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的雁北,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微风中的大地依旧绿意葱茏。秋高气爽飘香日,层林尽染千山秀。一念在心,一念执着,当是相约见面时。记忆开始随着落叶的飘零点缀着我们军人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太原战友牛志强,曹太生,孟永杰,刘宪林,于9月16、17日驱车往返八百多公里,专程赴山西灵丘县、大同市分别看望原炮二连老指导员张和副政委,原炮二连老连长袁存徳副营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牛志强、刘宪林为土生土长的老二连人,是两位老首长的直接麾下,受他们教诲最多,关怀最众;孟永杰在炮六连时,袁副营长任职该营;张副政委是其教导员。曹太生在团指挥连,张和副政委作为团首长,无疑也是其的老上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德高望重的二位老首长,军魂不老,风采依旧,思维还是那么敏捷,还是那么快人快语。他们均已进人人生的耄耋之年。转业地方之后,尽管我们曾经谋面,多次相聚,但彼此的情愫却像滔滔江水,难以阻隔;牵挂之念随着岁月的流逝,未曾减淡半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牛志强一见面,就亲热地呼唤两位嫂子为“姨”,其实老连长、老指导员一个比我们大18岁,一个才大13岁,两位嫂子则就更小了。说起来,这称呼源远流长。牛志强深情回忆:当年,连长、指导员家属随军,在团部大院安家。他们经常对他说,小牛,去家里,让你姨给你包饺子吃。因此这称呼几十年就一直延续到今天。牛志强爱抽烟,连长、指导员都是老烟枪,于是他时常跑到连部要烟抽,他们就会说,兜里有,自己拿。牛志强就从他们挂在衣架上的衣兜里取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人的故事和情谊,就像那架上的葡萄,一嘟噜,一串串的,晶莹透明,像玛瑙似的珍贵,记得1977年部队在北京房山县二龙岗国防施工铺设电缆时,条件艰苦,任务到人,战士们黑瘦。因遇到红胶泥层,洋镐刨不动,放炮仅一个锅底大的坑,战士们气馁,静等全连唯一的钻孔机给自己任务区打眼放炮,我没等待,依然使着笨劲抡着镐头与红胶泥较劲。连长见状火了,喊道:钻机过来,谁也不能用,就在这给刘宪林打……还是在二龙岗,因为我加班加点完成自己的施工任务,掉肉19斤,指导员硬要从工地上撵我回去休息,并对我吼道:你不要命了!老连长探亲回来,见到我的“条条脸”,问我:你是谁?我说:报告连长,我是刘宪林。连长的爱惜之情溢于言:啊?你咋成这副德性了!回忆起来,历历在目,又是眼泪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两位老首长手里,成长进步的战士何止几十上百?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农家子弟,我入党、立功,提干,都是在他们当连长、指导员时。是部队和首长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铺就了一条不敢自称辉煌但不失为幸福感满满的康庄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军人的名字叫奉献。不知说起何事,我们和老连长不由自主掀起了自己的裤腿,露出了每个人斑斑的蚯蚓似的静脉曲张。这是部队留给我们的光荣印记。1977年在北京拒马河,春寒料峭,我们泡在冰冷的河水里,参加全团大会战。老连长、老指导员和我们一样的奋不顾身……曹太生,当年和内蒙赵泽民战友同在团指挥连一个班,他说,赵泽民在1977年国防施工中,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让他至今记忆犹新,感慨不已!赵泽民战友后为乌海军分区政委。现居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样的两位老首长,于我们,以“亦兄亦父,亦师亦友”来说毫不为过。 不尊敬行吗?不看望能抑制得住吗?真情还在老地方,未曾挪动。现在这样的事还有吗?肯定会有,但不多了,稀见了,不好找了,也许只能梦里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见面时的心情欢欣,离别时的眼眶湿润,对部队往事如数家珍般的回忆,对战友们音容笑貌还原度极高的款款深情,让我们每一次的相聚,只嫌时短,不厌其长,往往意犹未尽,话到一半,又到恋恋不舍离别之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深感欣慰的是,两位老首长皆又喜迁新居,甚至不止一次,新楼房,独立电梯,室内静谧而明亮,阳光照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芬芳;窗外绿草如茵,现代化的元素比比皆是。居住环境皆位于城里的最佳地段,购物和锻炼两相适宜。孩子们皆安居乐业,足食丰衣,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作为五六十年代入伍的老军人,他们辛辛苦苦为党为国尽忠一辈子,这是他们的福报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先驱车350公里到灵丘县看望张和副政委,商定吃过午饭后,即驱车150多公里赶赴大同,去与老连长团聚。因为我们知道,张副政委为人热情好客,礼仪周全,善解人意,肯定会留住,但毕竟年岁在这里,身体又在康复阶段,不可过度劳累。去年我们赴灵丘,因连续接待我们劳累至住院。因此此次我们坚决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按照原定行程走。去年到灵丘时,原本准备从灵丘到大同看望老连长,结果恰逢疫情突发,连长居住的小区被封闭,只得铩羽而归。留有遗憾。此次安排,到大同留住一晚,好好叙叙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灵丘和大同,两位老首长为了接待我们,进行了当地最高最好的安排,无法细细描述,笼统而言,酒是最好的酒,菜是最好的菜,住宿也是档次最高的。全家作陪。晚一辈的有的比我们小不了几岁,都在部队度过童年,读的书,一口一个叔叔称呼我们,再晚一辈的,尊我们为爷爷辈。其乐融融,一家人感觉的氛围特别浓,我们的情谊自部队开始,经过将近半个世纪,又延续至下一代,下下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同,晚宴后,我和牛志强一边一个扶着85岁的老连长下楼梯,老连长忙说,快不用扶,我没事啊,我们说,连长,您得给我们个机会吧,平时我们想扶您也扶不到啊!老连长呵呵大笑,认可了我们的尊崇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见时难别亦难,又到了分别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程。往往是,这边相聚余音未了,我们又在心里默默地计划着下一次的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不息,看望不止,相聚不断,情谊相连。这就是我们诠释的战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叙述方便,未分图片配文。 图片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一切尽在不言中……) </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张和副政委全家在一起的大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左起:孟永杰 刘宪林 张副政委夫人 张和副政委 牛志强 曹太生</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袁副营长全家在一起的大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前排就坐:袁副营长和夫人。</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曹太生 刘宪林 牛志强 孟永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