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幸参加奎文区举办的教坛新秀活动,通过备课、磨课、上课、听课、评课,让我对体育课堂有了新的认识,自从推行新课标以来,体育课堂已经经历过数次变革,但是总体不变的是思想,“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健康第一”是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育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来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负责。</p> <p class="ql-block"> 我上学时候的体育课?这个没有。体育老师呢?生病了?请假了?这个可以有。但是现在新课标要求每天校内一小时运动,校外一小时运动,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确保孩子的运动时间,课堂也不在是我以前上学时候的,上课,自由活动,下课,而是要根据新课标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3-4项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怎样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p> <p class="ql-block"> 有幸在271,有幸体育被设为新课标实验区,做为体育老师的我能够近距离和体育大咖季浏、汪晓赞等教授接触,听他们的报告,听他们的讲评课,听他们的现场指导,让我对体育课堂有了新的认知,之前的体育课很多都是在进行体能训练,围绕动作的体能训练,自我定义的运动方法学习,到这真的是专项运动技能吗?新课标明确把专项运动技能进行分类,共六大类:球类、田径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中华传统体育类、新兴体育类,每个孩子要从中选择3-4项做为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之前的课堂都是有主题的单一技术教学,孩子好不容易学会了,两周不上这个内容,结果再上课发现又还给体育老师了。季浏教授指出:体育大单元要一次全部完成后在进行其他内容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项运动技能,另外所有的教学都是系统性的,如篮球教学,第一节就要有投篮,要有比赛,可以是简化规则的,但是不能只练单一技术。</p> <p class="ql-block">通过听4位老师的课,我发现老师们还是在围绕主题进行分解的体能练习,比赛与主题不对应,那就不是完整的教学,这个理念也是在暑假的时候刚刚学习的,之前我们的课堂也是热身、学习新动作,分组练习,比赛,下课结束课程,课堂的密度和强度都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楚,最终就是什么也没有学会。新课标理念“教会、勤练、常赛”,教师要教,学生要学、要练,通过比赛的形式把东西巩固好。课堂群体密度75%有没有做到?个体运动密度50%以上有没有做到?心率达到140-160次每分有没有做到?排队等的课堂还能用吗?新课标下体育课堂到底怎么上?这一个个的问题都是需要我去攻克的难关的,为了更好的服务孩子,让孩子掌握3-4项终身锻炼身体的运动项目,我们必须打破原有思维,彻底剖析新课标,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