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寄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欢迎大家,253名来自祖国各地的2023级新同学,祝贺你们将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校园里迈向人生新的阶段,大学校园充满活力,也充满竞争。你们能考上广西艺术学院,都是各个地方的佼佼者,你们怀揣着梦想而来,踌躇满志,作为在广西艺术学院生活工作了27年的学长,心中既欢喜,也有隐忧,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我担心你们在纷繁复杂中迷失了自己。虽然我知道,这些担心是多余的,该发生的总还在反复发生——因为每一届都有学生在毕业多年后跟我说,冯爸,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您的教诲。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这样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因此,我还是不厌其烦的给大家说几点我的经验,世界太嘈杂了,希望大家能做到“乱云飞渡亦从容,相思湖畔慢读书”。</p><p class="ql-block"> 一、学会舍近求远</p><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学,先问自己,大学是什么?大人之学,大学问之高地,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记住,德在前才在后,有德无才难堪大任,有才无德祸国殃民,道德败坏的人,本事越大危害越大。再问自己,什么是大学生?大学生首先是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时代的创造着,国家民族未来的希望。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你就明白大学生已然不光代表你自己的成功,家族的荣耀,还有国家民族的未来,你的样子,就是中国未来的样子,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良好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来维护,如果每个人都蝇营狗苟,暴风雨来时,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覆巢之下安有完卵。</p><p class="ql-block"> 人生就像一部照相机,你聚焦在近处,远处就会变得模糊。所以,不妨站的高一点,把目光放得远一点。</p><p class="ql-block"> 现代媒体很发达,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社会的黑暗面,大家可能会说,举世皆浊我独清,就我一个人高尚,岂不变成了傻子。我从不认为庸俗功利是现代社会独有的,市侩的算计什么时代都有,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历史常态。因为有阳光,黑暗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现实,但现实不是借口,没有人能活在现实之外,但我们选择高尚还是选择卑鄙,关键还是在自己,在于你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全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大学毕业生,很多人注定了毕业就面临失业,这也是现实,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不关注结果的,因为结果有偶然性,你把精力放在结果上,实际上就把精力放在了没有意义的地方。结果不可控,态度可控,过程可控,追求内在卓越的努力是可控的。你努力了未必能达到那个高度,但取乎其上得其中。无论在哪个领域,追求卓越的人才需求永远不变,你做到了卓越,就不必担心就业。</p><p class="ql-block"> 二、学会抓大放小</p><p class="ql-block"> 大学之为大学,是人格之大与学术、思想之大,如何成其大者,需要每位同学自己去思考和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扑面而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设计这个一直被视为香饽饽专业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技术主宰的世界,一切似乎都碎片化了,短文章、短视频,为了引流量,投你所好,把一切学问肤浅化。当短的形式笼罩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失去了整体思考的能力。然而,离开了健全的人格、全局的视野和思想的格局,碎片又在何处安顿呢?就像一堆砖头瓦砾,没有框架结构,如何建起一座大楼呢?</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在一个聚会上遇到一位大五的学生,学中医的,最后一年就毕业了,聊天中知道她对望闻问切一窍不通,我问她平时读什么书,她说,学业很忙要“考医”,除了专业,根本没时间读其他书。我说,你学中医不读易经,不研究阴阳五行,将来怎么给人看病,她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 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要想避免碎片化,只有读书,对所在学科的经典的完整阅读。我们既然选择艺术,就要对中外艺术史、美学理论进行有深度、有硬度的阅读,构建起你专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另外,还要读点哲学,自然科学本质上是经验科学,是可逻辑推理的局部科学,但是哲学不一样,哲学一开始就是对世界对人生最根本问题的整体的思考。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中国古代先哲的高度始终都是我们不断要去仰望和回归的高度。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他们最根本的那些哲学洞见至今无法超越,对于我们今天思考世界人生仍然是有根本性的启发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三、学会避轻就重</p><p class="ql-block"> 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在轻与重之间,我希望你们选择负重的人生,勇于担起时代之重的人,才能有足够的心量和持久的奋斗动力,人生因负重而充实。有人说,00后这代人很“自爱”,没挨过饿,没受过苦,所以不太懂得换位思考。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的自爱是忘我,一个人有多大担待,就有多大造化。孔子说,“成己”是以“成物”为条件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成全他人来成就自己,天天想着给别人使绊子是没有出息的,如果你没本事,搬倒了别人也轮不到你。</p><p class="ql-block"> 网上曝出不少大学生“精致利己主义者”,自私、贪婪、不择手段,吃饭咋锅,最终被社会所唾弃。越自私的人往往越不幸福,幸福的人往往都有分享的愿望和习惯。我的女儿学音乐的,跟你们一样大,今年刚上大学,我们从小带她去贫困地区支教,告诉她要懂得分享,力所能及帮助别人,11岁“北漂”求学,16岁获得国家舞台表演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今年暑假他回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音乐会,募捐了四万多块钱给慈善机构做公益,举办这么大型的音乐会很辛苦,但是他觉得能帮助别人很快乐。</p><p class="ql-block"> 勇气来自于远见,远见来自于底层认知。太自我得失心就重,患得患失,我们就会畏手畏脚,胆小怕事。害怕是人生最大的人格障碍,他会压制你,让你不能够真正地突破自己。太自我心量就小,看不得别人出彩,恨不得别人倒霉,永远活在焦虑当中。现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少,遇到个挫折就怨天尤人,谈个恋爱谈崩了就要自杀,这就是拎不清轻重。前年,广西著名文艺理论家苏旅先生病逝,去世前他在朋友圈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舍不得这个美丽的世界”,每次想起来都让人泪崩。人生那么漫长,世界那么美好,我们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未完成,还有那么多爱我的人没有看够,怎么舍得抛下他们呢?</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天天抱怨命运不公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哪来那么多公平?70多年前,16国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围攻志愿军,今天半个地球在围殴俄罗斯,这公平吗?公平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去过大英博物馆吗,里面有两万多件中国的国宝文物,人家抢了你的就展示在那里拿不回来,我们害怕这些国宝消失,坏了还得过去帮他们修复,你说这公平吗?孩子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担当,每个青年主动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之重,才能为国家和民族换来更多尊严,个人才有所谓的公平。</p><p class="ql-block"> 四、学会宁慢勿快</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是一种“知止”的文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p><p class="ql-block"> 在大学里脚步不用太匆忙,静下心来读点文学,留点时间给诗和远方。先贤们创造了灿若星空的文学艺术,我们坐享其成,何其幸运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度,感恩我们有如此丰厚的中华文明。大学是一个可以做梦的地方,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份工作,你不用来大学,培训机构就能解决。你们来到大学,老师带给你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观念、境界和情怀,梅贻琦先生说,今天的大学的问题就是太忙了,忙到没有空躺在草地上看天,没有时间来胡思乱想,学生们培养出来就变成了一个匠人。大学是一个写诗做梦的地方,走出校园,你的诗意和梦想未必能够实现,但大学给你的那份文人傲骨,虽然在日后的柴米油盐中会消磨,但是底色还在,这份底色,将会成为你抵制日后生活中种种不堪的勇气和力量。不然将来,世界那么乱、声音那么杂、诱惑那么多,我们将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停下来才能安静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当今社会人最缺乏的两样东西,一是常识,二是思考。比如网络诈骗屡屡得手,我们天天宣传,只要是陌生人要转账一律拉黑,这是常识,可是偏偏这么多人被骗,就是在诱惑面前丧失了判断力,为什么这么好挣的钱人家不挣让你来挣,为什么天上掉馅饼偏偏砸中你?大多数时代里,普通人的世界都被迷信、权威、偏见、情绪所裹挟,失去了思考和分辨的能力,苦难也由此而来,正是多数人的无知,鼓励了少数人的无耻。</p><p class="ql-block"> 来到大学了,对自己来一次格式化,忘掉之前学过的知识,走进图书馆,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能力,让自己在思想上变得清晰,在感觉上变得敏锐,在行动上变得果敢。只有静下来读书、思考,才能让你保持最基本的清醒,以摆脱日渐被网络支配的碎片化生活,走向真正的高层次思维。</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追星、追剧、追时尚都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学会慢下来,停下追名逐利的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四年很短,在人生长河中转瞬即逝,四年也可以很长,长到可以装下一份闪光的青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