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有约 研续成长——中原区小学数学梯队工作室第二组教研活动

中原小数梯队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凝硕果,教研活动促成长。2023年9月14日下午,中原区小学数学梯队工作室第二组成员在教研员刘惠萍老师的带领下,相聚在中原区互助路小学,继续开展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整体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课例展示;二、研课议课;三、专家引领。</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育才小学张苏妹老师执教的《小数乘法阶段性整理复习》,张老师提出"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给予学生思考的平台,激发学生将小数乘法、整数乘法进行关联,接着以真实情境"购物小票"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到了有关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可以用同样的模型,并在计算过程中归纳总结小数乘法的本质,打通整数乘法、小数乘法运算的一致性,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润物细无声的落实大概念和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育红小学李小玉老师执教的《小数倍的应用及近似数》,打破常规的课时安排,将小数倍的应用和求积的近似数进行整合。以不同动物的奔跑速度为情景,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先复习了整数倍的相关知识,接着在解决“鸵鸟的速度是多少”时,用三个大问题:“你能画图来表示已知信息和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鸵鸟的速度”、“我的验算过程”,学生借助图形直观感受小数倍也可以清楚的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并会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算。然后,李老师以动物身高问题自然过渡到积的近似数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最后李老师以一个评价量规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思维三个纬度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p> 研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后,现场老师们进行分组研课,并由代表教师进行发言。</p> 专家引领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对两位老师创新组合的新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两节课情境真实,课堂结构合理,注重核心理念的渗透,同时刘老师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1.课时教案的书写。课时目标应体现课堂结构层次,目标难易程度是螺旋上升的,每个目标还要有相对应的评价任务。</p><p class="ql-block"> 2.教师做到心中有结构。在教学时建立结构痕迹不宜过重,要基于学生的思维起点,带着学生一步一步走。</p><p class="ql-block"> 3.核心问题的设计。要设计有挑战性问题,不宜太多太碎,当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可以嵌入评价量表给予引导。</p><p class="ql-block"> 4.注重学生独立思考。高年级的课堂,学生要有静静的独立思考时间,减少一问一答,齐答形式。</p><p class="ql-block"> 5.课堂时间的调控。教师要深入备课,对课堂层次和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把控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实现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一场教研活动就是一次专业的研讨,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这便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通过本次教研,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让教研之花结出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期号】第2025051期</p><p class="ql-block">【编辑】何 艳</p><p class="ql-block">【图文】王帅芳 孙学敏</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惠萍</p>

乘法

学生

课堂

教研

小数

课例

小学

课时

老师

近似