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娄塘(Loutang),位于上海市,在区境北部,娄塘河、横沥交会处。娄塘镇人民政府驻地。</p><p class="ql-block">因娄塘河得名。别名刘塘、娄溪。因昔娄塘河岸多植桃树,雅名桃溪。明永乐年间,里人王氏父子创市,正德年间称娄塘桥市,万历年间称娄塘镇。清代布市繁盛,仅次于南翔镇,为邑境大镇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21年,秦置郡县,这里属会稽郡(郡治吴县)疁县(公元前207年,西汉改疁县为娄县)。娄县驻地昆山,吴县以东地区都属娄县范围。</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载:娄塘河曾经是娄江的支流,汇入娄江(浏河)后出海。因此娄塘的名称由来可以追溯至远古的娄江,或娄县的管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国21年(1932年)3月3日,日军占领娄塘,小东街70余家民居十毁其九。同年5月,日军撤退,居民陆续回归,苦无栖身之所。新加坡侨胞为此捐巨款重建,居民才复得其所。是年秋,李馥荪、张公权、朱吟江、胡筠庄、黄炎培、朱恺俦等发起筹款在此地建造纪念坊,沈恩孚题额。背面镌有杨卫玉识、潘昌豫书的短文,记述建造纪念坊的缘由。坊高6.10米,宽8.5米,1985年修葺。</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牌坊文:“廿一年三月,日寇陷嘉邑,娄塘首当其冲,东里廛舍悉遭焚毁,乡民流亡。越二月,寇退。谋所以安,辑者苦无笈。幸承新嘉坡吧生柔佛三埠锡胞组织之筹振祖国难民会捐钱款,为建新屋,乡民始得复其居所。高谊仁风,滋可感已!是役洨洽。捐款者为李君酿荪、张君公权、朱君吟江、胡君筠庄、黄君任之(即黄炎培)、朱君恺俦。规划建筑者为胡君筠秋、蒉君延芳、金君巨山,鄙人亦与蔫。邑人杨伟玉谨识、潘昌豫谨书”</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印家住宅是近代中国出版业著名实业家、曾担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及其主要股东的印有模于民国初年建造的私人住宅,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解放后作为娄塘镇政府办公地,2008年由嘉定区政府拨款修缮,现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百度</p> <p class="ql-block">娄塘天主堂,又名伯多禄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1990年批准恢复宗教活动。伯多禄者,耶稣十二门徒之一,这座教堂就是以其名字命名,因而一进门就是他的塑像。这座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教堂,其顶和屋檐融合了中国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尤其是十字架下方的尖顶上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十分特别。嘉定有个别称为“教化嘉定”,指的是早年的嘉定传教之风比较兴盛。被称为清代“六大画家”之一的吴历,早在18世纪就到娄塘一带传教。当地的渔民也有奉信天主教的,但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因此,负责嘉定地区布道的神父便会用嘉定方言来布道。天主堂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