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谢尔盖耶夫镇,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东北部71公里。小镇的名字源于一座修道院的主人——圣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他是一位独善而苦修的高僧。于14世纪开始修建圣三一大修道院,在700多年时间里逐渐扩展今天的规模,是俄罗斯最为著名的大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建筑群也是这个风光如画的小镇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 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位著名的宗教活动家,</span>他在宣扬俄罗斯东正教的同时联合俄罗斯各大公共同抵御蒙古军队的入侵。据说当时就是因为他的祈祷,德米特里·顿斯科伊才率领俄罗斯军队第一次战胜了蒙古帝国军队,此后他继续宣扬东正教,并且成为俄罗斯东正教育的圣者,现在人们已经把他当做俄罗斯的守护之神。</p> <p class="ql-block"> 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现在是东正教的朝圣之地,也是俄罗斯地位最高的修道院。圣三一指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世界各地有很多名为圣三一的教堂,谢尔盖耶夫的圣三一大教堂才称得上是俄罗斯东正教的精神家园。后来凡愿在此出家的人,必须自造小道房并自辟膳食用地,由此发展而成为东北罗斯最富有的大修道院。1744年获大修道院称号,是东北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的历史一半以上都跟东正教有关,皈依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文化历史的起点,而谢尔盖耶夫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在东正教中的地位就像是天主教中的梵蒂冈,这里的圣三一修道院是东正教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整个小镇以圣三一大教堂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建城。</p> <p class="ql-block"> 小镇以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连接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则是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地和穿越其间的石板小路。 但房屋却互不相连,并没有一条人们所常见的街道。 从公路上远远望去,一片绿色之中,形色各异的房屋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 厚厚的白石头围墙 高达15米,中间镶嵌着一座高耸的钟楼,钟楼下有一门,为生门,供修士和游人进出;其左侧围墙上还有一门,为死门,运送死者,和生活物资。</p> <p class="ql-block"> 进入拱门,拱门长廊的内壁上画满壁画,叙述了谢尔盖修道的艰辛神奇的圣迹。</p> <p class="ql-block"> 谢尔盖耶夫镇圣三一大修道院享有“东正教圣地”的美称。这座修道院在公元十四世纪开始兴建,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它拥有几个世纪以来各朝代改建和扩建的各种形制的教堂和附属建筑群,这些典雅、古朴、和谐的建筑物中包括三圣教堂、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圣母升天教堂、教皇宫殿、斋房、钟楼、慈善医院等,还有一所神学院和历史艺术博物馆。公元1744年被赐以“大修道院”称号。修道院建筑群于199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谢尔吉圣三一大修道院的建筑特色之一就是六个世纪的悠长岁月中,它一直在不停的修建、改造,因而包容接纳了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成为俄罗斯古典建筑群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修道院中最著名的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典范,叫做圣母升天大教堂,这个教堂里面都会举办很重要的仪式,沙皇曾在这里举行过加冕仪式。</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修道院中央的圣母安息大教堂是1585年在伊凡四世(雷帝)的命令下修建的。在4个洋葱头型的蓝色圆顶中央,有一个金色的大圆顶,这是克里姆林宫圣母安息大教堂的翻版。这座教堂是为纪念俄军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战胜鞑靼人而建的。教堂内安放着曾任莫斯科牧首的圣人的圣骸——圣斐剌芮德(1876年)和圣因诺肯提(1879年)。而圣母安息教堂的门口左前方还有沙皇鲍里斯·戈东诺夫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面的红色水井小礼拜堂建于17世纪末,选址在圣母安息大教堂门廊前涌泉之上。左边是1872年修建的华美的圣水亭,据说这口泉水能治百病,最初一位瞎眼修道士因这圣水而重见光明,此后数以万计的朝圣者用这圣水来医治与安抚自己的痛楚。圣水亭有着华丽的半球状穹顶,罩在蓝白相间的圆柱之上。亭子里有一个碗状的水池,当中是一个十字形喷头,水是从小礼拜堂接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圣三一教堂的旁边,是建于1477年的杜霍夫斯基教堂(又称圣灵教堂)。该教堂建筑奇特,下层是钟楼,上屋是观景阁。</p><p class="ql-block"> 建筑奇特的杜霍夫斯基降灵教堂位于修道院中部,建于1477年,由上下两层构成,下层是钟楼,上屋是观景台。在教堂的圆顶下建筑者修筑了一座开放式的钟楼。在1608-1610年修道院被波兰人包围期间这座教堂被用作了望塔</p> <p class="ql-block"> 当一个年轻的牧师从我面前走过时,我发现这是一个帅锅,黑色而肃穆的教袍也掩饰不了他发自内心的英俊。</p> <p class="ql-block"> 斋堂教堂,巴洛克风格,是举行隆重宴会的场所。510平方米的大厅是俄拱顶无支柱支撑的最大的厅,内部有精美的壁画和圣像。</p> <p class="ql-block"> 17世纪末随着修士人数的不断增多,老食堂已经无法满足修士们的需要了。在1686-1692年间彼得一世下令修建了一座纪念圣谢尔盖的巴洛克风格的新餐厅,并被命名为“莫斯科之楼”,这就是长85米的斋堂教堂,它就像一艘豪华的大船,缓缓地驶过了几个世纪的航程。这座矗立在高大稳固的堆房上的漂亮建筑,与古代教堂几无装饰的白墙不同,斋堂仿佛被裹上了漂亮的花毯,棋盘格状的多彩墙体,与雕刻繁复、盘绕着葡萄藤装饰的白石柱、门窗饰框,以及墙顶贝壳形装饰十分协调。面积达510平方米的大厅是俄拱顶无支柱支撑的最大的厅,用于节宴、盛大的礼拜和接见。</p> <p class="ql-block"> 斋堂教堂的里面是一个钝金打造的金殿,四壁都是圣徒画像及宗教壁画,正面布满一整面墙的是五层的圣像壁,里面拥有76幅可以追述到16-17世纪的圣像。圣像壁中间的金门是沙皇和牧首的通道。圣像壁在东面,(基督教教义是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因此要赎罪)它要求有罪的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邪恶走向正义,接受神的召唤。里面供奉的圣像都是由当时崇尚奢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用紫金所镀。</p> <p class="ql-block"> 大厅内还安放着圣徒的灵柩,不时有虔诚的信徒去亲吻棺椁。</p> <p class="ql-block"> 建于1741-1769年的钟楼,是修道院建筑整体中最宝贵的部分,也是 俄罗斯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它既为修道院建筑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又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串联起来。钟楼共五个向上递次缩小的通透的楼层,天蓝色墙体的四面装饰着众多白柱和柱形栏杆,使其看上去轻盈纤秀,而王冠状金顶又为它增添了高贵典雅的气质,在天鹅绒般湛蓝的天空下十分耀眼。钟塔是由建筑师合与乌贺托姆斯基设计的,是全俄最高的塔楼。其楼高五层加顶端十字架共计88.04米高。钟楼全套42口吊钟于1905年安装完毕,最重的吊钟达65吨。遗憾的是,大钟在十月革命的浪潮中多数被毁,至2002年仅存23口。2002年9月4日在大牧首阿里克谢二世的主持下在莫斯科铸造的两口新钟(重 35.5和27吨)被挂在了塔的第二层。被称为钟王的第三口吊钟(重72吨)于2003年在圣彼得堡被铸,从此塔楼的钟声再次响起。</p> <p class="ql-block"> 来小镇做礼拜的人们会安静地排着队去修道院的圣水池取圣水带回家,以祈求安宁康健。</p> <p class="ql-block"> 在先驱圣约翰教堂与圣三一教堂之间,圣母安息大教堂旁边有一片墓地,据说是鲍里斯·戈东诺夫家族的墓地。戈东诺夫在伊凡雷帝去世后的无主时期,曾经短暂地当过一段时间沙皇,他的族人也因此获得了安葬于此的资格。</p> <p class="ql-block"> 最后面的黄色建筑原为沙皇的行宫,曾为皇室朝圣者专用。常拜访修道院的皇后伊丽莎白于1742年在此创建了神学院,1744年赐名修道院为更加荣耀的“大修道院”。1814年莫斯科神学院迁址于此。</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圣佐司马与圣沙巴蒂教堂是一所教会的医院病房,现在改成修道院的图书馆和大牧首行宫。大牧首是俄罗斯东正教的宗主教,全称“莫斯科及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现在当大牧首陛下访问大修道院时即就寝于此。</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东正教才有了修道院,又因为修道院才有了这个美丽的小镇,当我感受到这个弥撒着浓浓的宗教氛围又充满着淡淡的自然气息时,不禁感叹这沉浸于大自然宁静中的小镇,仿佛是摆在面前的一部著作,需要仔细的阅读。而那金色的穹顶、蓝色的天空、白色的高墙、绿色的草坪、暗红色的小路、彩色的花园…点缀着的小镇正是一幅油画,要我去好好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