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雨茫茫,桥弯弯,白云深处是江南。歌悠悠,水涟漪,小舟撑出江南来。</p><p class="ql-block"> 本篇介绍位于上海市和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的江南水乡古镇,顺序如下:</p><p class="ql-block"><b> 一、乌镇风景区(东栅、西栅、南栅),位于浙江省嘉兴市;</b></p><p class="ql-block"><b> 二、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b></p><p class="ql-block"><b> 三、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b></p><p class="ql-block"><b> 四、朱家角古镇,位于上海市。</b></p> <p class="ql-block"> <b>一、乌镇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 嘉兴市桐乡乌镇古镇旅游区,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镇域面积79平方千米。乌镇古镇是一个有1300多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p><p class="ql-block"> 乌镇十字形的内河水把乌镇划分为了 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完整保存着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江南水乡古镇的风貌。</p><p class="ql-block"> 乌镇 颇多名胜古迹 。宋人定有乌镇八景:古山云树、童云黄、霅水风帆、双溪皓月、两镇苍烟、南郊春色、西林爽气、仙桥野笛、佛寺晨钟。至明宣德间,有九老根据景物的变迁而改定为光明莲社、芙蓉旧浦、车溪祖关、上智鼋潭、昭明书馆、绿野遗庄、双溪浸月、二塔凌云等八景。</p> <p class="ql-block"><b> ——乌镇东栅——</b></p><p class="ql-block"><b> 东</b>栅古镇是乌镇有特色的景点之一,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保存完好,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b>东市河</b></p> <p class="ql-block"> <b>财神湾</b></p> <p class="ql-block"> <b>木心故居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坐落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取名晚晴小筑,分为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三馆墙面的文字叙述,全部采自木心先生的著作与诗作。绘画馆包含粉画、水彩画、石版画、书法近30件,文学馆内有木心先生的写字台、办公桌、用具等遗物,均为首次展示。</p> <p class="ql-block"> <b>木心故居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 <b>江南百床馆</b></p><p class="ql-block"> 江南百床馆,位于乌镇东栅景区的东市河北岸,东大街中段,是东栅景区内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展示江南民俗的展厅,是在百年老宅“赵家厅”的基础上布展的。江南百床馆里的床,搜集自江南各地区,其中最古老的展品是明代的马蹄大笔管式架子床,最珍贵的是第二展厅的镇馆之宝清代拔步千工床。</p> <p class="ql-block"> <b>清代拔步千工床</b></p><p class="ql-block"> 清代拔步千工床,其余如双喜、如意、带镜红木雕花床,嵌骨架子床等等,雕工之精细,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 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p> <p class="ql-block"> <b>百床馆木雕</b></p> <p class="ql-block"> <b>公生糟坊</b></p><p class="ql-block"> 公生糟坊是制造酒糟、酿制三白酒的场所。三白酒也算是乌镇的一大特产了,它以当地自产的大米为主要原料而酿制成的。采用的还是一系列的老工艺,还是传承着以前老式的程序,因此参观一下整个过程还是蛮有趣的一件事情。</p> <p class="ql-block"> <b>宏源泰染坊</b></p><p class="ql-block"> 宏源泰染坊是一个始创于宋元年间的染坊,现已改造成为乌镇的一个旅游景点,可以看到传统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p> <p class="ql-block"> <b>集贤坊</b></p><p class="ql-block"> 集贤坊位于东栅景区内东栅老街中心位置,是古时贤人雅士聚集之地。</p> <p class="ql-block"> <b>乌青水龙会</b></p><p class="ql-block"> 乌青水龙会位于乌镇东栅景区内,在乌镇东栅的东大街集贤坊处,是乌镇以前的民间消防救援队。里面主要展示一些旧时的防火灭火工具,如水桶、水枪等。</p> <p class="ql-block"> <b>江南木雕馆</b></p><p class="ql-block"> 江南木雕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东栅老街,房屋主人原为徐霭,系绍兴上虞人,靠酿酒发家,后又开了酒店、米行、粉坊等,发家后就建起了这座豪宅,乌镇人称“徐家厅”。徐家厅是一座四开间江南传统豪宅,东侧有沿街店面和二进楼厅,后进有附属房舍,东厢水廊下有平房。西侧沿街为石库墙门,内有3间楼房和两楼厅。徐家厅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建筑物上的精美木雕,几乎整座楼的木构件都有雕刻,尤其是梁柱、窗户等木构件雕刻更是精细,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百花厅”,在这里设木雕馆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b>骑门雕花大梁</b></p><p class="ql-block"> 进入徐家厅的第二进,这里是木雕馆的主要陈列室,门口陈列的是骑门雕花大梁,长约4米,宽约50厘米,重达300多公斤,正面所雕的场景为“郭子仪拜寿”的“全家福”,郭子仪七子八婿分立前后左右,面向中间两位老人,10多个人物神态各异,姿势不同,栩栩如生,表现得甚是细腻、精巧。</p> <p class="ql-block"> 矛盾故居</p><p class="ql-block"> 与游客众多的西栅相比,东栅多了一份世俗的惬意。乌镇东栅古建筑众多,最著名的当属茅盾纪念馆(茅盾故居)。茅盾纪念馆是嘉兴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b>矛盾故居</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东栅河东侧观前街17号。整个故居坐北朝南,分为四间两进,总面积约45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茅盾,原名沉德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小就接受了一种新型的教育。代表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艺评论《夜读偶记》。家喻户晓的茅盾文学奖是茅盾通过捐出25万元稿费,鼓励当代优秀小说创作的奖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分为东、西两个单元,由茅盾的曾祖父两次购买。故居布局仍与茅盾居住时相同,包括:书房、卧室、餐厅、后院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茅盾纪念馆由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两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b>立志书院</b></p><p class="ql-block"> 立志书院清同治年间创办。清光绪年间改名后成为乌镇第一所初级小学,后修复被列而为茅盾业绩陈列馆,里面陈列着介绍茅盾一生的革命活动和所走过的文学道路的150多帧照片,以及他的作品、手稿、书刊、题字和曾经使用过的用品等实物。</p> <p class="ql-block"> <b>立志书院码头</b></p> <p class="ql-block"><b> 立志书院码头</b></p> <p class="ql-block"> <b>东栅戏台</b></p><p class="ql-block"> 东栅戏台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戏台,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有着精彩的戏曲表演,还有着许多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如杂技、魔术等。</p> <p class="ql-block"> <b>东栅修真观</b></p><p class="ql-block"> 修真观顾名思义是道家用来修真的道观,修真观在乌镇东栅西头的印家巷里(现名观前街)。公元998年(北宋咸平元年),道士张洞明在此结庐,修真得道,乃创建“修真观”。自古以来,修真观与苏州玄妙观、濮院翔云观并称为“江南三大道观”,地位极为崇高。</p> <p class="ql-block"><b> 应家桥皮影戏馆</b></p> <p class="ql-block"><b> 汇源当铺旧址</b></p><p class="ql-block"> 乌镇中市的常丰街是一条传统的商铺街。其中有一家叫汇源当的当铺,在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五开间的门面,楼上楼下,1.8米高的柜台,煞是气派。据《乌青镇志》记载,乌镇典当行最多时达13家,太平天国前还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汇源当1家还支撑着,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进,不久即告停业。自汇源当关门大吉,乌镇典当行的历史便划上了句号。今天,汇源当的位置还是在当年的老地方。</p> <p class="ql-block"> 翰林第</p><p class="ql-block"> 夏同善的翰林第在中市观后街,规模不大,所幸屋宇齐全,经整修后,已成为一处集传统民居和园林为一体的富有人文气息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夏家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占地不多。夏同善钦点翰林并获赐“翰林第”匾以后,才得以扩展而稍具规模。有关夏家和翰林第,那是一则“学而优则仕”并因此荣宗耀里的故事,但却是乌镇历史上的事实,更是百姓口中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b>挹秀桥</b></p><p class="ql-block"> 对面的这座单孔石拱桥叫挹秀桥。桥上人头涌动...江南的桥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构成一幅浓厚韵味江南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b>仁寿桥</b></p> <p class="ql-block"> <b>拳船</b></p><p class="ql-block"> 拳船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或器械,习武在船头,身动船幌,为了适应船身的移动,既要习武人桩牢身稳,发挥技艺,又不能使习武人受船动的束缚,因而使船拳的一招一式不同于一般陆地习武。</p> <p class="ql-block"> <b>——乌镇西栅——</b></p> <p class="ql-block"><b> 西栅</b></p><p class="ql-block"> 西栅位于乌镇西大街,毗邻京杭大运河,并有公路直通江苏、苏州和桐乡市区,交通十分便利,与东栅以旅游观光为主题不同,西栅打造的是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为主。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70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例如,通济桥和仁济桥两桥成直角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故有“桥里桥”之称“桥里桥”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堪称桥景一绝。街区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泛光夜景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b>乌镇大剧院</b></p><p class="ql-block"> 乌镇大剧院设计从并蒂莲意念生发,一虚一实的两个椭圆巧妙结合,交替重叠处便是公用舞台空间,在满足空间机能需求的同时也蕴含了喜庆蓬勃的意义。剧院外部以厚重京砖及老船木冰裂窗棂装饰,古朴沧桑的外观与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小镇相映成辉。一个具备了最现代化功能的剧院与1300年的江南古镇和谐共存,大剧院以她的绰约风姿赢得了“梦剧场”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b>木心美术馆</b></p> <p class="ql-block"> <b>叙昌酱园</b></p><p class="ql-block"> 叙昌酱园建于清咸丰九年,是乌镇历史记载最早的酱园。古老的传统酿制方法,传承百年的历史,这大概也是叙昌最有魅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乌镇南栅——</b></p> <p class="ql-block"> <b>乌镇南栅</b></p><p class="ql-block"> 乌镇大桥东堍南侧。一座高大雄伟的牌楼耸立在路口,牌楼上“乌镇美食坊”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乌镇美食坊是一片由三幢仿古建筑组成的开放式美食街区,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二、<b>南浔古镇</b></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p> <p class="ql-block"> <b>南浔百间楼</b></p><p class="ql-block"> 百间楼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全长400余米,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位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两岸建造。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整条街房舍连排,侧墙相接。其特色是依河立楼,顿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楼式长街。</p> <p class="ql-block"> 房舍间山墙高耸,有做成云头;有做成观音兜式;也有做成三叠马夹墙式,高低错落,自墙黑瓦。沿河街屋黑瓦之下,民革梗楼窗,底屋多有披檐,又一层黑瓦,再下是桂廊河沿,轻巧通透,洋隘着水乡民居的灵气。</p> <p class="ql-block"> 房舍最集中的一段是河东岸的莲花桥到长桥,房屋较为整齐,密密扎扎地布满了河岸。白墙、青瓦、沿廊、河埠、花墙、卷门、廊檐、河水流淌,船只往来,呈现出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b style="font-size:18px;">南浔东西交界埧桥</b></p><p class="ql-block"> 见到一座桥旁的墙上立有一块标牌,上面简介了东西交界埧桥的来历: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南浔为其囤粮基地;元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建南浔城,修今之东西交界坝桥……东西交界埧桥、百间楼河、西北港河等就是当时护城河范围……。这座古桥见证了南浔城的修建和南浔市集的发展,是难得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 <b>广惠宫和广惠桥</b></p><p class="ql-block"> <b>广惠宫</b>,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元末时期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曾在此修粮仓,并作为行宫,一度历经沧桑,三毁又三建,现已被修复,殿内祀奉道教最高神“三清”神像。</p><p class="ql-block"> <b>广惠桥</b>,顾名思义,就是广惠宫前的桥。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广惠宫霸占为行宫、将广惠宫变身为张王庙后,广惠桥也随之得了个张王庙桥的别名。 广惠桥是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可考,清朝嘉庆和同治年间经历了两度重建。桥长18米,宽3.32米,拱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 桥前有一对石狮子,形貌之立体、细枝末节处之精雕细琢、以及狮口中那可转动的大圆石珠子,都显示着制造匠人之用心良苦。</p> <p class="ql-block"><b> 便民桥</b></p> <p class="ql-block"><b> 三、西塘古镇</b></p><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是一个宛如珍珠般的水乡小镇。春秋时期,伍子胥兴修水利,引胥山之水灌溉此地,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把这里命名为了“胥塘”。在吴侬软语的乡音中,“胥”与“西”同音,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西塘”。西塘古镇素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b>西塘水上戏台</b></p> <p class="ql-block"> <b>西塘烟雨长廊</b></p><p class="ql-block"> 西塘的烟雨长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所谓雨廊,其实就是带顶的街。西塘的廊棚一起独有的的绰约风姿吸引中外游客。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盖,使商人贸易、行人过往无日晒雨淋之忧。廊棚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行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 <b>环秀桥</b></p><p class="ql-block"><b> </b>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逝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日: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日: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p> <p class="ql-block"> “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p> <p class="ql-block"> 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p> <p class="ql-block"> <b>安善桥</b></p><p class="ql-block"> 安善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横跨在嘉兴市西塘镇的市河上。这座桥初建于明代,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b>四、朱家角古镇</b></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镇,隶属于上海市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青浦区中南部,紧靠淀山湖风景区。东临西大盈与环城分界,西濒淀山湖与大观园风景区隔湖相望,南与沈巷镇为邻(2001年与之合并),北与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接壤。</p> <p class="ql-block"> <b>放生桥</b></p><p class="ql-block"> 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跨于漕港上,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1]。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建,放生桥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其设计与构造上可见一斑。放生桥为五孔石拱桥,而非平桥或单孔石拱桥,作为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联拱大桥,称为”沪上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 <b>朱家角城隍庙</b></p><p class="ql-block"> 朱家角城隍庙是青浦城隍行宫,位于朱家角镇中,原在镇南的雪葭浜,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徽州人程履吉谋迁今址。</p> <p class="ql-block"><b> 圆津禅院</b></p><p class="ql-block"> 圆津禅院,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年),坐落于漕港河边,为本镇著名古刹,寺内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结构小巧,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耀目,庄严肃穆,明清以来,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纷纷前来,禅院成了明清时期文人聚会之所,董其昌、徐干学等诸多名人均到禅院游览、题词,现已成为佛教文化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