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践解读——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集中培训(一)

一路学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9月16-19日齐鲁师范学院对全省各地市推荐的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各方面培训,培训专家有张克玉,王冬梅,黄雯,刘春晗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6号上午的报告是王冬梅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新课标的解读听过很多次,但是不同的专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解读新课标的侧重点和落脚点也各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立足双减背景,点出现代社会我们人所承受的诸多压力,也是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教育如何走?她从新课程标准修订颁布的背景开始给我们梳理分析,报告梳理了三个方面:深入理解数学学科育人功能;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实施;数学学科育人功能的实践解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注教育前沿,关注国家政策。</p> <p class="ql-block">2012.11,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2013.11,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研究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p><p class="ql-block">2018.01高中新课标颁布,首次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2022.04.21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各学科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素养”遇上“双减”</p> <p class="ql-block">新时代对每一名数学教师的要求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双减背景下素养导向的教学,我们如何应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深入理解学科育人功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读课程方案,清除课程方案中的要求: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落实党的教育方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学科要实现“三会”,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四基四能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和超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比2011版课标和2022版课标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会发现有保留有增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不同阶段具有一致性也是呈现阶梯发展的。小学阶段的数学思想有三个:抽象思想,推理思想,模型思想。其中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就属于抽象思想,例如:一年级认识5的教学,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始,5朵花,5颗糖,5个面包,然后抽象为5个小圆片,这些小圆片就能代表任何的具体事物,数量是想等的,这是第一次抽象。接着再用一个符号5来表示,这是第二次抽象,也是进行符号化,数学化,这样就建立了5这个数学模型。逐渐抽象的过程也是建模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运算能力属于推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会及其表现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是输入,属于抽象思想;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是加工,属于推理思想;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是输出,属于模型思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数学学科育人功能的实践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版新课标的两个根本特征:立德树人与学科融合。学科融合是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跨学科融合,历史文化融入,最终实现五育并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数学教师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学数学知识中,要立足社会,站到学科前沿看问题,要关注国家教育动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例:认识上下左右这一课,通过游戏活动实现数学与体育学科融合,通过课下练习靠右走,进行规则意识渗透,通过红绿灯练习,进行法治教育,在大树上贴大拇指,进行自我评价及小组互评。立德树人就是这样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课标的学习,几遍下来是远远不够的,关于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具备整个学科知识,要有更广的视野,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p>

数学

素养

新课标

育人

学科

抽象

立德

数学教师

双减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