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黉门立东南

熊克明

<p class="ql-block"> 巍巍黉门立东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文/熊克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学之道,</p><p class="ql-block">在明明德,</p><p class="ql-block">在亲民,</p><p class="ql-block">在止于至善。</p><p class="ql-block"> 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和“世界文学之都”之称的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据史志考证,既有自然山水之胜,又有历史文化之美的南京,早在650多年前,就有了“盛誉遥惊四海骇,慕名学子五洲来”的“大学城”(明朝应天府国子监)。</p><p class="ql-block"> 1356年(元朝至正十六年),红巾军(农民军)将领、人称吴国公的朱元璋率部攻占了“大元大蒙古国”(元朝)的别都“集庆路府”(南京)后,将集庆路府改名“应天府”,又将元朝设在“别都”文宣王庙(今南京夫子庙)的“集庆路学”(相当于现在的省级高等院校)改名“应天府学”。</p><p class="ql-block"> 1365年(元朝至正二十五年),吴国公朱元璋又将应天府学易名“国子学”,以掌教育诸皇子和胄子(国子学生员)。</p><p class="ql-block"> 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吴国公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登基称帝,建立明朝。称帝后的朱元璋非常清楚,新建立的明王朝需要大量治理国家的人才,而前朝设在秦淮河畔夫子庙的“集庆路学”规模小、生员少,且周围又“青楼”云集,不成体统。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决定重新建一座国子学,由他亲自四处踏勘选址,最终定址在鸡笼山(今南京北极阁山)东麓,后湖(今南京玄武湖)南岸(今南京市北京东路41号至43号),曾经的“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国、齐国、梁国、陈国)皇宫与皇家花园(别称华林苑)所在地,重建国子学。 </p><p class="ql-block"> 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夏天,朝廷动工兴建,翌年冬天,一座规模宏大的“国子学”(大学城)竣工落成。</p><p class="ql-block"> 1382年(明朝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敕令将新建成的国子学易名“国子监”,逐将这座国立京师最高学府的“学”与“监”结合起来,所谓“学”是传授知识,指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监”是督署监管,指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据《明史-卷七十三-职官二》记载,应天府国子监的教职员工除杂职外,一共有44人。其中置正四品祭酒(类似现在的大学校长)1人,正五品司业(类似现在的大学副校长)1人,正七品博士(类似现在的大学教授)5人,从八品助教15人,正九品学正10人,从九品学录7人,以上39人均从事教学事务。另置行政庶务人员5人,可见,当年若大的一座国家最高学府,教职人员编制却非常精简。</p><p class="ql-block"> 应天府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大部分是“民生”,配少部分“官生”。民生是由各府、州、县学推荐上来的“岁贡生”。按照朝廷的规定:“必资性淳厚,学问有成,年二十以上者,方许充贡。”官生是指朝廷文臣武将子弟、夷生(外国留学生)等。这些学生经过翰林院的考试,被录取的方可进入国子监深造。进入国子监的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毕业后经过“监生历事”(即毕业实习)阶段,然后由吏部授予官职。</p> <p class="ql-block">  据明代著名学者黄佐编撰的《南雍志-卷九-学规本末》记载,坐落在华林苑的应天府国子监,左有覆舟山(今南京九华山),右有鸡笼山,东与“皇城”的西华门(今南京市龙蟠中路)接壤,南抵珍珠河(今南京市珠江路珍珠桥),西至丹凤街,北濒后湖,延袤十里,灯火相辉。</p><p class="ql-block"> 应天府国子监置有“5厅7堂”。5厅(绳愆厅、博士厅、典簿厅、典籍厅和掌馔厅)为国子监行政和教学管理部门。7堂(彝伦堂、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为国子监学生上课的教室,其中“彝伦堂”为正堂,其它为支堂。每堂设有15间宽敞明亮的学舍(教室),共计105间。置藏书阁(图书馆)1座,其规模相当于14间学舍。供学生住宿的士舍约2500间(即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所在地)。供会馔用的馒堂(食堂)2座。国子监为了供奉孔夫子和历代贤哲,专门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文宣王庙。同时,还特别为邻邦高丽(今朝鲜、韩国)、日本、琉球、暹罗(今泰国)等国夷生(留学生),建造了100多间士舍(光哲堂)。此外,国子监里还建有射圃(靶场)、养病院(医务所)仓廪(粮库)、菜圃、酱醋房、木磨房、晒麦场等。 </p><p class="ql-block"> 据《明实录》记载,到1384年(明朝洪武十七年)时,由于入学国子监的生员已近3000人,原有的士舍不够用,朝廷便在“集贤门”(国子监正大门)外,增建了500间,谓之“外号房”。</p><p class="ql-block"> 1396年(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国子监的学生已达到8000多人。至1422年(明朝永乐二十年)时,学生已近10000人,可谓千载一时,盛况空前。此时,应天府国子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座高等学府。那时的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来应天府国子监求学。</p><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坐北朝南的应天府国子监,以“国子监街”(今南京市成贤街)为中轴线,两侧槐树绿荫夹道,由南向北依序为““集贤门”、“太学门”、“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p><p class="ql-block"> 应天府国子监中轴线(成贤街)东西两侧,分别设有“文宣王庙”、“钟亭”、“鼓亭”、 “五厅”、“六堂”、“御碑亭”等,形成一种传统的建筑对称格局。在东侧设有“敬持门”过道与西侧的文宣王庙相通,构成"左庙右学"的传统教学礼制。</p><p class="ql-block"> 在应天府国子监集贤门外,排列着四座顶部覆盖黄色琉璃瓦的牌楼,以示朝廷“向学重教”,招天下学子集学于此。故而,民间百姓便约定俗成的将集贤门外一带,称作"四牌楼"。虽然这四座牌楼和集贤门已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3月,毁于兵燹。但“四牌楼”却被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且这个古韵十足的历史”地名”,恰好衬映出昔日南京这座殿堂级的“大学城”,何等的巍峨宏丽,何等的笑傲十方,何等的睥睨天下。</p> <p class="ql-block">  如今,“四座牌楼”虽然“荡然无存”,但年方650多岁的国子监街(成贤街)依然“朗朗如初”。熟悉南京地理的人都知道,南京城区主要街道的两旁,都以绿荫如盖的“法国梧桐”(悬铃木)著称,唯有成贤街两旁一直种植的是象征“功名和官运”的槐树。南至“碑亭巷”,北扺鸡笼山东麓的“华林苑”(今南京市北京东路41号至43号),全长约三华里的“成贤街”,每到炎节,槐花盛开之时,整条街都会弥漫着一种清幽淡雅、沁人心脾的香气,直至暮秋时,阵阵凄风拂过,盛放的花枝随风摇曳,花瓣纷纷飘落下来,好似有散花的天女将花瓣均匀地铺满街面,犹如给这条古老的街道披上了一件缤纷的薄衣,置身其中,恍若仙境。这一梦幻又绝美的景象,不禁令人遥思追忆……距今650多年前,应天府国子监的学子们,穿着由朝廷工部尚书秦逵大人设计、明太祖朱元璋御批制定的“士子蓝衫衣冠”(即校服),成群结队地从飘落着白黄色槐花瓣的成贤街上走过时,真是让人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道“斑斓耀眼”的风景线,是何等风流倜傥的一群“天子骄子”!笔者揣测,想必当年一定会引得路人纷纷为之侧目吧。</p><p class="ql-block">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将应天府国子监设于鸡笼山下的华林苑呢?原来这里不仅是“六朝时期”的皇宫和皇家花园所在地,也是古人读书办学的好去处。亘古以来,正是在这片“琅嬛福地”上,源远流长的华夏文脉,经百折而不挠,历丧乱而不息。</p><p class="ql-block"> 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8年),西汉著名经学博士戴德在《大戴礼记》中写道:“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可见太学,为古代最高学府,以帝师而著称。</p><p class="ql-block"> 258年(东吴永安元年),吴景帝孙休(东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在建业(南京)登基称帝。据《三国志-吴书》记载,自幼禀性好文的孙休皇帝登基后,为促进吴国的蕃衍昌盛,嘉惠百姓,逐在华林苑(东吴皇家宫苑)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建业太学之滥觞。</p><p class="ql-block"> 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至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在其撰写的《三国志-吴书-孙休传》中,转载了吴景帝孙休发布的一道诏书:“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吏民颇以目前趋务,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则伤化败俗。其案古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其宠禄,科见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业。一岁课试,差其品第,加以位赏。使见之者乐其荣,闻之者羡其誉。以敦王化,以隆风俗。”吴景帝孙休这道诏书的意思是,古人创建国家,将读书受教育放在首位,以此引导和培育良好民风,陶冶心性、明悟大道,为社稷培养人才。自“建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年间以来,天下时事多变,官吏和百姓都着重于眼前的利益,抛弃本业,专行末业,不遵守古人所制定的道德规范,世风日下,纲常扫地以尽。因此,必须遵照古制来设置学官,立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博士,教授弟子,考核录取人才,并赐予丰厚的俸禄。在朝廷文臣武将的子弟中,选拔有志向学之人,令其读书穷理,以道问学。一年后,经过考试,朝廷将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分别赏赐奉禄和官阶。让那些尚未受过太学教育的人为之羡慕和向往,从而建立起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只有这样,方能配天之德、迁善黜恶,敦促王道教化,传承淳朴和乐的民风。</p> <p class="ql-block">  279年(三国东吴天纪三年),西晋大军南下讨伐东吴。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建业沦陷,东吴灭亡。晋王司马炎(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孙)在洛阳篡位登基称帝,建立西晋王朝。建业太学被迫中辍。</p><p class="ql-block"> 317年(东晋建武元年)4月6日,西晋皇族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是年秋天,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鸡笼山东麓的华林苑(建业太学旧址),开办建康“华林学省”(即太学),别称“华林园”。此后,南朝四国(宋、齐、梁、陈)皆在此开设华林学省。</p><p class="ql-block"> 438年(南朝宋元嘉十五年),宋文帝刘义隆召教育家雷次宗进京,令其在华林园开馆召生百余人,教授太学。</p><p class="ql-block"> 479年(南朝宋建元元年),南朝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奉命重返桑梓建康(南京),担任“谒者仆射”(正五品官)。出生于“科技世家”的祖冲之(其祖父祖昌、父亲祖朔之分别是南朝宋国的“大匠卿”和“奉朝请”)早在少年时期,就对天文地理、土木建筑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53年(南朝宋太初元年),时年24岁的祖冲之以“学士”的身份,进入“华林学省”,韦编三绝,潜心典籍。当初,年轻的祖冲之兴匆匆地来到华林园时,一下子就被眼前气势恢弘、雕刻精美的建筑震住了,只见华林园大门口巍峨的汉白玉石牌坊两侧,各蹲着一尊威武霸气的石狮子,朱红色的牌坊中央上方镌刻着“华林学省”四个金色大字。曾经被作为皇家宫苑的华林园里,娇媚靓丽的牡丹、晶莹皎洁的玉兰,与长青不败的翠竹相映成辉,微风吹过,竹影婆娑起舞,地上光影斑驳陆离,不免让他有些眼花缭乱。在蜿蜒曲折的甬道两旁,间隔耸立着花叶葳蕤的老树,碧翠的细叶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泛着亮色,显得晶莹如玉,清香四溢。园中一隅,点缀着千层石假山,层峦叠嶂,碧水游鱼,别有一番意境。散落在园子里的一座座用金黄色琉璃瓦重檐殿顶,朱红墙壁、雕梁画栋的宫宇(学舍),与近在咫尺、波光潋滟的后湖,抅成了一幅天下难觅的“半城湖色,一楼璀璨”的人文图景。此刻,祖冲之不禁暗自欣喜,这里果然是修行学道的绝佳之地。</p><p class="ql-block"> 当年,但凡被选进华林学省的人,会有一个引以为荣的称号:“华林学士”。进入华林学省的学士,虽然没有官职,但住着朝廷赐予的“官舍”,出行有“轺车”,还定期领取丰厚的俸禄。</p><p class="ql-block"> 自小就“专攻数术,搜烁古今”的祖冲之,由于对各种事物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且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使其在多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祖冲之是从建康(南京)华林学省(国立最高学府)走出来的第一位世界级自然科学家,被称誉为“圆周率之父”、中国的“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p><p class="ql-block"> 毕生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为科学准则的祖冲之,自453年(南朝宋太初元年)进入华林园后,便重新设计制造出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车辆),发明了“千里船”(能日行百里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以及“木牛流马”(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和“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还设计制造了“漏壶”、“欹器”(古代计时器)等,成为中国南朝时期机械工程专业之肇始者。</p> <p class="ql-block">  462年(南朝宋大明六年),祖冲之将自己精心编撰的天文与历法著作《大明甲子元历》,呈送宋孝武帝刘骏,请求公布实施。</p><p class="ql-block"> 469年(南朝宋大明九年),南朝宋国正式实行《大明甲子元历》历法。亦称“新历”。</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商朝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中国就有了天文观测的记录,在“契文”(甲骨卜辞)中已有天干地支的记载。到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国在“天文学”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传统天文学体系。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至8年),汉武帝刘彻颁行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天文历法一一《太初历》。据考证,这部《太初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历法。随着时光的推移,《太初历》经过不断演化,有了《四分历》、《乾象历》、《景初历》以及后来南朝时期颁行的《元嘉历》。不过,针对古代的这些历法,祖冲之曾大胆地指出,之前所颁行的汉族历法,都存在一个谬误,即“太阳每年的同一时间,相对于地球处于同一位置”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祖冲之经过计算得知,对于各个天体而言,不仅有公转,还有自转,两者的时间并不以整数倍存在,所以地球与太阳经过一年的公转后,地球上的“位置”因自转而与太阳的“位置”会有偏差。为此,祖冲之在其编撰的《大明甲子元历》中,将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的时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进行了区分,即回归年和恒星年,并测得岁差为45年11个月仅差1度,精准的确定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天,这与现代天文学家所测的数据,仅仅相差46秒。此外,他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正午时分太阳的影长,以确定“冬至”日。</p><p class="ql-block"> 480年(南朝齐建元二年),被誉为旷世奇才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的真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正是因为祖冲之在数学领域取得的这一惊人的成果,使其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并被称誉为世界上首位将圆周率(又称祖率)值计算到小数第7位的科学家。</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文献记载,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值,直到15世纪初叶(也就是1000年后),才被阿拉伯数学家、天文学家阿尔-卡西和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刷新。</p><p class="ql-block"> 除了《大明甲子元历》和圆周率外,祖冲之还和儿子祖暅合作撰写了数学名著《缀术》,此作被认为是中国自汉魏时期至隋唐时期水平最高的数学著作。唐朝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李淳风曾高度评价《缀术》:“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由此,一直到唐朝末年,《缀术》都被作为朝廷高等学府的算学教材。后来《缀术》还传至海外东瀛等国。</p><p class="ql-block"> 589年(隋朝开皇九年),隋朝灭亡南朝陈国。占领陈国京都建康的隋朝大军,蓄意纵火焚毁了长达367年历史的“六朝宫苑”(华林园),漫天大火,烧炎百里,建康城邑几乎被夷为平地。建康华林学省被迫停办。</p><p class="ql-block"> 937年(南唐升元元年)10月,吴国皇帝杨溥禅位,李昪(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江宁府(南京),史称“南唐”。称帝后的唐烈祖李昪下令将“宫城”设在鸡笼山南麓,江宁府城中央区域(大约位于今南京市洪武路一带),并在宫城一隅,开设“金陵太学”。</p><p class="ql-block"> 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北宋灭亡南唐。南唐宫城和金陵太学毁于兵燹。</p><p class="ql-block"> 1034年(北宋景祐元年),北宋朝廷在江宁府“东晋学宫”旧址,修建“文宣王庙”(即今南京夫子庙),同时在庙内设立“江宁府学”(类似现在的省立高等学府)。</p><p class="ql-block">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江宁府文宣王庙与江宁府学遭回禄之灾。江宁府学被迫停办。</p><p class="ql-block"> 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南宋朝廷将江宁府改名“建康府”。重建文宣王庙并在庙内设立“建康府学”。1168年(南宋乾道四年),南宋朝廷又在文宣王庙东侧开设科举考场“江南贡院”。</p><p class="ql-block"> 1271年(元朝至元八年),大元大蒙古国(元朝)将江宁府改称“集庆路府”(元朝别都),江宁府学易名“集庆路学”。</p> <p class="ql-block">  如前所述,1356年,红巾军将领朱元璋将集庆路府改名为“应天府”,集庆路学改名“应天府学”。1365年,其将应天府学升格为“国子学”(类似现在的国立高等学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敕令将国子学从秦淮河畔的文宣王庙,迁徙至鸡笼山东麓的“华林苑”。改国子学为“国子监”。</p><p class="ql-block"> 据史志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应天府国子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学生的功课内容主要有《御制大诰》、《大明律令》、《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说苑》等。正是在这一时期,应天府国子监编撰了一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百科全书一一《永乐大典》。</p><p class="ql-block"> 1403年(明朝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为完成父皇明太祖朱元璋的遗愿,敕谕国子监编纂一部“集史”,以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编纂的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p><p class="ql-block"> 1407年(明朝永乐五年),明王朝内阁首辅、大学士解缙受命主持,由国子监约3000名学士参与编纂的著作《文献大成》定稿,明成祖朱棣亲自为这部巨著审定、作序,并将《文献大成》改名《永乐大典》。翌年冬天,堪称煌煌巨制的《永乐大典》即告全部排版刻印完毕。</p><p class="ql-block"> 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大典》全书共计22937卷(含目录60卷),11095册,8000多幅插图,约3.7亿字数。涉及了当时已知的文学、历史、哲学、科学、艺术、农业、医学、法律等领域,谓之当时中国知识体系之总汇。</p><p class="ql-block"> 《永乐大典》的编纂与出版,呈现出当时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辉煌性,反映了华夏先民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也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总之,《永乐大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中国文化繁荣时期的一个重要象征,更在于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1768年12月,在英国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1650年(清朝顺治七年),大清国将江宁府上元县(南京)国子监降格为“江宁府学”。</p><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6年),江宁府学效仿北宋时期的国子监祭酒、名儒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一度使江宁府学出现了“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蓬勃景象。</p><p class="ql-block"> 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3月,历经了7次(从1638年至1853年)重修、增建,形成了建筑规制齐全的江宁府学(华林园),被占领江宁府的太平天国军付之丙丁。江宁府学被迫停办。</p><p class="ql-block"> 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覆灭。大清国两江总督曾国藩随即下令在江宁府朝天宫(今南京市王府大街朝天宫4号、江苏省昆剧院所在地)重新开办“江宁府学”。</p><p class="ql-block"> 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下旨,令两江总督刘坤一、中国近代教育先驱、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等人筹备创办“新学”,逐将江宁府学从朝天宫迁至原明朝国子监士舍所在地(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并将江宁府学改名“三江师范学堂”。不久,张之洞大人又在此增设“三江师范小学堂”(即今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p> <p class="ql-block">  由近代教育先驱张之洞等人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既秉承“兴教报国”的传统办学宗旨,又力倡新学,借鉴东瀛和西方的教育体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逐渐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计最新的师范学堂。素有中华“东南第一学府”之称。</p><p class="ql-block"> 张之洞大人曾在《劝学篇》中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即“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p><p class="ql-block"> 所谓“中学”,是指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在其著作《大学》里提出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亦称“三纲八目”。</p><p class="ql-block"> 所谓“西学”,是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p><p class="ql-block"> 当年,正是因为三江师范学堂采用了“中体西用”的教学模式,培育出了一大批新学人才,如:近代著名科学家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陈中凡,国画大师张大千等。</p><p class="ql-block"> 据史志记载,三江师范学堂开办伊始,正值大清国被列强凌辱、内乱不断之时,正是在这江山社稷岌岌可危之际,三江师范学堂为大清国承载了强大的希冀和责任。</p><p class="ql-block"> 随着三江师范学堂的迅速发展,其很快便与鼎鼎大名的京师(北京)国子监同年而校,被誉为“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p><p class="ql-block"> 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2月6日,大清国朝廷变革学制,裁废国子监,设立学部,以统辖全国各省学堂,从此,全国学制划一整齐。之后,三江师范学堂也因学制变革,曾几易其名,最后易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p><p class="ql-block">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民族英雄孙文先生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将原大清国“学部”改名“教育部”。</p><p class="ql-block"> 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将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收国文、理化两大类学生,与北京、武昌、广州三地的高等师范学校,并列为中国最早的四所高等师范学校。后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先后易名为“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p><p class="ql-block"> 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开先河,实行男女同校的教育模式,招考女学生。虽然首次只招到8位女学生(即李今英、陈梅保、黄淑班、曹美恩、吴淑贞、韩明夷、倪亮、张佩英), 但这一开放女禁之创举,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教育的普及率。据说,这8位女学生,不辱学校之栽培,毕业后都选择了留校教书育人,为母校招收女生的盛举而善施教化,竭尽全力。</p><p class="ql-block"> 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5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最终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p><p class="ql-block">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1月16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鸡笼山东麓的“华林园”(建业太学旧址),筹资修缮和重建“太学”学舍,然后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考试院”(俗称花园官署)设立于此,门牌编号码为“试院路1号”。</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考试院被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占用。</p><p class="ql-block">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5月,中华民国将国民政府考试院迁回试院路1号。</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原国民政府考试院成为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将原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p><p class="ql-block"> 1952年,共和国教育部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划分,南京大学调整划分出工学、农学、教育学等院系,并先后组建“新南京大学(今南京大学、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南京市四牌楼2号)、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南京市西康路1号)、南京化工学院(今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市新模范马路5号))等。</p><p class="ql-block">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创立于258年(东吴永安元年)的“建业太学”(即南京太学),沿袭至今已有1765年的历史,从“南京太学”到“南京大学”,曾有史学家风趣地说,它们之间不过一个“点”的区别(指太和大只差一点),但是南京2000多年起伏更迭、盛衰兴废的历史,从“南京太学”到“南京大学”的身上,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显然,这个“烙印”就是后人对南京古今历史的记载,对中国社会发展过程的记载。这一记载历经千年的传承,时至今日,南京境内已有51座高等院校,在持续不断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提供智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一位哲人曾经讲过:“倘若对过去的重大事情逐一寻根问底,过去的一切会让我们更注重将来。” 此言果然有理,时下,若徜徉在占尽了金陵"文气"的成贤街(当年的国子监街)上,会令人情不自禁的被这条“一眼望千年”的历史老街所吸引,所陶醉。一望而知,它的存在不仅是人们怀旧的寄托,也是时代变迁的见证。在这里,人们可以聆听到六朝古都的丝丝余韵,追慕先贤,体会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在这里,人们可以亲睹矗立在老街北端,始建于1394年(明朝洪武二十七年)的五门六柱式玉石牌坊(明朝时的应天府国子监太学门),感受气势恢宏的“古代太学”建筑之美。在这里,人们可以瞻仰到迄今已1500多岁的“六朝古松”虬枝盘曲、雄奇遒劲的英姿,领略到“东南大学”(原三江师范学堂)这座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求强思辨、兴学育才”的风采。总之,这条承载了千年南京人文气脉、光耀了数个朝代的成贤老街,恰好印证了当代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引而伸之,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诚如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著名诗篇《观书有感》中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此可知,古往今来,皆“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於乎!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5日拙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