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河洛马姓客家先民的南迁--从探访洛阳老城马家大院说起

觉浅

<p class="ql-block">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略谈河洛马姓客家先民的南迁</p><p class="ql-block"> --从探访洛阳老城马家大院说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于春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摘 要:依据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观点,包括马姓在内的客家先民于西晋末年由中原旧地首次南迁,经过唐朝中后期、两宋、明末清初、清代后期四次大的迁徙,形成今天汉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洛阳,是客家祖根地,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将于明年举行。在此背景下,从探访马家大院说起马姓,进而谈谈河洛马姓客家先民的南迁,具有一定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关键词:客家祖根地;马家大院;马姓客家先民南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家大院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91号,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式建筑。《老城区志》(1989~2000)记载,马家大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七间头四进式四合院,共有房屋72间。现已列入《洛阳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文史学者董高生先生在其《洛阳民居》一文中写到:“洛阳老城的住宅,通常讲究三间头和五间头宅院。三间头和五间头宅院多为三进院,即有临街房、厢房、过厅,过厅后有后厢房,最后是上房,个别也有后上房,即所谓四进院”。[1]这里的三间头或五间头,是指宽度,三间头、五间头即为三间或五间房并列。进入马家大院前院,院南一字排开七间前过厅,东、西两侧为上房。步至中院,两座绣楼分立院中。出中院,穿过道,向西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引自洛阳市老城区政协编:《厚重老城——洛阳市老城区文史资料选编》,河南:豫内资洛审字(2015)018号,2015年,第199页。</span></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鸟瞰图(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绣楼</p> <p class="ql-block">入上房院,西端一大车门,通往后花园。整座大院布局紧凑,古色古香。</p><p class="ql-block"> 据载马家于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在洛阳城开办当时最大的典当行,发家致富,置办田产,建起七间前过厅并列的四进式宅院。按照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所说,古代宅院式样、房屋大小,官府均有规定。五间头宅院,一般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宦人家才能享用。马家建起七间头宅院,应与马家有人在朝中担任高官有关。</p><p class="ql-block"> 洛阳,正在打造客家祖根地城市名片,特别是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将于明年举行。在此背景下,从探访马家大院说起马姓,进而谈谈河洛马姓客家先民的南迁,具着一定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当代马姓人口近1500万,为第十四位大姓,约占全国人口的1.18%。追根溯源,汉族马姓源出嬴姓,分自赵氏。其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的少昊,“昔伯翳(即少昊之裔孙伯益)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1]帝舜把“嬴”赐予伯益的氏族为姓。</p><p class="ql-block"> 西周初,伯益后裔造父为周缪王的驾车大夫,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下大功。《史记·秦本纪》记载:“造父为周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赵衰其后也。”[2]周缪王封造父于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造父子孙遂以封邑为氏。公元前408年,赵衰苗裔赵籍建立赵国。公元前290年,赵王族人赵奢因破秦有功,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马服古城在今河北邯郸西北,子孙便以马服为氏,后改为单姓“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2](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7页、第175页。</span></p> <p class="ql-block">马援像(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秦灭赵国,将赵奢后代马姓,迁徙于今陕西咸阳、兴平一带。东汉初年,随着马援将军的出现,马姓又陆续活跃于政治舞台。</p><p class="ql-block"> 《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云:“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1]表明马援是马服君赵奢之后,为其十一世孙。作为开国功臣,马援为东汉立下奇功,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备受后人崇敬。 </p><p class="ql-block"> 马援的小女儿,于永平三年(60),被汉明帝立为皇后。汉章帝即位,尊其为皇太后。马太后谦恭朴素,多次拒封外戚,严令亲属遵纪守法。马氏家人谨言慎行,世代受封,渐成名门望族。</p><p class="ql-block">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的天灾人祸,引发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史称“衣冠南渡”。翦伯赞先生《中国史纲要》(第二册)指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时北方的混乱,引起了北方人民的外迁。他们或走辽西,或走陇右,但是最大量的还是渡江南徙”。“南迁人民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至少有70万人”。[2]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史讲演录》提出:“至于北人南来避难,约略可以分为两条路线,一至长江上游,一至长江下游。路线固有不同,在避难的人群中,其社会阶级亦各互异。南来的上层阶级为晋的皇室及洛阳的公卿士大夫……中层阶级亦为北方士族……下层阶级为长江以北地方低等士族及一般庶民”。[3]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认为:“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尝再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 ,1965年第1版,第827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82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4页。</span></p> <p class="ql-block">《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第一次的迁移则以受五胡乱华所引起,此可从客人的家谱记录而得其真实的消息”。[1]</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论述可知,西晋末年,中国整个政治中心由洛阳移至南京,客家先民首次南迁不仅人数众多,将近百万,而且多为皇亲国戚,公卿士族及名门世家等,与逃难百姓汇成一个个流民群,一路“节节迁移”,[2]“求田问舍”,[3]开始大规模向南移民。</p><p class="ql-block"> 自西晋末年的第一次南迁,又经过唐朝中后期、两宋、明末清初、清代后期四次大的迁徙。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尽艰辛,形成今天汉族的一支民系——客家人。</p><p class="ql-block"> 客家先民首次南迁,主要是从当时的国都洛阳或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踏上征程、“衣冠南渡”的。</p><p class="ql-block"> 本文在此对河洛地区的概念,做一说明。河洛地区的范围,有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两种划分。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认为,地理意义上的河洛地区应是黄河与洛水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其具体范围,“即指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4]而作为文化意义上的河洛地区,其范围更大,“作为河洛文化圈,实际要超过河洛区域范围,即应该涵盖目前河南省全部地区。”[5]</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外一种:客家源流考),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42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82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4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5]朱绍侯撰:《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第40页。</span></p> <p class="ql-block">汉魏洛阳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依此说,广义上的河洛地区,包括整个河洛文化所涵盖的地域,这一地域应与中原地区相等同。 </p><p class="ql-block"> 对于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罗香林先生在《客家源流考》中讲明:“并、司、豫诸州的流人,则多南集于今日安徽及河南、湖北、江西、江苏一部分地方,其后又沿鄱阳湖流域及赣江而至今日赣南及闽边诸地,是为南迁汉族第二支派”。[1]客家先民的南徙属于第二支派,而且人数众多。其中司州,治所在西晋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豫州,治所在西晋陈县,今河南淮阳县。司豫二州,均属河洛地区。《梅县客家姓氏源流》(第一集)说到:“原居住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北古中原一带的汉族,为避战乱,纷纷南迁至鄂豫南部及赣皖沿长江南北岸,或衣冠南下,转徙于江西、福建,少数来到粤东兴梅一带”。[2]</p><p class="ql-block"> 在西晋国都洛阳,皇室宗亲、达官贵人、文人学士、能工巧匠、名商巨贾、驻京军队及僧尼道人等,有近二百万人,畿辅各县也是人烟稠密。在“永嘉之乱”中,洛阳城内外和河南大部分地区的衣冠士庶大批南逃,人数远远超过陕西、山西、山东等其它地区南逃人数的总和。</p><p class="ql-block"> 马姓作为东汉、西晋国都洛阳的名门望族,和其他客家先民一样,踏上南迁征程。赖际熙主编、香港崇正总会编印《崇正同人系谱》“马姓”条云,衍族中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外一种:客家源流考),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1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梅县地方志编綦委员会办公室编:《梅县客家姓氏源流(第一集)》,广东:梅社文管办(95)准印字第004号,1995年,第2页。</span></p> <p class="ql-block">客出大谷</p> <p class="ql-block">(河南)后其族“辗转而南徙入闽粤,分播于各属”。[1]史书多有客家先民“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记载,马姓虽未列入八姓,但作为世家大族,南迁人口应不在少数,成为包括马姓在内客家民系形成的先机。</p><p class="ql-block"> 唐朝中后期,先后发生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这两次大的动荡,引发北方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向南迁徙,其中有一支移民即为客家先民。</p><p class="ql-block"> 谢重光先生《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阐明:“资料显示,此次北方人民的南迁,较远的已经迁到江西了”。“随着战火的蔓延,甚至也有原居江西的人继续南迁福建的情况”。[2]罗勇、邹春生先生《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述论》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引起的北民南徙的迁入地主要在江淮和赣中赣北,进入客家地区的尚属少数的话,那么,唐朝末年农民战争带来的移民,则是大量进入到客家地区了”。[3]</p><p class="ql-block"> 唐末光启元年(885),河南光州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率义军渡江南下,辗转入闽,史称“十八将随王,五十姓从军”,这是唐末一次有组织的“武装移民”。五十姓中,即有马姓人士。其中马昀,固始人,随王入闽,居住泉州。罗香林先生明确指出:“及王潮入闽,其所率者亦为光州人,今之客家多出于此”。[4]</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转引自崔灿、刘合生主编:《客家与中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见郑树钰、连传芳撰《河南客家先民与福建宁化客家人的渊源关系》,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8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谢重光著:《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4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罗勇、邹春生著:《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述论》,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5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罗香林著:《客家研究导论》(外一种:客家源流考),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46页。</span></p> <p class="ql-block">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  对于马姓客家先民第二次迁移,有关专著和马氏族谱多有记载。周红兵先生等编著《客家姓氏渊源》讲:“唐大和年间(约827一836),马发龙入福建,留居宁化安乐。唐大顺年间(约890),马益郎迁汀州府。唐朝末年,中原许多马姓人口南迁,其中马殷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逐步扩展势力,至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马殷有子孙分布于赣、闽、粤的许多地方”。[1]广东清远市史志办公室编《清远姓氏》也讲:“据英德沙口马氏族人提供的资料,英德马氏的唐代先祖马发龙于唐文宗大和元年(828)从中原地区远迁福建清流,是为马氏入闽始祖。其五世孙马七郎移居福建连城,后裔分居连城四堡和上杭古田里”。[2]赣县客家文化城管理局编《客家姓氏源流》说:“马氏世居河南,自唐末至宋,由于战祸频繁,中原汉人南迁,马氏族人亦南迁赣闽诸省。唐大和年间,马氏入闽。入赣者居建昌府饶州”。[3]</p><p class="ql-block"> 福建宁化安乐《马氏族谱》记载:“一世:京公。十九世:发龙公,唐大和年间入闽。生子四: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4]</p><p class="ql-block"> 江西省修水和连城四堡《马氏宗谱》记载:“唐昭宗大顺二年(891),马氏入闽至宁化安乐乡。有兄弟三人,一郎迁入汀州府四堡赖家坊,其后代七郎君至南宋时迁移到四堡折桂;二郎迁到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周红兵等编著:《客家姓氏渊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71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清远市史志办公室编:《清远姓氏》,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4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赣县客家文化城管理局编:《客家姓氏源流》,2004年,第11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引自福建宁化县石壁宗亲联谊会、福建宁化县客家研究会编印:《宁化客家百氏》(增订本),1995年,第3--4页。</span></p> <p class="ql-block">定鼎门</p> <p class="ql-block">定西洋(江西修水马氏始祖据说由此地移居);三郎移居粤东”。[1]</p><p class="ql-block"> 林善珂先生主编《客家百姓源流郡望堂联汇考》记载:“据下坡(属福建武平县)马有贵先生稿:唐德宗时,马燧为河东节度,封司侍中,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北平王,生二子:徽、岳。马徽,字克嶷,为福建邵武府尹,后迁汀州府尹,在署病故。因河南朱泚作乱,停柩于汀。其子发龙、孙在由在汀守制数年,运柩回梓后,复返汀至清流北团里南山下居住”。[2]</p><p class="ql-block"> 马姓客家先民第三次迁移,始于北宋末年“靖康之难”,一直持续至南宋、金元时期。宋室南渡,政治中心由开封转到杭州,最大的影响是北方人口的南迁。史载“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3] 长期的战争,给中原乃至江南造成严重破坏,百姓大量流亡。而当时的赣、闽、粤交界地区,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众多的可耕土地,引来北方各地的士族百姓,使得人口南移的规模超过以往。</p><p class="ql-block"> “靖康之难”后,北方人口的南迁路线可分为东、中、西线,河南均为三条线路的迁出地之一。由此可知河南,包括西京洛阳移民成为南迁的主体,迁出的人口数量更多。</p><p class="ql-block"> 清末黄遵宪《梅水诗传·序》云:“嘉应一州,占籍者十之九为客人,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引自福建上杭客家联谊会编:《客家姓氏源流汇考》(增订本),福建:岩新出(2004)内书151号,2004年,第15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林善珂主编:《客家百姓源流郡望堂联汇考》,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8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九O《周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958页。</span></p> <p class="ql-block">金元洛阳故城</p> <p class="ql-block">而守其语言不少变。”[1] 葛剑雄先生《中国移民史》认为:“……在绍兴和议签订前估计有500万左右的北方移民迁入并定居在南方”。[2]任崇岳先生等著的《河南移民史》则认为:“‘建炎南渡’的中原移民大约在150万人”。[3]这一次大规模南迁,为客家先民大批进入客家地区带来契机。</p><p class="ql-block"> 有关客家姓氏专著,阐述了马姓客家先民的第三次迁移。周红兵先生等编著的《客家姓氏渊源》讲:“北宋初马二郎、三郎迁宣河,马五郎、七郎、九郎迁汀州四堡,马四郎迁清流。据马氏谱牒载:宋代入汀州马八郎为长汀始祖,分迁童坊马罗”。[4]连城县客家学研究会编《连城县客家姓氏源流初探》(第一辑)说:福建连城县“四堡马屋马氏始祖七郎公,因宋末金兵入侵,跟随祖辈从中原迁徙至福建,初居宁化邱源,后移居安乐马家围”。[5]</p><p class="ql-block"> 今存客家马氏族谱,对马姓客家先民第三次迁移提供了佐证。</p><p class="ql-block"> 福建宁化安乐《马氏族谱》载:“十二郎,讳湘,号见川,登宋进士,临安解祖后,举家迁居建昌府饶州涯隔。南宋时,携妻及兄弟避乱转徙汀州宁化会同里梨树隔。为入宁始祖”。[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转引白(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附录二·黄公度先生年谱》“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239~1240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4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任崇岳、李乔、李玲玲著:《河南移民史》,河南:大象出版社,2019年,第248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周红兵等编著:《客家姓氏渊源》,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71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连城县客家学研究会编:《连城县客家姓氏源流初探》(第一辑),福建:岩新出2000内书第187号,第2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6]引自福建宁化县石壁宗亲联谊会、福建宁化县客家研究会编印:《宁化客家百氏》(增订本),1995年,第4页。</span></p> <p class="ql-block">马氏宗谱(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马文洪纂修的《马氏宗谱》为江西万载、湖南宁乡、福建武平、广东龙川等地统谱。“始祖谱题万五郎,宋南渡时人,生子四。三子世盛、四子世茂后人分迁江西万载、湖南宁乡、福建武平、广东龙川等地”。[1]</p><p class="ql-block"> 马湘主修、江西万载《马氏宗谱》记载:“谱以南宋居福建宁化县之仲十郎为宁化大祖。以其子二郎、七郎为一世祖。二郎自宁化迁永定西洋淀,七郎自宁化迁长汀四堡。子孙散居于湘、赣等地”。[2]</p><p class="ql-block"> 马作钊主编《福建永定高陂和兴扶风马氏族谱》讲明:“始祖二郎,卜居永定。至南宋时懋寅,号六五郎,迁居和兴,是为始迁祖”。[3]</p><p class="ql-block"> 袁义达先生主编的《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上)研究表明,到了“明朝时期,马姓大约有7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4%,排在第二十二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马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600年中马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26%,人口纯增长了16万……全国仍以黄河流域地区为主要的马姓聚集地区,但在东南地区的江浙重新形成另一大块马姓人口聚集中心”。[4]</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清兵入关,加之人口膨胀压力,引发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这时主要迁移地区为原来居住闽粤赣的客家人开始进入四川垦殖,史称“湖广填四川”,同时向广东沿海各地以及台湾迁移。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2][3]引自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主编:《中国家谱总目》(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第1989页、第2007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袁义达主编:《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3页。</span></p> <p class="ql-block">马氏宗祠(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广东清远市史志办公室编《清远姓氏》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马万四郎、马万六郎和马三一郎分别由福建连城和上杭迁出,徙入广东谋求发展,始居翁源墨岭”。[1]</p><p class="ql-block"> 广东梅州大埔县高陂大塘坝《马氏族谱》记载:“饶平葵坑开基始祖念九公,原姓马,因避祸,改姓邹。念九公生子十九。十九公生大五,大五公由饶平移居大埔县桃源,历三代,复姓马……亦有四百余年历史”。[2]</p><p class="ql-block"> 马龙章纂修、四川崇州《马氏族谱》载:“马氏先祖明初由湖北麻城迁四川洪雅。始迁祖福,清初由洪雅再迁崇庆。”[3]</p><p class="ql-block"> 马心德纂修、四川简阳《马氏宗谱四卷》载:“始迁祖世龙,明洪武五年(1372)由湖北麻城迁四川。裔孙文华,万历间再迁简阳”。[4]</p><p class="ql-block"> 马姓客家人向台湾迁徙,同样与明清时期闽粤赣边客家基本住地人多地少矛盾加剧,以及天灾人祸频发相关。</p><p class="ql-block"> 据台湾彰化县肇霖宫《荷婆崙肇霖宫沿革志》记载:“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岁次丙戌(1586),广东省揭阳县弟子马义雄、周瑞森二人,恭奉故乡霖田庙‘敕封三山国王’香火来台,于鹿仔港登岸,转抵本庙现址……翌年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1587),地方众弟子倡议建庙,就地取材,搭建茅屋,命名本庙为‘肇霖宫’”[5]这是万历年间,粤东马姓客家人移殖台湾的证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清远市史志办公室编:《清远姓氏》,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74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引自袁光明主编:《大埔客家姓氏》,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8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3][4]引自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主编:《中国家谱总目》(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第2014、2015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转引自黄荣洛:《客家人的台湾史》,见徐正光主编《徘徊于族群与现实之间》,台湾:台湾正中书局,1995年,第152页。</span></p> <p class="ql-block">客家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桃园、新竹、苗栗地区位于台湾北部,是当今台湾客家人聚居面积最大、人数最多的一个地区。部分台湾马氏族谱也印证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冯传盛纂修、台湾《马姓族谱》记载,“始迁祖芳捷,清季迁台湾。后裔散居苗栗县通霄镇及台北市、台中市等地”。[1]</p><p class="ql-block"> 马传焕纂修、台湾苗栗《马氏族谱》也载:始迁祖芳捷。“后裔散居苗栗县后龙镇等地”。[2]</p><p class="ql-block"> 马福财等主编、台湾《马氏大族谱》又载,始迁祖芳捷。“后裔散居苗栗县、新竹县等地”。[3]</p><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同治年间,受“广东土客械斗”及太平天国事件影响,又有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海南岛,并大规模走出国门,远渡重洋。此为客家民系的第五次迁移,马姓客家人同样也加入到这次外迁之中。</p><p class="ql-block"> 目前,播迁海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全球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至少1500万以上。正如客家文化学者罗英祥先生《漂洋过海的客家人》所说的那样,“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4]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创始人黄石华先生在《首次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序中称:“据各方面估计,海内外客家人已达一亿两千万……客家人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支”。[5]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2][3]引自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主编:《中国家谱总目》(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第1989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4]罗英祥著:《漂洋过海的客家人》,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5]转引自肖平、肖又尺编著:《客家人》,四川: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2013年,第78页。</span></p> <p class="ql-block">天下客家 根在河洛</p> <p class="ql-block">  朱绍侯先生指出,“在每一次北方人南迁的潮流中,河洛人都占绝大多数,所以河洛人就成为客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所说的‘客家人根在河洛’,其原因也在此”。[1]</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包括马姓在内的客家先民五次大规模迁徙,特别是与河洛地区有直接联系的前三次南迁,让我们记住了“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2]客家祖根地洛阳,不忘马姓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盼望当今生活在海内外的马姓客家人重返故土,共叙亲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朱绍侯撰:《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文史知识》1994年第四期,第43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2]转引自赖元冲、何志溪、黄连池编:《历代客家名人诗词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第187页。</span></p> <p class="ql-block">“河洛人文”图标(聂剑帆设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