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天的山西之行于9月17日尽兴而返。整理相片,回忆行程,编辑文字,记录感动,这是每次出门旅行后的必写作业,不为别的,只为将来垂垂老矣时能有美好的往事可供茶余饭后在夕阳西下的躺椅上与身边的伴侣有所叙说和消遣。也许将来的这种叙说与回忆便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生命的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9月9日,我和林sir乘T147次南昌开往北京西的列车,时隔20年再次乘坐这趟列车有些恍兮惚兮的感觉。20多年前,林sir在哈尔滨雷达三十团服役,每年一次探亲假都是坐T147到达北京西而后赶往北京站换乘去哈市的列车。每去一次部队探亲都要历经50多个小时的旅程跋涉,人多票少,能买到座位票已是万幸,而卧铺更是一票难求,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艰难是有多辛苦,坐火车坐到脚肿,吃方便面吃到吐,那都是常有的事情,一句话,那是穷,交通不发达。如今的交通运输可以说是空前的方便,飞机✈️,高铁🚄,特快等等交通工具,只要一部手机,全部搞定。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也鼓了,日子也好过了,出门更是方便了,所以每外出一次旅行都会使我更深一层的热爱我们的国家。话说这些有些远了,但都是肺腑之言。</p> <p class="ql-block">我们于10日早上7点11抵达石家庄站,站内换乘8点50G601次高铁于10:21分到达太原南站。出站便感觉到一丝丝秋的凉意,好在温度不算太低。旅客们也大都穿上了秋衣,穿短袖的寥寥无几,当然我和林sir属于这“无几”的范围内😊。出站口几位大学生举着各自学院的牌子接收各自校内的新生,望着他们满是青春的脸,我心生羡慕。“青春是铁,环境是火炉。”此生唯一的遗憾便是没考上大学,未能在火炉的环境里锤炼自己,所以只能在温暖的时光里行涉千里,饱览山河,品读诗书,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努力的去弥补我这平淡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想在短时间里将整座太原城游览完毕并做到了如指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和林sir商量只能先去晋祠,过后再做打算。要到晋祠博物馆必先经过晋祠公园。现如今的晋祠是包括两大部分的,前半部分是晋祠公园,无需门票,只要排队进去即可,公园里凉亭楼阁,苍树绿茵,是拍照的绝佳境地。时遇一对小年青在大树底下拍照,一时兴起,为女孩和他俩抓拍了几张,本是拍着玩,练习练习,没想到后来又遇见他俩,于是主动打了招呼,将所拍之片拿予她看,小姑娘温温柔柔,甚是好看,看完相片,眼里透着满是请求,不等她开口,我便主动加她微信,将相片一并传给了她。看她如此喜欢,心里也很是开心,难怪人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善举既能取悦别人也能欢欣自己!看着林sir望着我的眼光,尽让我心生出一丝骄傲。😊</p> <p class="ql-block">沿着公园一直往里走,直到看见“晋祠”两个字时才到了真正晋祠的大门,这里才是晋祠的主体--又称晋祠博物馆。你可以在网上提前预订门票,也可以现场手机上购买门票。不来晋祠不知道它的历史,来了晋祠,听闻它的历史后你又会对太原心生敬畏!晋祠是为谁而建呢?是为纪念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其母后邑姜王后而建。那唐叔虞又是谁呢?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周武王姬发的儿子。为什么加了个唐在前面呢?因为西周晋国作为叔虞的封地也称为唐国,所以后人称之为唐叔虞。为什么要给唐叔虞建祠堂呢?因为唐叔虞作为晋国开国诸侯受封治唐后,使得当地农业,牧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所以说同是古都,地下的历史看西安,地上的文化却要看山西。</p> <p class="ql-block">走进晋祠,古色古香,满眼历史,处处古迹。晋祠不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还是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实物孤例,更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到晋祠,除了看它的园林建设,更重要的是听它的历史文化。晋祠里的三宝,三绝,三匾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三个问题,我在里面寻了整整一个下午。三宝是哪三宝呢?</p><p class="ql-block">一宝:圣母殿,它是晋祠里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整个大殿内部没有支柱,所以有梁无柱是它最大的看点。它完美地诠释了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我想,现如今我们所提倡的工匠精神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吧。</p><p class="ql-block">二宝:鱼沼飞梁,鱼沼泉上的飞梁石桥,被称为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它建于宋代,连接圣母殿与献殿,梁思成当年看到此桥都震惊不已。</p><p class="ql-block">三宝:献殿,它是金代修建的,是供奉祭品的地方,整个殿内的梁柱上没有一颗铁钉,像一座凉亭,被称为是天然的冰箱。</p><p class="ql-block">这些殿堂与石桥虽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岁月,但依然屹立不倒,我由衷地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三绝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一绝:周柏,周柏是西周时代种植的柏树,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更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这棵历时三千年的古树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见证了晋阳城千年来的兴衰,到如今却依然是枝繁叶茂,郁郁苍苍,真可谓是“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p><p class="ql-block">二绝:宋代彩塑,这些彩塑就立于圣母殿内,除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其余彩塑全是宋代遗物。坐落在大殿中央的圣母邑姜像,凤冠霞帔,蠎袍加身,神态安逸,母仪天下。分立两侧的宫女宦官们则是谨小慎微,谦卑恭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宛如昔日生活场景的再现。</p><p class="ql-block">三绝:难老泉,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不大,清澈如玉,常年不息。关于难老泉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叫《饮马抽鞭,柳氏坐瓮》,感兴趣的朋友在去晋祠游览时可以仔细听听讲解员的叙说,在这里就不一一诉说了。只是被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的“晋阳第一泉”自2008年地下水位线降至最低,距泉口以下27.76米,几乎是断流了,到目前还没有复流,也许这种缺憾还将持续。</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三匾又是哪三匾呢?</p><p class="ql-block">一匾:“难老”二字,出自《诗经》中“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锡”同“赐”),这是歌颂鲁王的诗句,是说已经喝了这赏赐的酒,就永远也不会老。“难老”二字是由山西太原市人书法家傅山题写。</p><p class="ql-block">二匾:“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不仅要发扬文王在天的神明;也要虔敬地奉祀文王在庙堂的神灵。也就是说文王德高,我们不但要奉祭他,更要将他的德业发扬光大。“对越”匾相传由太原县举人高应元所书。</p><p class="ql-block">三匾:水镜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人世间的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此匾由清朝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在晋祠中轴线的两侧还有寺庙和道观,以及后方的鲁班庙,它充分地将儒教佛教与道教完美地容合在一起,使我们真正地感受到这座中国最大的皇家祠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沿后山上至老君洞,过登山门可到晋祠的最高点。由上向下俯看,只见晋祠里各座殿堂楼阁,飞檐翘角,云窗雾阁,望衡对宇。人说“千年晋祠,一眼千年”,望着这些没有声音,没有文字的飞檐反宇,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除了感动,便是热爱,深深地热爱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热爱华夏大地的悠远文化!</p> <p class="ql-block">要认真了解晋祠的历史文化有很多很多,只是时间来不及了。晚上林sir的军校同学及亲密战友张sir听闻我们到了太原,打电话来一定要聚一聚,叙说战友情。晚餐期间的喝酒环节让我再次重温了战友战友亲如兄弟的战友情,以及感情深一口闷的军营酒文化。唉,难得高兴,由他们去了。不过我尝到了正宗的山西清徐特色面食“沾片子”,好吃又健康!还有清徐的葡萄也特别好吃,甜甜的味道里带着淡淡的玫魂香味。在这里我要真心地谢谢张sir,让我们晋祠之游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品尝到了不一样的舌尖上的太原!</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拍摄 /梦兮</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文 /梦兮</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部分资料来自网络</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音乐 /《五百年沧海桑田》</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谢谢雅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