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塔

王玲

<p class="ql-block"> 龟兹——鸠摩罗什高僧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库车,古称“龟兹”,在库车城里有一座人工湖,名叫“鸠摩罗什湖”,因为在城市的东边,人们又叫他东湖,在湖畔有一座蔚为壮观的塔,取名叫“鸠摩罗什塔”。</p><p class="ql-block">一条湖、一座塔,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鸠摩罗什”究竟何许人也?</p><p class="ql-block">探寻他神秘的面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千多年以前东晋十六国时期鸠摩罗什所生活的年代,走进了它的故乡——龟兹古城,在这里探寻他前世今生的蛛丝马迹。</p><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的身世显赫,定然在历史的烟云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父亲鸠摩罗炎,是当时天竺(现印度)国宰相达多的长子,在当时印度等级森严的婆罗门制度下,鸠摩罗炎一生下来就默认是父亲的接班人。母亲耆婆是当时龟兹国国王白纯的妹妹,宰相的儿子和国王的妹妹联姻,早已注定鸠摩罗什的一生应该处在贵族世家的行列。</p><p class="ql-block">历史的演变总是那么出乎意料,也常常偏离正常的轨道。祖籍天竺的鸠摩罗什却偏偏生在了古龟兹城。他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都在以龟兹为中心的西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学习、成长。最终在年少时就已经成为西域这片古老土地上屈指可数的一代佛学宗师,冠以释迦高僧的美誉。以至于龟兹王给他修塔,拜以国师的官衔。</p><p class="ql-block">生于斯,长于斯,龟兹城成了他永远的故乡,到今天,鸠摩罗什也成了库车的一支佛学文化的旗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鸠摩罗什的一生仅仅生活在以故乡龟兹为中心的西域这片神秘土地,那他满腹经纶的佛学造诣也仅仅局限在塔里木盆地的四方。但是,在我国历史上,他对中原佛学的影响源远流长,在佛学由西向东佛化的过程中,他的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于在公元409年他在长安圆寂之后,不到几年时间,出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学盛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了什么?</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交通非常不便,中原和西域的沟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天然屏障河西走廊拉长了两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远在龟兹的高僧鸠摩罗什,竟然被远在中原的前秦王符坚得知,趋于对这位佛学高僧的敬仰和为自己政权所用,于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场为争夺一位文化人的战争由此发动。前秦王符坚派大将吕光去遥远的龟兹抢人,并一再嘱托只要这一个完整的鸠摩罗什。中原大军浩浩荡荡直奔龟兹,这是一次长久的行军。在那个年代,人走马拖,一次出征,要数月之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数月之后,吕光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通过河西走廊,沿着丝绸之路北道(后称中道)一路西征,同样征服了龟兹。大将吕光见到年轻的鸠摩罗什,感觉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老态龙钟的智者形象相差甚远,于是对大师百般凌辱,大师忍辱不惊,最终获得将军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前秦的将士在古龟兹停留了数月,将士们思乡心切,于是鸠摩罗什建议吕光返回中原,不然这里可能会成为是非之地。吕光采纳了鸠摩罗什的建议,带着鸠摩罗什率军东归。</p><p class="ql-block">吕光此次西征,不仅仅完成了符坚交给他的任务,而且此次西征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又一次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为中原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此后一段时间,落寞好久的丝绸之路又开始走向繁蓉昌盛,马队和骆驼的铃声又一次回荡在沙漠古道。当他们走到姑臧(后称凉州,现武威市),前军传来前秦覆亡的消息,于是他们就停留在这里。前秦大将吕光在姑臧建都称帝,史称后凉。高僧鸠摩罗什在这里一待就是17年,在姑臧的17年,鸠摩罗什对佛教的传播和对中原先进文化的学习,是佛教与中原文化的一次高度融合。在佛教向东佛化的过程中,鸠摩罗什的东行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在,武威市有一座鸠摩罗什寺,这里就是他曾经传教、学习、翻译经书的故地,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秦王符坚以及他的将军们怎么对佛学大师鸠摩罗什这样的着迷,符坚为他发动西征之战,只是最终遗憾没有见到仰慕已久的高僧。最后他的将军们都想把大师为己所用,公元401年,符坚的又一个老部下,那个在符坚兵败后推翻前秦,自己以长安为都城建立政权的姚苌,史称后秦政权。为了得到高僧鸠摩罗什,发动征服战争击败后凉。姚苌比符坚有幸,在长安见到了晚年的鸠摩罗什,专门在长安的逍遥宫安排高僧鸠摩罗什和中原四面八方的佛学高僧,在这里谈佛伦教,翻译经书。在一个政权的支持下,鸠摩罗什等佛学高僧对佛教经书的翻译,在后来影响深远、使佛教在中原的传播提供了可靠保障。这一时期,他们翻译的大量经书,为后世留下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在现在的西安市,有一座鸠摩罗什舍利塔,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僧而建,这里是鸠摩罗什的第三故乡和最后的落脚地。</p><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从龟兹到姑臧,从姑臧到长安,他的东行沿丝绸之路,这是一次佛教向东佛化的过程。在这三个地方,都留下了高僧的足迹,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建了寺院和佛塔,他成了后人心的一块不灭的石碑。非常遗憾,他一生的修行,最终没有回到那个他出生和佛法萌生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如今,想要更近一步走进高僧鸠摩罗什,那你一定要先到库车,然后沿古丝绸之路再到武威,最后到西安。沿着高僧的足迹,感受一位智者千年以前的那次东行,那是佛教东传,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行走。</p> <p class="ql-block">甘肃武威鸠摩罗什寺</p> <p class="ql-block">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30余千米户县东南圭峰下的草堂寺内,建有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舍利塔。塔建于唐代(618~907年)。塔的造型、雕刻均极雄健精美。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较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p>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圆寂后, “薪灭形碎,唯舌不坏”。弟子遵罗什遗言奉请于罗什寺。姚秦时,信徒感其功德,募资建塔,名为罗什舍利塔,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p> <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的著名译作有:</p><p class="ql-block">《心经》。鸠摩罗什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期间,译出《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384卷佛教梵文经卷。</p> <p class="ql-block">本文内容参考《杏花龟兹》新疆人民出版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