。</p><p class="ql-block"> 朱虎不敢怠慢,与一帮治水英雄进毛沟,登黄花墁,举目南望,沟满河平,许多河段都被横岭堵拦,居民都在高山搭棚度难。朱虎立策通信兵回三涂山报告禹帝。众英雄下到西墁山,确认最严重的一处是与西墁山相连的一道长岭向南延伸,正好把外方山流域的洪水堵成高山汪洋。朱虎一边派人到附近山头,动员老百姓参加开山泻洪的神圣工程,一边率部到堵水处安营扎寨,按照大禹以疏泻为主的治水原则,立即开工凿岭泻洪。</p> <p class="ql-block">  大禹获悉后,立即派遣治水经验丰富人员前往支援。</p><p class="ql-block"> 由于工具原始,山石坚固,工程进度十分缓慢。凿到半山腰,以下整面石山浑然一体,坚硬无比,无论石斧或青铜利器,均难下挖泻洪。 在这一筹莫展的紧要关头,朱虎昼夜盘坐帐篷要神练功。一天,乌云压顶,天雷轰鸣,朱虎腾空入云,刹那间,随着电闪雷鸣,只见朱虎顺着一道闪光,射箭般踢向石岭。咔嚓!轰隆!眨眼间,石岭浑段打开,像开门一样向下向南转移九十度,河道打开了,下游南侧山沟被堵,后人称此沟为没门沟。</p> <p class="ql-block">  接着疏通八里峡、石窑湾,从此,外方山泻洪结束,沿河两岸沃野粮丰。</p><p class="ql-block"> 大禹精神焕发,前来视察。从没门沟到八里峡,一路发现山坡峻岭那么多翘着白皮的松树,大的小的一棵棵傲首挺立,雄伟壮观,给人一种昂首挺胸志满怀的感觉。禹环视四周,翘指赞曰:“朱虎,朱虎,真虎,神虎,不让你来,洪水难得顺从!”</p><p class="ql-block"> 禹触景生情,令朱虎协助当地百姓在闲置空地上补栽松树,并拿“松林”二字作为开山地名,彰显亊在人为,人能胜天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真乃,十年一片绿,百年大森林,人在家就在,全凭有雄心。</p> <p class="ql-block">后人赋诗:</p><p class="ql-block"> 大禹治水功千秋</p><p class="ql-block"> 朱虎堵了没门沟</p><p class="ql-block"> 禹帝以松铭心志</p><p class="ql-block"> 地名松林扬中州</p> <p class="ql-block">  泻洪后,外方山河水两岸淤土平川,植被茂盛。原始白松林向河边发展,狭长小盆地渐成松树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后,嵩南成了建寺扩庙的重点区域,白河、车村、木植街的高山峡谷中,大寺小庙星罗棋布。</p><p class="ql-block"> 松林的松树之海自然成了佛的风水宝地,大寺院——松林寺,在茂密的白皮松大树林中央隆重开光。专供和尚加工粮食用的八方八齿和尚磨、和尚碾吱吱吜吜地转着,和尚念经时击打着高音铁磬,伴着随风呼吼的松涛,响着美妙的音符。四周居民和远方香客常来常往。松林寺,曾经是外方山区比较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外方山的松林寺红红火火一千多年,直到明朝末年,嵩南寺院遭遇战乱劫难,和尚被杀,寺庙焚毁,松林的松林寺也在劫难逃。随着寺院的泯灭,白皮松树林也日渐消亡。寺院被毁后,当地人在寺院遗址上建了火神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墙用石头坐泥砌成,两挂梁架全为松木,上盖小青瓦。内</span>筑三尺神台,上塑三头六臂火神像,一旁静放着松林寺镇寺法物——高音铁磬。庙前和尚碾原址未动,和尚磨散放在庙旁的乱石堆上。民国时期,松林的原始白皮松也就只剩零星几棵。时至今日,原始白皮松已经荡然无存,仅剩松林后坡的百年姊妹松,还诉说着原始先族的庄严与威武。 </p> <p class="ql-block">  磬是人类发明最早的乐器。在我国,寺院法会时,和尚课颂常以铁磬作为维那师敲击的法器。松林寺的铁磬,口径约三十厘米,四周有四个直径五公分的园孔,以棒击之,声音幽雅宏亮,清脆悦耳,非常好听。铁磬被人们视为神灵的宝物,没有了寺院,没了和尚,铁磬一直被放在小小的火神庙里,三百余年,无人柒指损毁。解放后,铁磬被寨沟口小学拿去挂在大门楼横梁上当钟敲,声音清脆响亮,十分好听。</p> <p class="ql-block">  散落的松林寺隋唐大青瓦,建国后还在火神庙旁的乱石堆中散存数片。</p> <p class="ql-block">  解放前每年正月,周围四乡四道神社的香客云集火神庙,从庙周到河滩人山人海,十分壮观。平日许愿求神者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火神庙历经三百年香火燎绕,瓦片散落,多处漏雨,频临倒塌。2003年3月,方园民众在松林居民吴铁旦等六七位热心者的带领下,捐款捐物,拆旧换新,又建了一座新庙。</p><p class="ql-block">  原庙拆下的梁架全是松木,看来四百多年前松林的松树确实是相当多的。为了保存古庙遗物,两幅古梁架原结构未动,做二梁起架用在新庙的两挂大梁之上。</p> <p class="ql-block">  松林寺周围数十户的几十口人都分居在周边的七道山沟里。解放后随着合作化运动,先后移居庙周开扩地段。十年前的新村建设,又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十三户二百多口人,住进庙东庙西公路两旁整齐的平房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还能冰箱都有肉,出门车代步。这样的生活水平,让人发自内心的感谢共产党的伟大,感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span></p> <p class="ql-block">  外方山主峰原名阳山,海拔1878.9米,距松林24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前,潘杨结仇,杨六郎被诬告流放云南,押赴途中,六郎择机逃往阳山,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几次挫败潘家军。后经八贤王努力,朝廷免了六郎的罪,并由八贤王招其回朝。</p> <p class="ql-block">  如今,杨山关隘古道,残垣断壁犹存。主峰瞭望台,像一把利剑,直插云端,攀岩登顶只能用手脚扣定石缝两侧雕刻的浅窝,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的垂直向上慢慢挪动,若有星点差错,掉下万丈深渊,必将粉身碎骨。</p><p class="ql-block"> 登顶成功后,似乎置身在天上。举目四望,百里风景尽收眼底;聆听好汉传说,触摸人文遗迹,感慨英雄气概,畅抒豪迈情怀,领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险要。</p><p class="ql-block"> 上面原有一门硕大的古铁炮,人称“老爷炮”,大办钢铁的1958年,被合峪人推下山炼铁去了。现在,寨墻、寨门,石磨、石碾、水井、跑马岭、六郎窑、瞭望台等诸多遗迹遗物,都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据说,开封杨府的古碑文里还有“杨六郎避难杨山”的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于对爱国将领的崇拜,后来人们把阳山改称杨山,外方山河道称为颂杨河。</p> <p class="ql-block">  清朝末年,明𦤑大侠王天纵(1879-1919),反清结盟十大弟兄,聚义杨山寨,依附主峰瞭望台,<span style="font-size:18px;">利用四周绝壁天险,修复杨六郎遗留下的古山寨,不仅恢复了贴附青龙背石墻建筑的九间瓦房,还在中间空地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大草房,挂牌“聚义厅”。加上散布寨内寨外的小草房和山下各沟的营房、炮台,组成了固若金汤的大本营。清军派谢宝胜(原为道士)率部几次进剿,均败在王的徽下。</span></p><p class="ql-block"> 王早年从事反清活动,曾游历日本。19岁人称"中州大侠"。</p><p class="ql-block"> 1911年武昌起义,王在豫西响应,举为“丁部大将军”。</p><p class="ql-block"> 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委任王为京师总督察处副处长,加陆军少将衔。</p><p class="ql-block"> 1913年,袁任命王天纵为直、苏、豫、鄂四省剿匪联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 1916年参加讨袁。</p><p class="ql-block"> 1917年讨伐张勋,逼张勋外逃。不久,孙中山任命王为靖国豫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 1918年1月,王天纵在豫西组建河南靖国军。后转至鄂西,与北洋军阀作战。</p><p class="ql-block"> 1919年,病亡四川,终年40周岁。</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陸军中将宋天才,率七十五师赴厦门抗日,失利后回田湖老家。日本人邀其执掌嵩县傀儡政府,为日本卖命。宋严词拒绝,并暗上杨山避险,住蒲池很久,深受当地群众赞誉。</p> <p class="ql-block">  寨沟呼家寨四面悬崖峭壁,上有呼延庆避难时营盘的房基。呼延庆的动人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外方山险峻幽深,群峰高耸,环境闭塞,为历代英雄豪杰屯兵藏身的理想之地。黑龙、黄龙、九龙圣母、吴子婿与禅堂等神话传说,也诉说着远古先族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 从松林到杨山,石山遍野,自然条件一直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资原概念的变化让前程充满了希望。发展旅游产业,凭借丰富的英雄人物故事和历史悠久的神话传说,夏日避暑胜地,冬季冰雪奇观,加上野生水果和中药材,四季游客蜂涌,游人上帝必将给木植街乡的经济带上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  党和国家的政策彻底已改变了深山区的穷模样,路通了,电来了,车有了,电话不离手,洋房宽又亮,气电不用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年,乡党委政府顺应乡村振兴大形势,在深入考察颂杨河两岸旅游资源中,发现外方山名人故亊多,神话传说多。加之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山高林密,奇岭怪石随处可见,野生水果中药材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良机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朱虎踢山泻洪处,从建驿站开始的基本建设和滴水崖公路改造,都是开发杨山旅游区,振兴外方山经济带的开祭工程,大有发挥威力的潜能。</p><p class="ql-block"> 首期工程,滴水崖公路改造已完工,在朱虎开山遗址百米处的的东沟口,建设“松林驿站”,民舍改造,路边整理,栽竹移木,亭棚建设,餐饮房,住宿楼……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p><p class="ql-block"> 乡党委书记郭展锋,乡长刘纳利、人大主席乔宇明,三天两头都要来察看指导。寨沟村支书马志成,村长张俊卿,每天坚持在工地一边指挥,一边挥汗如雨的实干。村民由村委分批轮流安排施工。亭子、餐饮房,宿舍楼,还有颂杨河对岸石壁上,架水管造冰挂奇观,整个一期工程的工地,一直在保质保量紧张有序的施工中。</p> <p class="ql-block">  二期工程,驿站外整理河道,在餐饮房下面建一拦水坝,聚水成湖。</p><p class="ql-block"> 三期工程,随着木禅公路加宽铺修进程的向里推进,给姊妹松砌平台,修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广栽白皮松,让白皮松树林成为松林的一道风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期工程,水</span>坝上面,以公路相平建吊桥一座,从对岸沿坡修栈道,通往没门沟横向口石岭,石岭后修复小水库,岭上建凉亭,岭外造冰挂,中途朱虎开山处建朱虎开山塑像。</p><p class="ql-block"> 五期工程,随着整体从外向里推进的,开发杨山旅游区,振兴外方山经济带的进程,火神庙旁适时塑造大禹朱虎群。</p><p class="ql-block"> 六期工程,火神庙向南建公路桥,相继开发南阴和大南沟。</p><p class="ql-block"> 七期工程,从东沟口到西头猪场修河堤,沿堤垫地,公路改走河堤,让松林一改旧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0.30 (1572908228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