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读小学之前的幼儿时期,多是随外婆在她的家乡宜昌度过的。</p><p class="ql-block"> 外祖父罗文庭是江西南昌人,从小读过私塾,长大后在江西中药业担任文案工作,之后随同仁们一起来到湖北宜昌,与宜昌当地的中药业组成了国药业公会,外祖父在公会担任文书一职。</p><p class="ql-block"> 外祖母黎宏秀宜昌人,家里世代以船运业为生。外婆有着一双天足,她没肯像其她女孩子那样屈服于裹脚,可见我外婆性格上的坚强与担当。这点,遗传给了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后经人介绍,外祖母在她双亲的主持下与我外祖父结婚成家。他们起先生过一个男孩,不幸染病夭折,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视若珍宝,取名罗紫玉。女孩终于长大了,聪明伶俐天生丽质,于是他们让她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个聪颖活泼的小女孩,就是我母亲。</p><p class="ql-block"> 我幼年在宜昌长大,那时候外祖父已经不在人世了。我随外婆住在我舅爷爷家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舅奶奶总是在厨房里忙碌着操持全家人的饭菜,厨房很大,每当闻到饭菜的香味,过一会儿便会听到舅奶奶的呼唤:“都过来吃饭啦!” 舅奶奶闲下来的时候,常常坐在挂钟下做针线活,她平时的衣着打扮总是整齐、于净。舅奶奶承担着生活中所有的柴米油盐,家庭琐事,也承担着压力和责任。舅奶奶生养了三个孩子,我叫他们大姑、小姑和叔叔。小姑离我年岁近一些,大姑时常带着我们出去玩,尤其是年节的时候出去看满街各式各样的灯笼,浙江路离宜昌的主街解放路不远,出了路口拐弯就到。其实我们住的浙江路家家户户的门顶上也是挂有灯笼的,虽然日子并不富裕,可是这点祥瑞灯火是要讲究的。浙江路是一条青石板路的老街巷,房舍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只要是晴天,街上便不少行人,还有吆喝着叫卖声的小贩子们,围绕着他们的往往都是我所熟悉的街坊邻里的大人和小伙伴们。这里没有自然风光的纯净,却有着人间烟火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作者与外祖母和小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跟外婆唯一的一张合影。外婆抱着我,面目慈祥,发髻齐整。打从我知事起,她就是我最亲近的人了。我边上骑木马的小女孩是我的小姑姑。小姑俏丽,白净的面庞上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那个年月里,老百姓食物不济,外婆疼爱我,什么都是先尽着我吃,自己常常饿着肚子。外婆您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岁月流逝,您来不及看一眼自己,再回首时,那头青丝已悄悄染上了白霜。那时候在我的心里,萌生着一个小小的祈盼:外婆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待我有能力报答时,您仍然健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七岁时外婆带着我和我妹离开宜昌回到沙市卫校父母家,是因为我到了上学读书的年龄,由此我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沙市卫校是一座园林式的校园,这里四时花开不断。春来了,大门口的桃梨伴着嫩叶绽放出花朵,远远地就让人看了醉眼,而沿湖一带柳条依依、白色的柳絮迷蒙了天地空间。最给人以喜悦的是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叶,看它们唱歌似的摆动着新绿,也痴痴地觉得自己正在长大似的。那时候,我是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p><p class="ql-block"> 最记得的是花园里的几株腊梅,开得茂盛非常。每年春节时分,折几枝插在花瓶里,引来一室清香。记得我们家有一对红色的玻璃花瓶,母亲的心爱之物,配上刚摘来的黄色腊梅,真是漂亮极了,至今想来,那份温馨还仿佛漾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父母家里有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几年后书架换成了成套的书橱,我的阅读就是从这屏书架上的书开始的。我似乎回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学习识字的,好像生来就会了,从看见这屏书架就开始了文字的阅读。我初始的阅读是《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我少年时期阅读面的扩大更多是受益于卫校的图书馆,那位图书管理员徐敏老师住在我们家隔壁,我总喜欢往她那儿跑,徐老师允许我借书登记在我母亲的名下。</p><p class="ql-block"> 从这以后我的生活便分成两种,一种是在实际当中和父母兄妹的相处、和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排练节目、一起宣传演出;另一种生活则是在文字里,它给了我一个另外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作者与她的同学在沙市公园人民剧场演出后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一种享受,它往往能令你在书中遇到知己,能和这样的书邂逅,是一种幸运。在法国文学中,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很好看的长篇小说。《简·爱》也是那时侯我喜欢读的一本书,尽管过于简单过于甜美,也正因为如此,它滋养了我枯乏的生活,缓解了我的苦闷。阅读这些书对于我的意义,只有我自己最知道。如果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如今的我。</p><p class="ql-block"> 不禁想起自己与书的一段沧桑,深深感到书对启示人生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是那迷茫惶惑的知青岁月里,家藏书成了我冥冥中的良友。乡村的宁静的夜晚,我常独自一人捧读入更,记得《红楼梦》、《史记》、《古文观止》等就是那时读的,虽因年少而囫囵吞枣,书的大意却也明白。看后思想境界渐渐舒展,令我思索如何把握只有一次的生命,渐渐地,心中萌生出再次进校读书的渴念。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我把握住了那次全国统一招考的机会。多少个黄昏,我手捧本书,面对广袤的田野,痴望远处连绵的黛云,心向往着远方......</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作者摄于沙市卫校】 </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被作为知青下乡,我妹则很幸运。她初中时国家就取消了全国青年以下乡为就业的安排,高中毕业生直接参加高考。我妹小我三岁,她有个日本小女孩的名字叫“纯子”,人也长得像个日本小女孩,白净秀气,优雅精致。纯子天性快乐随和,嗓音好,喜欢唱歌,百灵鸟似的,邻里老师们都喜欢她。她也如了父母的愿,学了医,毕业后在沙市防疫站工作,后合并更名为疾控中心。妹很护着她的家,全身心地照料着家人的健康衣食,我们有啥常见小恙也都喜欢咨询她。我妹质朴愉快的性情与修养,还真是令我羡慕。</p> <p class="ql-block">【作者与母亲罗紫玉、妹妹曾纯(右)合影于沙市卫校】</p> <p class="ql-block"> 我哥曾祥平是我们家的独子,也是老屋曾氏家族长房里的长子长孙,从小便深受奶奶、太奶奶别样的呵护与疼爱。哥生得聪明灵巧,在班里成绩好。那时候父母给他订了几份杂志,有《无线电》《世界地理》等,引导了我哥一生都热衷无线电与世界地理。哥还从小跟着父亲学会了拉小提琴,于是父亲的那把漂亮小提琴便归他了。记得哥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得益于擅长拉小提琴,那时候各街道办事处都有宣传队,也有乐队,办事处让我哥参加他们的排练演出,之后便把他安排在了沙市无线电一厂工作。几年后哥又调往中国石化沙市分公司,干到部门经理的位置,是个有魄力有策略,精明而又厚道之人。我哥的爱好雅趣比较广泛,种花养鸟养鱼在沙市玩得风生水起,尤其令我欣赏的是他那满书柜里收藏版的好书!</p> <p class="ql-block">【1987年曾祥平在岳阳楼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7年春作者与同点知青们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天收音机嘹亮地播放着熟悉的乐曲,然后是中央台播音员熟悉的声音。突然间,我们都戛然停止了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呆在原地不动,时间和人都在一刹间凝固了。新闻里说:国家教育部决定,今年1977年冬季全国高校招生恢复考试制度。我的心怦怦地跳起来,终于盼来了!我知道没有听错,我们反复听了其他电台的转播,证实了这一轰动全国的消息。大意是:十年来的第一次高考马上来临,不需要推荐,没有指标限制,参加文化考试,择优录取,重在本人表现。凡是1966年以后毕业的青年,都可以自愿报名。</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是1977年10月21日。</p><p class="ql-block"> 然而,那时我并没有也不可能想到,我们整个国家很快将会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有的下乡知青的命运都会发生变化。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所有的人都面临着巨大的转折,一个历史的转折!而恢复高考仅仅是一个信号,更多更大的变革将汹涌而来......</p><p class="ql-block"> 感谢邓公的胆识,停顿十年的高考得以恢复,这是千万人命运的转折点,而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个。</p> <p class="ql-block">【参加1977年全国招生统考登记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的报考点在公社中学,我慎重地在志愿栏里写上“沙市师范”,是的,我想回到家乡,我喜欢教师职业。</p><p class="ql-block"> 具体的考试方案很快就下来了,考试时间是12月11到12号。于是,我们又投入紧张的复习之中。忙着购买复习大纲,忙着筹借课本。我还写了几篇作文拿去给当年的语文老师指导,语文老师看了鼓励我说我能考取,凭我这几篇作文就能考取!</p><p class="ql-block"> 时间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走进考场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那年的恢复高考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十二届莘莘学子共赴考场,比拼之激烈空前绝后,它标志着中国在十年动乱之后重回正轨,我庆幸自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一段岁月。</p><p class="ql-block">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我答题的速度比较快,一会儿便进入作文的写作中。题目是“难忘的一件事”。紧握着笔杆,我的文思泉涌,八百字的篇幅很快便完成了,自我感觉良好。在场的监考老师站在我身旁看完了我的作文之后望着我会心地一笑,这个笑容还真给我以信心与鼓励!</p> <p class="ql-block">【1977年全国招生统考考场】</p> <p class="ql-block"> 考试结果终于下来了,虽然早已对自己有着几分把握,但这一刻仍然是喜悦满怀,我要立刻启程回沙市向父母告知好消息。这年的统考,录取人数是报考人数的5%,我们知青点报考的人群中,也只有两个过了录取线,另一个考生录取到武汉的建材学院学习给水与排水。</p><p class="ql-block"> 也尝想,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高考的决定,我们的人生将会怎样?中国将会怎样?今天,我们称颂1977年,不仅在于那一年我们自己的命运有了改变,也在于从那一刻开始,中国社会迈向进步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滞下来。历史是向前行进的,任何力量也无法将它阻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77年的冬天,恢复考试制度的暖阳把我们送进了考场;来年的第一缕春风,又把我们送进了学堂。踩着历史的节点,我们走进师范,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那个三月里的每一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手拿着新发的汉语言文学教材,步出师范女生宿舍,沿着小路向教室走去。外面阳光明媚,灿烂无比。小路两边排列着葱郁的梧桐树,校园开出一片热情的五彩粉花。我微微仰面,闭上眼睛,让自己沐浴在阳光里,尽情地感受从来没有这么温暖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青涩的身影被校园的阳光定格在树下墙旁,朗朗的晨读随和煦的清风传送到小路田间;课堂上享受着前辈大师的庇荫,图书馆沐浴着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美学哲学的瑰丽深广,文学接受的价值取向......这一切,构成了生命中最为绚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师范生活是一段值得珍记的经历,也是一段白纸起步的书写,满腔的热望和对热望的追寻,在书里,在风里,在旷野里......</p> <p class="ql-block">【1979年初春作者与师范学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张尘封的照片,轻轻拂去照片上的微尘,你会发现,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那个初春的清晨,我们四个同窗室友手挽手,走在旷野的小径上,我们的前面通向远方。喜欢这张照片,是因为它载着我们的稚嫩,载着我们的青春与昂扬。那种意气风发的姿态,正是那时的我们该有的样子,也正是那个时代风貌的体现。我们就是以这种姿态走进了八十年代。是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甚至我们整个的时代,也正以全新的姿态,迈进八十年代。面对充满希望的明天,沉寂得太久了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思考人生憧憬理想。我们就行进在这群年轻人的行列里。</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夹层中的七十年代走进蓬勃的八十年代,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的精神迁徙之旅,成为了我们这代人的集体记忆。</p><p class="ql-block"> 前些时日,与学友李丽君在微信里聊起当年师范的那段日子。她回想起八十年代让她痴迷交响乐的那些日子,动情地对我说:“经典的作品对于我思想的沉淀、思维的砺炼、格调的提纯都有着极大的渗透。交响乐不在于告诉我音乐的千回百转和生活的悲欢离合,而在于它激发了我对所有的千回百转、悲欢离合的想象,在于它启迪了我去试着领悟先哲的睿智去甄别尘世的俗雅,每一次的聆听都是圣洁的洗礼。旋律流淌的是似水流年,音乐阐释的是人生历练。遇合了,就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丽君的这段文字讲的是两年师范学习,我们在那个时代所受到的精神的陶然,尤其是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思考,实际上也代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作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当年相遇在沙市师范,几十年一路走来,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而我们却越走越近了,无论是阅读的共享还是写作的切磋,抑或是思想的淬炼,相互磨合,相互欣赏。丽君说她很珍惜。是的,值得珍惜。</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作者和全班师生们的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河山。我们从师范毕业走向了社会,磨砺了多年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当年照片里的那个样子了。我们可能变得伤感,变得深沉,再也走不出照片里的那种昂扬姿态,但是我们更加成熟,有了更深的思考。如今同学们聚在同一个群里交流,大家几乎都已经成为副高,也曾经都是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回忆当年感慨不已。那年星光灿烂,今夜纷呈异彩。我们的成绩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更取决于机遇,要是没有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没有考试制度的恢复,绝不会有我们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然而大多数我们的同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成了时代的牺牲品,在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要忘了他们。同学们如是感慨。</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安然,本名曾祥安。荆州沙市第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长江文艺》《阅读时代》《泰山文化》《青年博览》《北美经济导报》《湖北日报》《人文荆州》《荆州文学》《沙市文学》等报刊,出版过散文集《不止一个秋季》《沙市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