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与车友的一次约定促成了我们这次的旅行。本来计划从云南进走丙察察线,但由于车友有事出现变故,这次旅行就变成了我们夫妇两人,加之丙察察近期一直细雨不断,丙察察封路了,既然去不了丙察察了,那不如我们就放慢脚步,随性而为,边走边玩探索历史。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佛的引领,我们居然踏上了石刻之旅!</p><p class="ql-block">此次前往云南的途中,四川省广元市和资阳市安岳石刻群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的重要一站。我们准备在这里多呆上几天,尽可能多看多了解。</p> <p class="ql-block">广元市隶属四川省,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古称利州,素有“ 女皇故里”“蜀北重镇”“ 川北门户”和“ 巴蜀金三角”之称。</p><p class="ql-block">皇泽寺不仅是国内唯一的武则天祀庙,寺内还保存着开凿于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不仅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有极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更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原来武则天长得这么丑!</p> <p class="ql-block">与皇泽寺相隔仅5公里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始于北魏时期,历经了近1500年,在高45米,南北长200多米的峭壁上,布满了造像龛窟。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一半以上造像被毁。现仅存龛窟400多个及大小造像7000余躯。</p> <p class="ql-block">2019年的某一天我在头条上偶然看到一篇介绍安岳石刻的文章,于是文章中精美的插图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想在疫情后找个时间走一趟,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资阳市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时期梁代普通二年(521),盛于唐、五代和北宋时期,有少许明、清作品。其内容以佛教造像为主,熔道教造像于一炉,大多数是摩崖造像。龛窟中所雕塑的佛、菩萨、罗汉、金仙、力士、飞天、护法、供养人等形象,除反映佛院世容外,也从不同角度折射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和世俗生活。这些人物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刻工精细,刀法娴熟,匠心独运,有神工鬼斧之妙,是中国古代石窟寺院雕刻艺术的宝贵遗产。</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安岳的第一站就是卧佛院!只可惜正遇其内部修缮,无缘与之相见,只好从网上下载两张照片,以了心愿!</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离卧佛院不远处就是木门寺。之前做了攻略,照图索骥,很容易到达寺院,并找到了寺院的守护人!</p> <p class="ql-block">大爷人很好,我们说明来意后,大爷就拿着钥匙给我们开了门,并给我们讲述了寺院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寺院不收门票,但我们还是给大爷20元钱,算是做了功德!</p> <p class="ql-block">木门寺为亭内修塔,亭外建殿的古建筑群,由无际禅师亭、大雄宝殿和祖师殿等建筑组成。木门寺仿木结构的石建筑,是现代建筑学者和雕刻艺术家研究、鉴赏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圆觉洞。这是保存较好并对外正式开放的寺院。门票28元。</p> <p class="ql-block">圆觉洞以造有十二圆觉而得名。佛家所谓"圆觉",即"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觉醒成佛。</p> <p class="ql-block">圆觉洞景区内有三尊7米高的“西方三圣石像(“西方三圣”是西方极乐世界三个地位最高的神,即佛、菩萨、观音组合而成)在其他地方,西方三圣是合龛为一,而这里却是分龛雕刻,这是安岳石窟的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茗山寺。</p><p class="ql-block">茗山寺是一座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兴盛于北宋时期的民间寺院。因为风化以及人为因素如今的茗山寺早就失去了原来的规模。保存下来的造像仅63尊,其中超过5米的造像有8尊,其余均为1-4米的造像。</p><p class="ql-block"> 茗山寺的规模不大,然而这些雕刻于峭壁间的摩崖石刻却成为了北宋时期最精美的石刻艺术,代表着北宋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文殊师利菩萨身体部分高5米,头长1.3米,同样戴着镂空工艺的五佛冠。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菩萨的左手,左手举着数百公斤的经书,向外伸1.5米,而这个经文和手臂全靠2.3米的垂地袈裟支撑。</p> <p class="ql-block">像高6.3米的毗卢遮那佛,身着通肩袈裟,手结智拳印,头戴化佛冠。</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佛道同龛的石窟,是色彩丰富的明清时期的遗存毗卢佛、东岳大帝合龛。</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宋时期开凿的观音、大势至菩萨窟,两尊高4.5米的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手捧帛,头戴着宝冠,宝冠采用了巴蜀石刻中宋代经典的镂空工艺,极其华丽。</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孔雀洞。</p><p class="ql-block">明代隆庆四年(1750)僧崇智在今天的安岳一处山下建寺。因先人刻有孔雀明王,故命名为孔雀寺。此处造像开创于北宋,最引人注目的是孔雀明王造像,龛正中刻一立体全身孔雀,高2.3米,其上趺坐一个四臂之孔雀明王,头戴化佛宝冠,胸饰璎珞,身著双领下垂大衣,左手执莲蕾,左下手捧蟠桃,右手握雀羽,右下手托贝叶经。</p> <p class="ql-block">原本今天的重头戏是华严洞和毗卢洞,但遗憾的是两座寺均在修缮中无法参观,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孔雀洞仅30公里远的重庆市大足石刻,没想到因祸得福,让我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p><p class="ql-block">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p><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p><p class="ql-block">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我们出游整整十天了,我们的寻佛之旅到了乐山大佛即将完美收官。短短的十天,我们每天都经历着佛教历史的洗礼,感知着我国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精美的佛像石刻技术,心灵不断得到洗涤和净化。明天我们将要启程前往云南,体验大自然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