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忆旧

芳草碧色

<p class="ql-block">  走在田间地头,细细的看着青青的水稻。母亲跟了过来,“太热了,快回屋里去。”我一边应允着一边望向母亲,她永远都是用一双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她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乡邻背着一圈电线,从一旁走了过来,向他们打了声招呼笑了笑。他们对母亲说,如果母亲不在旁边,根本认不出这是谁家姑娘。乡邻的声音,还是像小时候听到的那般亲切,唯一改变,是两鬓生了白发,脸上生了皱纹。看着乡邻离去的背影,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些小时候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到农忙时节,乡邻之间会互相帮助完成播种与收割。每次,只要乡邻跟我们家帮了忙,晚上的饭菜就特别丰盛可口。边吃边喝边聊家常,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无丝毫疲惫之意。</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有段日子,因为修堤坝防讯需要很多稻草包,每天有人到村里来收,一元二角一个,有时候一元六角一个,村里有好几户人家都在编织草包。自从父亲做生意失败后就再也没出过家乡了,家里人多,几个孩子上学,为了生计,母亲和父亲开始编织草包。母亲每天在织机上一坐一整天,大概可织五十到六十个,有时会织一百个,父亲负责最后一步的整理和修剪,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把稻草包收拾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然后和母亲一起挑去指定的地方卖掉。而我们姐妹的任务就是,放学归来做完作业搓草绳。那一段时间,条件虽然不太好,但内心从未觉得苦,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乐趣。因为父亲说,每搓成一个大圆陀,奖励一元钱,多劳多得。于是,我们姐妹几个每天搓得不亦乐乎。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强制我们做任何事,也从没要求我们为家里分担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做多做少或不做去玩都随自己。再后来,父亲在家门旁建了个小糖坊熬麦伢糖…</p><p class="ql-block"> 父亲和母亲,一生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突然又想起了父亲和母亲在小时候就常对我们说的话语,“把别人当‘苕’,自己‘苕’完了。”“不要浪费粮食,每颗米都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 庆幸,父母还算健康,还在身边,一家人相亲相爱!感恩,命运对我如此的眷顾,一路赐予美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