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腹地呼和车勒草原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内蒙古国有呼和马场,即现今的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分公司。呼和马场建于1953年,在其70年的岁月征程中,曾有两个时期由部队管理,称为“军马场时期”。其中1953年5月-1958年5月,为索伦军马场呼和车勒分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蒙绥军区后方勤务部;在其后一段时间交给了地方变为国营农牧场后,又于1966年8月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和军马场,隶属总后勤部白城办事处。1976年12月,又由总后勤部白城办事处移交给地方政府,改称国营呼和马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一、梦回青春的草原</u></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第二个军马场时期, 因国防建设和军马生产的需要,呼和军马场有计划地从内蒙古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哲里木盟、吉林省等地招收工人。一大批各地的有志青年被招工入场,一部分北京、天津已下乡的知识青年也随军马场招工来到这里。当时军马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比较艰苦,但大家以“我为革命养军马,再苦再累心也甜”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在各个岗位上勤奋工作,奉献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1976年前后,在知青返城、军马场转制和其他原因的共同推动下,一部分知青调离了呼和马场,在全国各地继续书写各自多彩的人生。50多年过去,半个世纪的悠悠岁月,没有磨灭他们对军马场的感情。对这片曾奉献过青春和汗水的热土,对这片青春的草原,他们魂牵梦萦,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梦中又回辽阔的草原,</p><p class="ql-block">寻觅那美好的岁月青春的爱恋。</p><p class="ql-block">梦中又回美丽的军马场,</p><p class="ql-block">诉说那难舍的情怀无尽的思念。</p><p class="ql-block">餐风饮露,雨雪同眠,</p><p class="ql-block">披星戴月,寒暑一年年。</p><p class="ql-block">流光易逝的青春韶华,</p><p class="ql-block">献给你我无悔无怨。</p><p class="ql-block">岁月风尘不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幸福啊,</p><p class="ql-block">花甲又梦回青春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7年8月,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长曹树中和作曲张稼农,共同联手创作出的一首“献给为军马事业无私奉献青春的军马战士和呼和马场父老乡亲”的饱含深情的歌曲,歌名叫做“梦回青春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 歌曲表达了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在阔别军马场数十年后,对那片热土和那激情燃烧岁月的无限眷恋、深深怀念和梦中回访的款款深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二、圆梦青春的草原</u></i></b></p> <p class="ql-block"> 六年后的2023年8月,恰逢呼和马场70年场庆之际,原呼和军马场政治处、宣传队以及场部相关班组的11名知青及其夫人,组成呼和军马场知青观光回访团,应邀回到阔别多年、魂牵梦绕的呼和马场,回到这片青春的草原,成就了一次由“梦中回访”到“实地回访”的美妙旅程,留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暖情暖意的接风宴</b></p> <p class="ql-block"> 8月8日下午,各地知青战友或自驾车、或乘坐飞机、火车,从深圳、北京、吉林白城等地,先后到达乌兰浩特。战友陈殿武携夫人刘玉杰,亲自到机场和火车站接机接站。先期已在乌兰浩特的战友金允爱、赵秀荣,在宾馆、饭店携助做相关接待工作。战友们还没有到达乌兰浩特,就感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踏上乌兰浩特土地的那一刻,更感到了第二故乡的热情和盛情。你好,亲爱的战友!你好,乌兰浩特!我们终于又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 呼和马场对此次知青观光回访予以了足够重视,专门委派场党委副书记邓立勇全程陪同和接待,并派出一台商务车为回访团服务。</p><p class="ql-block"> 观光回访团战友的好朋友、原军马场政治处马信忠主任之子马伟嘉夫妇,全程参与了陪同和服务。</p> <p class="ql-block"> 住宿安排在了当地为数不多的五星级大酒店之一的“博源蓝海御华大饭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观光回访团的11名成员,有9名是原呼和军马场的知青,他们在这里的不同岗位上,共同度过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 陈殿武: 知青观光回访团团长,原呼和军马场政治处青年干事、团委副书记,退休前为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曾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p> <p class="ql-block"> 刘啸泉: 吉林省洮南知青,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男演员班班长,乐队队长。退休前任白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党总支书记,白城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在《吉林日报》、《黑龙江教学研究》、《长春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教研科研论文20余篇,编著出版了《音乐基础教程》一书。</p> <p class="ql-block"> 杜玉兰: 吉林省洮南知青,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女演员班班长,后调场政治处保卫科工作。退休前先后在洮南、长春等地工作,历任洮南地毯厂、制鞋厂、服装厂厂长,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三八红旗手”。《吉林日报》曾发表长篇通讯,以“巾帼不让须眉”为题,报道她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金允爱: 内蒙古乌兰浩特知青,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擅长朝鲜族舞蹈。退休前为乌兰浩特市百货大楼北京风味饭庄会计。</p> <p class="ql-block"> 聂凤荣: 吉林省双辽知青,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后调马场中心校任音乐教师。退休前为深圳市海外装饰工程公司财务管理部经理,高级会计师。</p> <p class="ql-block"> 李荣华: 北京知青,原呼和军马场场部汽车班驾驶员。退休前为深圳市海外装饰工程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 薛乐: 北京知青,原呼和军马场场部搬运工、班长。从军马场返城后,先在北京市自来水公司、中国经营报、中美联络处工作。现在还未完全退休,担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重大题材部主任。目前正在制作党建题材电影纪录片《誓言:我的故事》。近年来作为出品人参与的纪录片有:《诚信中国》、《新中国民间外交》、《中国当代邪教(内部版)》、《从凯旋门到天安门-中法建交50周年》《走进摩洛哥》、《中国当代画家》等。曾在数十个国家举办盛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受到国家外交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体改委和旅游局的通报嘉奖。</p> <p class="ql-block"> 吴晓慧: 薛乐夫人,北京知青。退休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 史学林: 北京知青,先后在原呼和军马场水利连、场部火锯班工作。返城后任北京市运输公司业务经理,后下海经商,创办了自己的汽车配件公司,任总经理。公司经营20余年,为商海成功人士。</p> <p class="ql-block"> 曹雪琴: 史学林夫人,北京知青。退休前在北京市友谊服装厂工作。改革开放后,与史学林一起下海经商,共同创办和经营汽车配件公司。</p> <p class="ql-block"> 赵秀荣: 内蒙古阿尔山知青,原呼和军马场二连女放牧班班长、一连副指导员、场政治处广播室播音员、电影放映员。退休前为双辽市卫健局局长、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副处级调研员。</p> <p class="ql-block"> 8月8日晚,呼和马场在乌兰浩特“潇湘阁”饭店,举办接风宴。</p> <p class="ql-block"> 邓立勇副书记在接风宴上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 陈叔(陈殿武)当初跟我说这件事情,我就非常激动。在座的各位当年跟我父亲一起工作,见到你们我非常激动。做为场子,做为你们的下一代,你们能回到呼和马场,定会让你们心里热乎乎的,感觉到这种热度和这里的这种心情。从今天开始我全程陪同。先喝一杯欢迎的酒。(邓立勇)</p> <p class="ql-block"> 陈殿武对外地来乌战友表示欢迎和祝福: </p><p class="ql-block"> 天气没有我们的热情高,今天是立秋,立秋意味着秋收季节的开始。祝贺大家在呼和马场这几天愉快,高兴,顺利!</p> <p class="ql-block"> 陈殿武从家中带来的陈年美酒。</p> <p class="ql-block"> 薛乐迫不及待的在开启这瓶美酒。</p> <p class="ql-block"> 薛乐、马伟嘉、刘啸泉、金允爱: 一起喝一杯。</p> <p class="ql-block"> 刘啸泉代表已接到邀请但因事未能前来参加观光回访的张稼农、顾淑娟两位战友,对呼和马场和陈殿武夫妇表示谢意。</p> <p class="ql-block"> 刘玉杰、杜玉兰、金允爱。</p> <p class="ql-block"> 史学林、李荣华、陈殿武。</p> <p class="ql-block"> 聂凤荣、吴晓慧、曹雪琴。</p><p class="ql-block"> 见到你们格外亲。是这种感情让我们今天又聚到一起了。马场这片热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不仅这片土我们留恋,更留恋这里的乡土人情。这里的感情一辈子也忘不了,什么时候想起来,见到咱们马场的人,心里都是暖暖的。尤其殿武大哥撮合这次聚会,我们觉得太珍惜了,太难得了 。咱们都是70多岁的人,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也不一定能再回来。这次心愿达成了,感谢呼和马场,感谢殿武大哥!我们要坚守这份感情,坚持健康快乐,有机会常聚,欢迎大家去深圳相聚!(聂凤荣)</p> <p class="ql-block"> 史学林夫妇和李荣华: 三个北京知青,分别在北京和深圳打拼创业,今天在乌兰浩特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倾情交谈,叙不尽的战友情,唠不完的家乡话,情意滿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重走50年前入场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8月9日在博源蓝海御华大饭店用过早餐,观光回访团启程,沿着当年应招时入场的路线,前往心中的第二个故乡-呼和马场。</span></p> <p class="ql-block"> 回访团的知青,大体都是在1967-1972年期间进入呼和军马场的。当时都是先到乌兰浩特转运站,然后坐场里的大卡车,从市区出发,驶过洮儿河大桥,然后沿草原大道奔向呼和军马场。这次去呼和马场观光回访,仍然是从乌兰浩特市区出发,不过军马场转运站已经没有了,原址上建起了楼房。目标仍是呼和马场,但沿途的道路、桥梁和风光已不似当年。尽管这样,旧地重游,行进在50多年前的入场路上,大家仍然心潮澎湃,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与小华(李荣华)、吕士健等知青,就是沿着这条路去呼和军马场的。</p><p class="ql-block"> 1968年9月,响应国家“到广阔天地练就红心”的号召,报名从北京到内蒙古哲盟科左后旗舍伯吐公社插队落户。在农村三年起早贪黑、挥汗如雨的劳作,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队里大会上,举手表决推荐我选调到总后的呼和军马场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与同来的知青一起沿着这条路到达军马场后,先在八连培训,结束后我和其他五位知青被分配到场部供应科,组建粮库搬运班。我在马场六年半,当了六年半的搬运工。(薛乐)</p> <p class="ql-block"> 在马场当搬运工期间, 我们乘坐场部的汽车拉物资,也经常往返在乌兰浩特这条路上。呼和军马场场部距乌兰浩特40公里,车程一个半小时;距白城100公里, 车程两个多小时。草原每年十月就冷了,第二年五月左右才转暖。恰恰搬运工一年中冬季活儿最多,有七个月最难熬。11月份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天寒地冻,雪虐风饕,即便刮起白毛风,该出车还得出车。坐在车上裹着羊皮大衣,几个人挤着,几分钟刺骨的寒风就把大衣打透,手脚没了知觉 ,稍捂不严就冻伤。更难受的是干活儿出一身汗,装好车就走马上透心儿凉,到了地方得缓半天才能下的来车。一到冬天,脚上就起冻疮,疼痒到开春。一般人受冻一两次能忍,但是一冻就是一冬,要有多大的忍耐力和承受力。那几年年轻,把一生的冻都挨完了。</p><p class="ql-block"> 呼和军马场职工家属三千多人,养育军马和大小牲畜7000-8000余匹(只)。全场的人吃马喂、秋粮入库、农机配件、化肥、基建用的水泥钢材、黄豆加工豆油、取暖用煤、军粮调拨、用麦子换饲料、到大兴安岭伐木等,全是搬运工的活,一年到头真真满负荷。但我们没有怨言,艰苦劳累并快乐的工作生话着。 (薛乐)</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69年8月,与同一批知青,从乌兰浩特转运站集合,乘坐场里的解放牌大卡车,前往呼和军马场的。当时过洮儿河走的不是现在这个新桥,路面也没有这么宽、这样好。记得汽车出了市区,一直往北开,到了东山往右转,上了一个不太宽的跨河大桥。桥面和桥栏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据说这个桥叫“东大桥”,建于1966年,全长200米。过了桥汽车转向南行,过了乌兰哈达,再转向东进入草原大道,在浅山丘陵草原上向前奔驰。只感觉汽车一会儿行驶在平整的草原沙土路上,稳稳的,一点也不颠。有一个女孩甚至高兴的在车上唱起了“我爱马场我爱马,马场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她说她就是看“十姐妹放牧班”的纪录片后,奔着这首歌报名来军马场的。但是一会儿她就唱不上调了,因为汽车上到丘陵高处,再往下俯冲到坡底,就象悠起来、飞起来一样,站在车箱里心都提了起来,象在坐过山车,有的人甚至吓的尖叫起来。一路上就是这样,循环往复,让第一次坐军马场汽车的我们只顾着紧张,根本就没心情去欣赏沿途的草原风光。</p><p class="ql-block"> 后来因探家或去乌兰浩特办事,也是坐场里的敞蓬大卡车,在这条路上往返。更多的时侯是客货混装,我们有时要坐在与汽车箱板基本平齐、装满粮食或饲料的麻袋上,有时甚至坐在装满木材的汽车上,手抓绑麻袋的绳子或绑木材的铁丝,胆战心惊、忽忽悠悠地往返于马场与乌兰浩特之间。好在那么多年还真没发生过车祸,不知是军马场的司机驾驶技术好,还是坐车的人运气好。(赵秀荣)</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往返于乌兰浩特和呼和军马场区间过的这个桥现在仍然横跨在东山脚下的洮儿河上。显得很旧的桥面仍然是钢筋混凝土的,双向两车道凸显桥面的狭窄。但当年却是横跨在洮儿河上的唯一一座大桥,各种车辆、行人都要从桥上过,交通十分繁忙和拥挤。呼和军马场的大解放、大吉尔汽车行使在这座桥上,是当时最亮丽的风景。两侧的桥栏仍是钢筋混凝土浇铸的,上面的扶手还是粗粗的铸铁管,尽管年年刷油漆维护,但锈迹斑斑似在告示着它所经历的漫长岁月。</p> <p class="ql-block"> 由呼和马场土地所所长曹锋驾驶的商务车带路,薛乐、史学林、马伟嘉三人驾驶的越车汽车紧随其后,过乌兰哈达,沿2014年10月竣工通车的乌兰浩特-呼和马场公路前行。沿途风光似曾相识,熟悉的丘陵浅山一个个闪过,长势茂盛的绿草覆盖遍野,原来没有树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成片的树林。尽管由于近期雨水比较多,路边泉水冒出,时而漫过柏油路面,但并未影响车辆行进的速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呼和马场的场部。你好,呼和马场!你好,第二故乡!当年的知青我们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三)寻梦当年的青春风釆</b></p> <p class="ql-block"> 汽车到达场部新办公楼前,观光回访团的战友们,终于回到朝思暮想的第二故乡。下了汽车,迫不及待的去找寻自己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寻梦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那些美好的青春记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场部办公室与政治处的青春岁月</b></p><p class="ql-block"> 在呼和马场新办公楼的北面,我们看到一个只保留有大门和西侧房屋的旧房子,这就是70年代初呼和军马场场部办公室的旧址。虽然大门东侧的房屋已经拆除,只剩下西侧的一半儿,面目全非,但却让我们感到分外熟悉和亲切。</p> <p class="ql-block"> 这是呼和军马场场部办公室原来的样貌。办公室大门的西侧,是场行政科室(如场办、财务科、供销科等)办公的地方。大门东侧是场领导和政治处办公的地方。场部办公室是个独立的院落,有围墙和供人员车辆进出的大门。当时大门口挂的牌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呼和军马场”。</p> <p class="ql-block"> 当时政治处的办公室在场部办公室大门东侧的第一个房间,除正、副主任外,其他政治处人员都在这个办公室内工作。1971年我调到政治处时,政治处主任是王世元、马信忠。池文贵是宣传干事、王福民是组织干事、张素萍是干部干事、林宇铭是教育干事、顾淑娟从宣传队调到政治处任青年干事。政治处还有宣传报道组,陈殿武、邹秀琴、宋则明、刘敏、吕士健、姜凯明、韩奎等都曾先后在这里工作过。政治处保卫组在东侧的另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有马通顺、车炳奇、高凤林、杜玉兰。政治处下设广播室和电影放映组,工作地点在大礼堂内靠东侧的房屋,李玉成是我们的师傅和组长,李振东负责放映电影,我负责广播室的工作。王主任和马主任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对我们在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爱护。我们这些年轻人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也在他们的关怀帮助下成长起来。政治处是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我们都非常怀念它。(赵秀荣)</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初,政治处欢送李振东合影。</p><p class="ql-block"> 上数第一排左起: 王福民、陈殿武、马通顺、车炳奇、李玉成。</p><p class="ql-block"> 中间排左起:池文贵、吕士健、马信忠主任、李振东、宋则明。</p><p class="ql-block"> 下数第一排左起: 赵秀荣、顾淑娟、邹秀琴、张素萍、高凤林。</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政治处王主任、马主任、陈殿武在跃进军马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政治处男同志多,女同志少。我在呼和军马场政治处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虽然人员在不断调动,但始终保持有4位女同志。我刚到政治处时,有张素萍大姐,她是许场长夫人、干部干事;还有顾素娟、刘敏和我4位女同志。后来刘敏调到场部学校,邹秀琴调来政治处;顾淑娟调回吉林双辽后,杜玉兰又调来了政治处。政治处六姐妹,各有所长。张干事是建国初期参加革命的军转干部,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严谨认真,顾淑娟聪明漂亮,刘敏开朗大方,邹秀琴才华横溢,杜玉兰好学上进。六姐妹既是同事,更是朋友和闺蜜,我们的友情相伴了一生。(赵秀荣)</p> <p class="ql-block"> 政治处女同志当年的宿舍。</p><p class="ql-block"> 1999年8月兴安盟首届那达慕大会在呼和马场召开,顾淑娟、邹秀琴、赵秀荣应政治处老战友邀请,分别从天津、吉林双辽回到呼和马场,在当年宿舍前留下这张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场观光回访,看到还残存一半的场部办公室老房子,我想起了在政治处保卫组工作的日子。保卫组在场部办公室大门东侧,与政治处大办公室毗邻。 大概是1973年末,根据上级指示,团级单位不再保留专业的宣传队,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就正式解散了 。 宣传队的战友们都被分到了场里的各个单位,我被分到了政治处的保卫组,就是后来的派出所,具体是做内勤工作,即管理户口。保卫组一共三个人,组长是马通顺,还有高凤林负责外勤。他们都是非常踏实厚道、工作很认真的老同志。特别是政治处的领导和同志们都很优秀,在王主任、马主任的带领下,每个人都要求上进,学习风气非常浓,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写作能力和工作能力。我当时是政治处里年龄最小的。张干事、王干事、池干事、林干事、陈殿武、顾淑娟等,都对我非常关心,在工作和生活上给我很多帮助,我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政治处有四位女同志,张干事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照顾我们。那几年办公室前面栽了很多海棠树,春天到了满院子都是海棠花,非常漂亮。张干事、顾素娟、赵秀荣我们四个人就趁机拍了一张合影,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五十年前的我们多么年轻啊,看上去还很憨厚幼雅。张干事也就30多岁,我们三个女孩儿都只有20岁刚过。感谢这张合影,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青春记忆。(杜玉兰)</p> <p class="ql-block"> 在原呼和军马场场部办公室前面,生长着几棵翠绿的松树,枝繁叶茂,高大挺拔。同行的马场朋友介绍说,这几棵树是原政治处青年干事顾淑娟,在调离军马场之前栽的。当年的小树,己经长这么大了。政治处和宣传队的几位战友都很好奇,纷纷到树前拍照,并把此事告诉了顾淑娟。 </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因事没有能亲自参加呼和马场70年大庆的知青观光回访,深感遗憾。但从回访团战友发来的微信中,得知马场朋友说,图片中的那几棵树,是我调离军马场前栽种的。这让我又惊喜又激动,没想到当年随手栽的几棵小树竞然成活并长成了参天大树。我回忆了一下,栽树的事有,但是不是这几棵树,我不太咬准,并且有些细节我都记不太清楚了。好像当年有一天,行政办公室不知从哪里拉来了几棵树苗,放在政治处办公室的前面。我对池干事和林干事说“咱把它栽上呗”,并且开玩笑地说“我走了,留个纪念吧”。其实当时就是玩笑话,因不敢保证当时栽的树能否成活,时间一长就把这件事忘了。现在我想,如果这几棵树是当年我栽的小树,那么我要感谢坚守在马场工作的战友们多年来对小树的关照、培养和呵护,没有你们辛勤地给小树浇水施肥,小树就不可能茁壮成长为今天的大树;也象征着当年的知青对呼和马场的感情如大树一样,深深扎根在呼和马场这片热土之中,矢志不移,永世不忘。如果不是我栽的那几棵树,我也为这些树的茁壮成长而感到高兴,因为它象征着我的第二故乡呼和马场,如这些大树一样,枝繁叶茂,永葆旺盛的生命力。感谢小树,让我看到你长大的雄姿;感谢战友和乡亲们,让小树长成大树;感谢观光回访团,让我看到呼和马场日新月异的今天!(顾淑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场部大礼堂与宣传队的青春芳华</b></p> <p class="ql-block"> 在原呼和军马场场部办公室往北的不远处,有一排比较陈旧的砖瓦房,这就是当年的场部大礼堂。大礼堂即是那时场里开大会的会场,也是宣传队练功、排练和演出的场所。当年场里的干部职工,曾多次在这里观看宣传队的精彩演出,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对于观光回访团的4位宣传队战友来说,更是绽放青春芳华的人生舞台。</p> <p class="ql-block"> 在马场观光回访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至今仍在保留、但已经年久失修,用作仓库的原军马场场部大礼堂。外面看着还有当年的模样,但进到室内却看到破烂不堪的景象。尽管这样,我们仍然感到无比的亲切。当年我进宣传队,是在这里进行考试的。后来在整个宣传队期间,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在大礼堂内练功,日复一日的在大礼堂内排练和演出。宣传队前来参加观光回访的四位战友都非常兴奋,大家迫不及待的登上了当年那个刻在我们心底、神圣庄严的舞台。思绪回到50多年前,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宣传队的20多名队员充满了青春活力,能唱能跳,能吹能拉,每个人都各有所长,才华横溢。第一个节目永远都是那个气宇轩昂的表演唱,之后有吴晓宇的小提琴独奏、小华和小顾的独唱。当时乐队在舞台左边的那一侧,刘啸泉的杨琴、杨春的喇叭、谷泽民的笙、姜凯明的手风琴和二胡……到现在我对每个人的位置都记得很清楚。王守萍惟妙惟肖的表演,姜品清、姜红旗、王悦军和小聂、小金子的舞蹈……,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历历在目。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在,呼和马场的变化太大了。一代又一代的军马场人,为马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非昔比。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但那些往事却永远忘不了。军马场大礼堂——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杜玉兰)</p> <p class="ql-block"> 我是16岁到呼和军马场宣传队的。到这后感觉哪都好,哪都新鲜,领导的素质高,战友们素质也高,自己有学不完的东西。我发现小顾(顾淑娟)写日记全是用诗歌写,每天记当天的日记都是一首诗。我不知道诗歌是什么东西,但看她写的,感觉真好。我对小顾说;“小顾呀,教教我,写诗我也学学”。小顾说:“我的水平还不行,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叫倪向阳,也是宣传队老队员,他诗歌写的好。我给他打电话”。就这样帮助我学习。记得那时我年令小,有时一耍小脾气就不干了。张稼农、小顾找我谈心说:“小杜呀,咱宣传队20人,连打带踢谁都会,你说你就只会唱个歌,个子还小,不会跳舞,乐器也不会,你这两下子在宣传队能存在吗?”他们告诉我:“你必须好好练,必须得有本事,才能在宣传队站住脚”。这对我激励太大了,从此我努力学习,刻苦练功。我妈妈病重连续来三封电报我才回去探望,三天打个往返,一天都没有多住。过春节不让回家,有的女孩哭,我就不哭。我对自己说,你没本事,得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呀。在军马场这所大学校里,我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适应了各种工作角色的需要,还在宣传队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这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这种正能量的激励,一直伴随在我其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生谨记,一生践行,终生受益。(杜玉兰)</p> <p class="ql-block"> 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于1967年末。当时由葛红霞、金允爱、刘丽娟、倪向阳、刘玉婷、刘新、金万华、张家密、吳景柱、谢光艳、李兴华、李建华、温都苏、姜凯明、谷泽民、祁雨杰、张贵山、杨春、裴国才、王宽、林淑芳、顾淑娟、刘凤琴、王守萍24人组成。后期由于工作调动等原因,陆续调入的队员有:曹树中,张稼农、刘啸泉、陈久全、吴晓宇、姜红旗、杜玉兰、孙远征,聂凤荣、吕军、程子荣、姜品清、张立新、王锐军、缪德恩、戴俊、刘艳新、葛成、程红、王会清、周厚文。共有45人先后在呼和军马场宣传队工作过。</p><p class="ql-block"> 绿军装、红领章、红帽徽是当时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员的统一着装,与解放军正规部队的着装相同,但没有部队的军籍。他们根据军马战线上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创编文艺节目。除在场部大礼堂演出之外,还到各连队、放牧点进行慰问演出,活跃军马场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还随时接受201部队调遣,执行宣传慰问演出任务。(资料选自《呼和马场场志》)</p> <p class="ql-block"> 在场部大礼堂演出。</p> <p class="ql-block"> 在连队、放牧点慰问演出。</p> <p class="ql-block"> 1968年7月,呼和军马场宣传队受命与解放军206团战士文艺宣传队组成201部队段喜珍事迹报告团,到201部队所属单位巡回报告演出。</p> <p class="ql-block"> 1971年7月宣传队男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呼和军马场大礼堂是我们宣传队曾经练功、排练和演出的地方。在调离马场四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踏进呼和军马场场部大礼堂。尽管舞台已经坑坑洼洼,台下也是满地碎玻璃和垃圾,但无论变成什么样,那份熟悉感、亲切感都油然而生,都让我想起当年那一段难忘的青春年华,那些开心快乐的美好时光。观光回访团的四位宣传队战友,情不自禁的来到当年的舞台上合个影。年过70的我们还摆好姿势,在20多岁时的舞台上又表演一次。(聂凤荣)</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72年招入呼和军马场宣传队的,也是最后一批进宣传队的队员。当时我们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十几岁孩子,正直单纯朴实、活泼可爱的青春芳华。每天早上我们跑完操,都会在大礼堂这里练功练嗓,早餐后在这里排练节目。记得当时我们排演歌舞剧《军民鱼水情》,表现的是军爱民、民拥军的故事情节。领舞是姜品清,伴舞是姜红旗、程红、刘艳新和我。我们四个伴舞的女孩儿都扎着小辫子,跳舞时一蹦一跳的,小辫子就跟着摆动起来,那可真是天真浪漫啊!为马场战友和父老乡亲们演出,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赞誉,我们自己心里也总是美美滴。(聂凤荣)</p> <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 1973年5月,呼和军马场与四方山军马场两个宣传队,组合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字201部队业余文艺宣传队,一起执行任务,排练了一整套节目,慰问驻守在辽、吉、黑、冀、内蒙古等省区的所有部队和军马场,受到部队官兵和军马场干部职工的广泛欢迎和赞扬。最感到荣耀的是完全部队装束,绿军装红领章红帽徽,使整个人显得分外精神、干练、帅气、漂亮。那时女兵很少,走在街上、来到部队,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自己心里别提多美了!那种感觉真好。(聂凤荣)</p> <p class="ql-block"> 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总有一种快乐自豪感。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舞台,因你而精彩;人生,因你而美丽。舞蹈里的青春最美,就像花儿一样绚烂绽放!(聂凤荣)</p> <p class="ql-block"> 呼和军马场文艺宣传队成立七年间,创作编写出300多件文字和音乐作品,慰问演出数百场次,代表201部队执行重大宣传和慰问巡演任务六次。特别是1970年8月,呼和军马场宣传队代表11个军马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字201部队举办的革命样板戏学习班,成功排练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精彩片段,编排创作了大型舞蹈《东方战歌》。在此期间,由郭崇华、倪向阳作词,张稼农作曲,为解放军总后勤部摄制的两部纪录片《五七指示照边疆》和《军马献给亚非拉》作出两首主题歌曲,在影片中采用,受到广泛传唱。(资料选自《呼和马场场志》)</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所照之处,是当年我们呼和军马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男生班的宿舍所在地。离开马场五十余年再来到呼和马场场部,我迫不及待的来寻觅这个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现在虽然这里已没有了当年的三间土坯房,可仍然勾起我很多很多的回忆。当年这栋不可小觑的三间土坯房,东半部不仅是宣传队的男生宿舍,同时还是乐队的排练基地。而西半部则是当时军马场的要害部门-气象站。我们把邻居气象站一家三口称之为“阿尔巴尼亚”。因为他们一家人长得比较像欧洲人,是从大城市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的。特别是他们家的小姑娘,长着毛嘟嘟的大眼睛,真是既漂亮又可爱,我们都喜欢去逗她玩儿。“阿尔巴尼亚”一家碰到我们一帮小子儿这个群体,现在想起来也够难为他们的。我们这些不太懂事的小伙子们,时不时的去借个盆儿、借个碗什么的,也有时嗅到了他们家清炖牛肉,也去挟两块儿。这邻居处的是那么欢快愉悦,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们宣传队男宿舍当时住的比较拥挤,但却是我们宣传队全体人员召集开会的地方。地下站着的,铺上坐着的,总而言之特别集中,开会发言都不用大声儿。我们宿舍前面不远处就是一连的玉米地。将秋时只要我们不出去演出, 偶尔也小摘几穗用水桶煮熟,以解口头之馋,当然也少不了领导的各种批评。回想起50多年前的事儿,还是历历在目。宣传队男宿舍,我一生中难忘的地方,一个永远的回忆!(刘啸泉)</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走到头,路对面的左前方,就是原来呼和军马场场部汽车队的办公室及其车库。观光回访团战友李荣华,曾在汽车队工作过几年。谈起在场部汽车队的经历,他神情凝重,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在马场汽车队的经历</b></p><p class="ql-block"> 我是1969年6月插队到通辽花吐咕拉公社,1971年选调到呼和军马场,分配在场部搬运工。1974年选调白城201部队足球队参加比赛,由于自身条件和球技,被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足球队,参加了全军运动会。1975年总后缩编,解散专业团队。由总后给予我“在部队期间优秀表现”的鉴定书后,回到呼和军马场。(李荣华)</p> <p class="ql-block"> 李荣华在总后勤部足球队期间,与部队来的战士穿同样军装,接受同样的严格训练,完全是一个帅气、合格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 李荣华在总后足球队训练时的情景照片集锦。</p> <p class="ql-block"> 回到呼和军马场后,当时分配我到学校当体育老师,我没去,又回去当搬运工。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学开车,当司机。直到1977年,经场主要领导决定,同意我前去车队报道上班。当时车队长是窦师傅,和我一起到车队工作的有孙海峰、江旭森、高晓华、吕友兴和陈常锁。我们六个人中有五人是来自马场子弟,可想而知,我的加入是多么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我们六人先到乌兰浩特参加驾驶员培训。经过学习和训练,都顺利拿到驾驶证。回到车队,我被分配同谷泽民师傅一台车,开54号苏式吉尔130大货车。当时多数时间是下连队参加秋收,白天在麦地,把康拜因收的粮食装满车,开往连队场院晾晒。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忙碌到秋收结束。(李荣华)</p> <p class="ql-block"> 当时车队跑长途很正常,在车队工作的几年中,先后跑长途拉送货物数次,如长春、四平、沈阳、通辽、牡丹江军马场、扎兰屯军马场等地,运送粮食和军马。</p><p class="ql-block"> 在车队期间,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每年冬季,到大兴安岭拉木头,不但艰苦,而且危险性大。当时场里为了经济创收,每年组织车队入驻大兴安岭五岔沟林业局明水河分场拉木材,主要是装运木头。装着满满一车木头的汽车,行驶在那弯曲的盘山路上,而且是冰雪山路,可想而知有多难,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危险。一次惊险的,至今想起都心有余悸。由于上山运输木材路远道窄,遇上下大雪路面结冰,更增加车辆通行的难度。必要时还要在车辆后轮挂上防滑链,小心翼翼地在车灯照耀下 慢慢前行。我们每天凌晨4点起床,发动车预热,期间吃早饭,带俩馒头、咸菜作为午餐。冬天特别冷,我们穿着马场发的劳动保护:皮帽,皮衣、皮裤,皮手套。另外用一个铝制品的饭盒儿装几个馒头和咸菜。水就不能带上山,因为带上热水也结冰了。我们一人一车,行驶三个小时下了公路,然后就到了最难开的往山上去的那段路。实际上根本没有路,只有经过采伐过的树木留下的痕迹和大约10~20cm高的树根。我只能紧握方向盘,挂上一挡,猛踩油门,在装车人员的指挥下,向目的地冲。一次不行就二次,直到将车开到终点,装车人员满意后才算完毕。因为车辆开不上去,或者离装车地点远一点儿,这帮工人就不高兴,就不给你装车。为了讨好装车工人,我们尽可能的将车靠近一点儿,这样就增加了司机的难度和风险。他们装车的时间内,正是司机开始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将带来的馒头,在工人们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的炉子上烤一下,然后就着咸菜,喝着热水,饱餐一顿。饭后在木板床上躺一下,直直腰,也是当时最大的享受了。由于山上不能有明火,有时带来的馒头只能打开汽车发动机来温一下。许多司机有胃不舒服的毛病,就是这样造成的。(李荣华)</p> <p class="ql-block"> 最危险的一次是从山上装着满满一车木头,下山要路过一段河流。汽车轮胎趟过水后刹车失灵,直向前冲。因为肖师傅先过去后,停在离我20多米的路上等我。(当时司机出车都是相互关照着)。由于我的刹车失灵,直接撞上肖师傅的车尾。那真是非常惊险的一幕,当时我们俩都非常紧张。由于我的车水箱爆裂,无法行车,只能放水锁车,我坐肖师傅的车下山。</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返回路程重载车辆比空车要难开的多,稍有不注意就会出危险。因此车辆下山一定特别小心,回程的路上比上山时多开了一个小时。由于天气很冷,长时间坐在车上,加之早上起床早,浑身上下特别冷,尤其是腰腿冻的麻木,还容易打瞌睡,又渴又饿,这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经过一天艰难的行车,好不容易开到明水河楞木场指定的位置,还要和木材检质员一起,对木材进行共同检测完签字,才算完工。回到基地,其他三辆车都先后到达。负责做饭的张师傅,把做好的饭菜放到桌上,大家围在一起,边喝边吃,各自讲述着这一天的经历和感受。饭后还要检修各自的车辆,确认无误后才能放心地上床休息,等待第二天的到来。就这样日复一日,整整三个月,每天都在紧张危险中,那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啊。车辆下山出现危险的事情,我遇到过两次。这些使我难忘和记忆犹新的往事,我就不一一叙述了,还是留在心里默默祈祷和祝福吧。(李荣华)</p> <p class="ql-block"> 每当回忆这段经历,都是想到当时那艰苦的环境,恶劣的冰天雪地。有时冻的手脚都麻木了,也要坚持,从未顾及过自己的生命。只想多拉快跑,为完成场里交给的任务而努力工作着。</p><p class="ql-block"> 艰苦的环境也历练了我们。在离开马场到深圳的 创业中,事业上的发展和成就,都离不开当年在马场的锻炼。无论走多远,马场的经历永远不会忘记 。我视马场为第二故乡,因为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记忆、工作生活、成家立业,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也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李荣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呼和马场观光回访,有幸在场部见到了以前一起在汽车队工作的邓海师傅及其夫人,感到分外亲切。当年邓师傅是我们这些年轻司机的良师益友,给过我们很多的关心、帮助和技术上的指点,使我们受益终生。现在见邓师傅夫妇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与邓师傅夫妇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美好的时刻。祝愿邓师傅夫妇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李荣华)</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走到头,路对面的右前方,就是当年的火锯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观光回访团战友史学林曾在这里工作过三年。五十年后旧地重游,虽然这里己经没有了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大院子,没有火锯的轰呜声,但触景生情,许多难忘的往事仍然像电影电视一样,浮现在他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 的 火 锯 班</b></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我心中一直暗自庆幸,我在火锯班的三年时间里,居然平平安安,身体没有受过大的创伤,而且也没有留下其他后遗症。</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呼和军马场农建连工作两年之后,我被调到场部火锯班。从此再也不用脚穿毡疙瘩,扛着鞭杆儿追马车了;再也不用在严冬里披着厚厚的老羊皮大衣,送马草了。我们火锯班的班长孙宪常,干工作尤如拼命三郎。开柴油机的师傅叫金哈日呼,身体有些单薄。还有一个蒙古族大哥,平时寡言少语。</p><p class="ql-block"> 在场部最北面有一个稀稀拉拉用铁丝网围起来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火锯班的工作场地。中间最显眼的简易木头房屋是休息室,休息室前面就是工棚了。工棚中央一个偌大的圆锯台,直径一米的钢锯盘转起来嗡嗡作响。圆锯台两侧分上锯和下锯两部分,上、下锯均有轨道。轨道上架设轨道车,敦实的轨道车可以轻松滑动。工棚的前方是一个由原木搭建的料台,待加工的原木由低处放到料台上,再用带木柄的扳钩将其滚到高处的合适位置。</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叫火锯而不叫电锯?因为那时军马场没有电,用东方红75的柴油机带动锯盘转动。柴油机距离圆锯台大约八米远,需要用传送带连接。长长的传送带将近一尺宽,运行起来也是呼呼作响。开工时,圆盘锯的嗡嗡声,传送带的呼呼声,柴油机的突突声,混成一片,半个场部都能听到开锯的声音。(史学林)</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一同到火锯班报到的北京知青有我和李国林(外号李秃子)、天津知青商树枝(外号磕五)。每天上班第一项工作是备料,要把待加工的原木由堆料厂抬到料台上。抬木材的工具很简单,主要是一根与人一样高的肩杠。肩杠的形状很特别,中间粗两头尖,肩杠取中套绳索,下面绳索套铁环。铁环下面的掐勾用半弧形的厚扁铁打造,另一头弯出钩子,可以卡进木头里。两片掐沟有铁环连接在一起。可以左右死死地卡进原木里。两个人一副肩,用这一套工具抬起原木的一头,那头再由另外一对儿抬起,四个人就可以抬着原木移动了。</p><p class="ql-block"> 原始森林里运回来的原木是湿的,非常重。别小看简单的抬木头,里面大有学问。因为木材很重,要用爆发力才能直接抬起。抬起原木后一定要挺直腰杆儿,重要的是膝盖不能打弯。膝盖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打弯会一屁股坐在地上。木头抬起后要紧跟着打头儿的频率,小步挪动。谁是打头儿的?前面左边抬肩杠的就是。神奇的是,打头儿的不用回头看,就知道谁的腿打晃抬不动了,马上下口令:撂!换人!(史学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恐怖的是抬原木装汽车,上跳板。需要在抬到高高的跳板后,在汽车上完成九十度的旋转。因此前后两副肩杠尽量往原木中间设置掐钩,不然到车上无法旋转。最危险的是走上跳板后,根本无法换人,要一直坚持到最后。谁腿软掉下来,原木就会砸到谁。沉重的木材砸下去,就是大事故。</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要锯20根左右的原木,所以每天要从料厂抬过来这么多的木材以备开工。没有口号,只有埋头苦干。往往把料备齐时,浑身早已被汗水湿透,早点吃的八两馒头已消耗殆尽,人累的发昏。</p><p class="ql-block"> 正式开工了,孙班长有一句名言总是挂在嘴边:“发昏挡不了死!”。大家顿时全神贯注,忘记刚才的劳累,因为危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 原木上了工作台之后,为防止原木滚动,上锯的人要将原木的一头高高抬起,下面垫个U型的木托。抬起原木的瞬间,要迅速的将木托垫好。因为抬原木的人腰腿齐用力,爆发力也就是瞬间的功夫,不能持久。原木到了下锯后,也要垫U型木托,同样操作。下锯时还要马上向锯口打木楔,以防夹住圆锯盘。时间要掌握的恰到好处,晚了会夹锯,早了可更危险,旋转的锯片会将木楔带飞。历史上曾经有过木片儿飞出60多米远,也有将上锯的战友打休克的记录。(史学林)</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我在农建连时,粮食定量是45斤。调到火锯班之后调到48斤。当时在北京生活的我母亲才28斤,相比之下我应该知足了。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副食品,肚子里缺油少肉。为了应对超重的体力劳动,我每个月要吃75斤口粮。特别感谢北京、天津的女知青,每个月都支援我二十多斤粮票。</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对军马场的感情很深,那时我正经历风华正茂的阶段,也是步入社会感情逐渐丰富的时期。那个阶段我为军马事业贡献了青春 ,奉献了身心。我对那里的每一个门、每一扇窗都感到亲切,因为里面凝集着我的汗水。</p><p class="ql-block"> 我不留恋那个年代的艰苦,但我怀念那个年代的人间冷暖。那是几斤粮票儿吗?那可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最纯洁的友情,最令人念念不忘的真情。(史学林)</p> <p class="ql-block"><b> ♛广播室与电影放映组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 </b>从场部大礼堂正门进去,左侧是庞大宽阔的大礼堂,右侧的一排房间,就是场部的广播室。我是1971年年底接替前任广播员来这里工作的。当时各个连队都有广播喇叭,场广播室一播音,各连队都同时收听到。我是每天早5点和晚7点到广播室工作,每次播音两个小时,白天在政治处参与日常工作。每次的播音基本上是先放《东方红》乐曲,然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其余时间播讲场内稿件和播放歌曲等。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播音训练,开始我播诵稿件的发音很不准确,特别是“平卷舌”不分。开始自己还不自知,后来有一次在大礼堂内练功的宣传队一位老大哥告诉我,那样的发音是不对的。我知道后,抱着字典开始核对每个字的发音,把平舌和卷舌的字分开,进行背诵,强化记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将平卷舌字分清楚了,播诵稿件时发音也正确了,而且从此练就了一口比较纯正的普通话。</p><p class="ql-block"> 除了播音,我还学会了维修广播喇叭。我能一个人踩着绞扣、绑着安全带,上到8米高的电线杆上去修广播喇叭;哪个连队的广播喇叭坏了,他们来个拖拉机把我接去,我就下连队去修。有的连队的广播喇叭是挂在六七米高的大树上,我就爬到树上去修。有时刮起风树就摇晃起来,我在树上也跟着摇来晃去。我的声音曾在呼和军马场大地上回响,我的足迹曾留在各个连队,我在高高的电杆上如海燕般傲视蓝天的娇健身姿,也是留在自己记忆中的一丝小小的骄傲。(赵秀荣)</p> <p class="ql-block"> 广播室也是电影放映组的工作室。1973年下半年,白城地区电影公司举办放映员培训班。因为场里的前任放映员李振东调走了,政治处决定让我去白城学习放电影。学习结束取得“电影放映员证”之后,我在放广播的同时,又放起了电影。当时用的是16毫米便携式放映机,由于有的连队没有电,我们下连队放电影还要带上发电机,自己发电。不管是在场部还是连队,都是露天放映。白色的银幕有时是挂在两个杆子上,有时是挂在墙上。每次放映时,都是先放新闻简报,然后放故事片或革命现代京剧“八个样板戏”。电影拷贝要去白城电影公司或乌兰浩特电影公司去取,用完了还要送回去。当时没有公交车,只能搭场里的汽车,不管冬夏,都是站在敞蓬汽车的车箱内。有一次去白城送电影拷贝,遇上下大雨,还发生了车祸。同行的有人受伤,好在我还没事。到白城趟着没小腿深的水找到电影公司办完事,又坐车返回场部,晚上继续当广播员。在政治处的4年多时间里,即当广播员又当放映员,还要自己写些稿件,是忙一些。但我很充实,也锻炼了自己,比较圆满的完成了这两项工作。而看露天电影,也是留在那个时期军马场人心中的美好记忆。(赵秀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新办公楼内叙情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场部转了一圈,寻觅完各自曾经工作和生活的旧址,了却了多年的牵挂和思恋之后,观光回访团战友回到场部新办公楼,先在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到二楼会议室参加座谈会,畅叙与呼和马场的不尽情怀。</p> <p class="ql-block"> 观光回访团全体战友与邓立勇副书记在办公楼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会场在呼和马场新办公楼二楼会议室。</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上,邓立勇副书记首先介绍了呼和马场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情况;观光回访团战友陈殿武、薛乐、史学林、杜玉兰、刘啸泉、聂风荣等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原宣传队乐队队长刘啸泉特意从家中带来了乐器“电子管”,在座谈会上表演了乐器演奏。聂凤荣专门为这次观光回访录制了歌曲视频,在座谈会上进行了播放。</p> <p class="ql-block"> 邓立勇副书记介绍呼和马场历史及现在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 陈殿武: </p><p class="ql-block"> 首先对呼和马场的周到安排非常感动、感谢。我觉得场子能这么做,看出来是对咱们当年知青的重视,是尊重历史、也是尊重老一代的表现。当年这些北京的、天津的、深圳的、吉林的知青,都在这里付出过心血和汗水,那时条件实在是艰苦。今天大家回来看,对比一下呼和马场的过去和现在,会感到变化还是非常大的。应该说咱们这些知青,当年是以军马场为荣;现在呼和马场也以咱们这些人的成长和进步为骄傲。场子今天这样的接待,是对知青的一种回报;大家能够回到这里来观光回访,也是对呼和马场的一种感恩。</p> <p class="ql-block"> 薛 乐:</p><p class="ql-block"> 当年呼和军马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一群来自农村的插队知青。从那以后,我就喜欢这个地方了。在这里经历了一个火热的年代,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重点吸引我的是激励了几代人的北大荒精神,给了我享用一生的品德和精神财富。我到过很多地方,但真正让自己念念不忘、经常回忆回想的,还是呼和马场。我觉得,自己练就的这个铁肩膀、这种坚韧不拔、不惧艰苦的毅力,都是从马场得到的。我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和一批可爱可敬的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不舍的情怀呢?就是因为我们马场凝聚了一批50年代的复转老兵和农垦老职工,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很强的气场和优秀的品德,这就是北大荒精神,也是共和国最早的一种群体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受益终生。</p> <p class="ql-block"> 史学林:</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人生的启蒙阶段。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启蒙是9岁,在一个船上当清洁工,受船上一个做饭伙夫的启蒙。我的启蒙在23岁,就是在咱们呼和军马场。以前在家念书的时候,就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别的地方都不去,周围的事物一概不知道。虽然去了重点学校重点班,还当了班主席,可是社会上的事情一概不懂,脑子里是空白。后来选调到军马场,感觉这里是个小社会,跟工厂农村都不一样。一开始在水利连听指导员讲话,听得我入迷;讲军马场存在的意义,听得我热血沸腾。后来调到场部,听许英奇场长讲军马场的历史,又诙谐又幽默,让我真正开阔了眼界。可以说,我的人生启蒙始于呼和军马场;军马场使我的人生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 </p> <p class="ql-block"> 刘啸泉用乐器“电子管”现场演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p> <p class="ql-block"> 聂凤荣K歌演唱歌曲《报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回到梦中的草原,</p><p class="ql-block">追寻那难忘的记忆青春的驿站。</p><p class="ql-block">今天回到美丽的呼和马场,</p><p class="ql-block">再叙那绵绵的深情无限的眷恋。</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岁月流年,</p><p class="ql-block">沧桑巨变,辉煌发展。</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p><p class="ql-block">带给你博大的发展空间。</p><p class="ql-block">耳闻目睹一件件成就……</p><p class="ql-block">自豪啊,</p><p class="ql-block">耄耋我亲眼看到马场新的容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上 篇 完 )</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