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汗停颗粒,守住气血止虚汗

春雨未寒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总是稍微一动就出汗,一起干点啥,别人还没咋样呢,就你一头一脸的汗,这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出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于频繁或大量出汗则属于异常情况。我们的汗液是从毛孔出去的,那是什么来控制毛孔的开阖呢?是我们的气——卫气,它就像卫兵一样,守在我们体表,它可以支配毛孔的开合,阻止汗液过度流失,同时也能够预防外邪入侵。</p><p class="ql-block">如果卫气虚了,守不住城门了,你稍微动一动,汗就出去了。</p><p class="ql-block">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烧水时需要先在锅里装上水,然后点燃火源,将锅放在火上,火源持续发力,将锅里的水加热至沸腾。此时打开锅盖,会发现锅盖上面有一些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可以被视为是人体内的津液。如果这些津液从人体排出,就会形成汗液。</p><p class="ql-block">出汗多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气血漏了!</p><p class="ql-block">在中医看来,血汗是同源的,流汗过多,同样会伤血。另外呢,汗属于津液,津能载气,出汗的同时,气血也会跟着一起流失,所以说像这种情况其实是气血漏了。这类人除了汗比较多,平时还总觉得乏力、容易感冒、脸色发白。</p> <p class="ql-block">如果出汗多=气血崩,而气血之所以往外漏是因为气虚,肌表不固,气虚是本源。所以要想把一天到晚止不住的虚汗牢牢收住,就得补气。</p><p class="ql-block">从补气的角度,有<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玉屏风颗粒和生脉饮</span>,这是比较常用的两个中成药。如果仅仅是出汗,气虚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也有一个中成药,那就是<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虚汗停颗粒</span>。</p><p class="ql-block">这个中成药是以古方牡蛎散为基础进行加减而制成的,牡蛎散最早见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它是该局方中非常典型的固涩剂,其功效以止汗为主。</p><p class="ql-block">牡蛎散组方:<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黄芪15克、浮小麦30克、麻黄根15克、煅牡蛎15克,水煎服。(中成药-虚汗停颗粒)</span></p><p class="ql-block">其中,黄芪主要负责补气,它就像城门守卫一样,确保气血的充足。它可以阻止不应该外泄的气血流失,同时也能防止不应该进入的因素进入体内。</p><p class="ql-block">而煅牡蛎、浮小麦和麻黄根这三味药可以被形容为止汗的强力武将,它们的药性具有收敛、固涩和止汗的强大效力。</p><p class="ql-block">麻黄根可以止汗,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深深扎入土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并且必须充分抓紧土壤以抵御风雨。正因为如此,植物的根具备一种“敛”的属性,可促使人体止汗。</p><p class="ql-block">煅牡蛎也是一味止汗药,而且有助于生津。生津的意思是增加唾液和口腔液体,就像吃甘蔗后口中会产生大量液体,缓解口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浮小麦是指小麦中的糠皮部分,它的特点是空心或不够饱满,因此可以浮于水面。从药性上讲,浮小麦具有走表的特点,能够起到固涩皮肤、防止自汗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收敛皮肤表面的汗孔,阻止过度的汗液排出。</p><p class="ql-block">当身体阴虚火旺时,非常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而浮小麦可以除去这种烦躁,还有助于清除虚热。配合生津的糯稻根和适量的浮小麦,可以同时达到停汗和清热的功效,让身体得以健康平衡。</p><p class="ql-block">这四味药搭配,一下就把我们的气血给收住了,你的汗自然也就止住了。该方有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的作用,主要目的是收敛和固涩。</p><p class="ql-block">虽然它的补气功效并不十分突出,但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到的,如果只是出汗,而气虚的症状并不明显,可以参考此方,对自汗、盗汗都有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