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林的隐喻

苏老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列宾美院教授克林佐夫创作的木刻版画《白桦》(注:本文画作均为笔者藏品)</span></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人对白桦树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民歌中,咏唱白桦林的歌曲俯拾皆是。被誉为“俄罗斯最后一位乡村歌手”的俄罗斯诗人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更是以一首《白桦》17 岁便登上了俄罗斯诗坛。 在我的窗前 ,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p><p class="ql-block">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p><p class="ql-block">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p><p class="ql-block">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克林佐夫创作的木刻版画《静谧的白桦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丘尔金1975年创作的套色麻胶版画《白桦树》,43cm×29.5cm</span></p> <p class="ql-block">叶赛宁后来的诗歌中,白桦几乎成了他家乡的象征。而对俄罗斯人来说,白桦树与他们的历史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祖先曾经穿白桦皮“草鞋”,用白桦皮写字记事;他们画白桦、唱白桦、 跳白桦,渐成民族的文化符号,融入他们的生活。比如俄罗斯一个闻名遐迩的歌舞团就以“小白桦”命名;比如他们有用白桦制作的工业品,用白桦木做成的烟盒,还有用白桦木劈成类似麦秆那样的细丝编织成的“草”帽。苏联解体之前, 莫斯科的高干特供商店取名“小白桦”,里面的货品价廉物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伊格林创作的麻胶版画《甦醒》(俄文意译为“早春”),30cm×46cm</span></p> <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不少著名的俄罗斯画家,比如库因吉、列维坦都有描绘白桦林的传世名作。 苏联时期,以白桦树作为题材来歌颂大自然的绘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他们用白桦树象征美丽的 家乡、广袤的森林、静谧的生活、顽强的生命力。 苏联的确不缺他们创作的素材——苏联国土面积的 36.9% 覆盖着森林,而从北极圈到南部 的高加索地区,从最西边的加里宁格勒到最东边的萨哈林,辽阔的苏联土地上总能找到白桦树挺拔的身影,白桦树几乎成了艺术家们的精神向往与寄托……</p><p class="ql-block">这种精神的隐喻,在笔所藏苏联画家画作中比比皆是。选发一组,与同好共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拉曼·菲利波维奇·日特科夫1972年创作的套色麻胶版画《冬日的白桦林》,28cm×37cm</span></p> <p class="ql-block">安德烈·阿列克谢伊维奇·乌申1976年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冬天的白桦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尼古拉·谢苗诺维奇·斯捷潘契科夫创作的麻胶版画《春天的白桦林》,42cm×30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丽姬娅·弗拉基米尔洛夫娜·威尔金斯卡娅创作的套色麻胶版画《春天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达伊丝娅·尼古拉耶夫娜·斯克罗杜莫娃创作的套色木刻版画《白桦树》,30cm×19cm</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