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往事一一邮局门口的捉笔人</p><p class="ql-block"> 古城绍兴大凡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忆犹新清晰地记得清道桥“花巷”南口向东几十米的“绍兴邮政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城镇往往是以邮局为标志成为该区划的中心点。据史志记载,绍兴的邮政业务开办于清光绪二十六年也即公元一九OO年。这幢青砖实切有着清末洋味建筑风格的“小洋房”,在东街西口粉墙黛瓦矮小破旧平房中鹤立鸡群尤为耀眼。</p> <p class="ql-block"> 而更显眼的特别具有时代特征回味的是邮局边上这个旮旯,曾帮助无数不识字者完成自己的情感传递的几位捉笔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那岁月从事这行当营生的,大多数由于政治历史、成份歧视等原因纠缠不清,虽手无缚鸡之力,但腹有墨水,寒酸落泊的孔乙己式的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尽管身上穿着简朴而不失文人品味,面容平和,在眼神深邃中透出一股深沉的人生阅历。待人接物举止行态中,能隐隐感觉到是个饱经沧桑,有时光沉淀故事的老叟。</p><p class="ql-block"> 据说其中一位倪姓干瘪清瘦老翁,曾经是民国日伪时期绍兴县太爷的女婿,由于当年的时代背景下的政治氛围,赖以生存的也只能是自谋生计,低卑的以每封五分钱的代写书信的执笔费维持最低的生存之需。</p><p class="ql-block"> 这个行当无需太多配置,一顶破旧茶几,一把热水瓶,一只搪瓷茶杯,一沓纸一支笔足矣。早期讲究的也会用自己带来的笺纸,以用毛笔书写,后来自来水笔的普及,才逐渐采用钢笔书写。</p><p class="ql-block"> 捉笔之业务基本上多是代人写信,偶尔运气好也有代为写诉状,遗嘱,房屋分书等文稿。</p> <p class="ql-block"> 写信并不复杂,大多由不识字的老者先唠叨想表达的意思,然后组织文字,全凭执笔写信者“捉笔”;还有一种具备口头表达能力的,全有他们口述,代笔者一句不落不误地实录。</p><p class="ql-block"> 尽管解放已经十年之久,但这几位捉笔老先生不免还带有旧社会的残热之遗风,时常带有半文不白的谦辞。如信开笔便是:“敬启者,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展信颜欢”;</p><p class="ql-block"> 表达珍重关切:“乍暖还寒,幸乞珍重”;</p><p class="ql-block"> 期待回复:“敬希赐复”,这种八股文式千篇一律,每封信上都万能用得上。</p><p class="ql-block"> 信写完毕,捉笔人把全文通读一遍,如客户有遗漏差错,可以按要求逐一增添,会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客户的想法,直到满意为至。</p> <p class="ql-block"> 那年月,国内平信的邮资也只有八分钱一张邮票,执笔一天下来也不过几毛钱,但参照当年的人均每月五元钱的生活水平,可怜菲薄的收入不至于断顿,曰子虽清贫寒酸,也可果腹度日。</p><p class="ql-block"> 人是群居动物,更是善于怀旧的生灵。在通信电话不是很普及的时候,无不经历过书信沟通交流互动的我们,应该是刻骨铭心的记得八分钱邮票的书笺里,承载充滿着多少亲情、友情、爱情和游子们在外对家的牵挂和乡愁。更有寄出后的期昐回复之煎熬,以及收到回复后的狂喜和欣慰。</p><p class="ql-block"> 今天,电话、微信家喻户晓习巳为常,我不知道将来的通信方式如何演变,但我预计今天的通信方式迟早会被更新的形式所替代。但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且是永恒不可磨灭的,定会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字如其人,书法笔迹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当以前这种古老朴实最真接最普通的传统交流方式逐渐衰老退出历史舞台,湮没在流年岁月的风尘之中时,我们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以这种微弱的形式表达怀念和追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