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命运。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但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一点我们要明白,也必须要承认。</p> <p class="ql-block"> 毋庸讳言,我们这些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是幸运的,固然,我们的童年吃糠咽菜、衣衫褴褛、饥饿和疟疾差一点要了我们的性命。但是,我们毕竟年纪太小,对这些苦难没有怨恨只留记忆,对这种伤害只留伤疤没留痛苦。我们基本躲过了投机倒把、亲人举报、游街批斗的乱世喧嚣;基本躲过了停学闹革命、打倒孔家店、上山下乡等煎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在那些幸运的年头里,我们走过的路,我们见过的人,我们经历过的事,构成了我们独特的少年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季节,在那个苦难的季节里,在父母的呵护下,我们保住了性命……。</p> <p class="ql-block"> 千载难逢的改革开放机遇,伴随着我们进入了青年时代:土地到户了、进口尿素了,亩产提高了,也终于可以吃饱饭了。紧接着,买粮食不需要粮票了,穿衣服不需要布票了,买糖不需要糖票了,买香烟也不需要烟票了。商场和超市代替了物资紧缺的供销社和食品站,我们脱掉了破棉袄和大腰裤,穿上了“的确良”、“见风抖”、牛子服。更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整天搞“批斗”了,可以安静地坐在教室里面学习知识,在那高考录取率只有5%左右的时代,我们考上了大学,被称之为“天之骄子”。那个时代的我们,穿着喇叭裤,留着大背头,唱着“明天会更好”,看着《霍元甲》,谈论着黑格尔、弗洛伊德、女排。四年大学,生活在似懂非懂的书本 里,生活在激情澎湃的潮流中,青春荡漾,志向高远。印象深刻巨大的那些事,那些人,只是属于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代人。 当然, 一定不要以为所有的人也和我们一样看待这一切。 就算你讲的真真切切,声情并茂,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健忘的人听来也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多少感觉……。</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我们大学毕业了,摩拳擦掌、踌躇满志。那时候的大学毕业生不需要考公,在校时候工作单位就分配好了,四年大学算工龄,出了校门就是国家工作人员。更巧的是,我们赶上了世界知识大爆炸,科技产品大爆发,各行各业兴旺发展,蓬勃向上。我们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处处备受珍惜,像猪一样在天上飞,坐办公室拿死工资都会被人耻笑,我们要拼搏商海,办工厂,搞公司,咯吱窝夹着皮包满世界跑。你去上海,我到深圳,你跑北京,我去海南,不折腾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青春年华。工资从一月60元涨到100元、200元、600元、1000元。买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租房子、买房子,安装电话,配BP机,买“大哥大”,模拟手机、智能手机,买电脑,安装互联网,了解天下大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小汽车刺啦!”我们童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的确良”、“喇叭裤”、“BP机”这些名词,现在的年轻人估计听都没有听过,那是我们当年最时兴的穿着和配置。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是的,属于我们的时代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从六、七十年代到今天,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精华的年龄段,60年如白驹过隙,烟消云散。而伴随我的一起走来的很多东西,如“下海”、“春运”、"民工潮“、”北漂“等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词,也可能和我们一样,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下海“变”公考“,”海龟“变”“海带”,供销社回归,“铁饭碗”吃香,一些东西,被“更好”的东西取代了,到如今,风停了,我们的时代结束了。老了,这世界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也不会再有我们的舞台了。我们的时代结束了,我们已经谢幕,我们已经退场,不管场内再发生任何事,都与我们关系不大。我们已是从前那群蹲在村头墙角晒太阳的老人,只是如今换了个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